“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5分鐘換有錢人腦袋
「唉!看完書才懂,為何我現在還是窮光蛋!」讀書會裡此起彼落的唉嘆聲,大伙都是看完這本「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的書後,恨不得早點閱讀此書。書中究竟有何魔力,我替大家整理書中精華,讓你快速擁有有錢人的腦袋。
你的財富是你創造的 你的貧窮也是你創造的
首先,要先認清自己的金錢藍圖,我們的金錢藍圖是由設定→想法→感覺→行動=結果,而最早的設定可能來自的家庭、父母的處理金錢方式,例如:你的父母若覺得股票是萬惡的深淵,你就會受影響,永遠無法在股市裡賺到錢,所以先修正自我設定,提出宣言告訴自己:「我所模仿的金錢觀念是他們的。我現在要選擇自己的方式。」摸著頭說:「這是有錢人腦袋!」
「錢不是真的很重要」如果從你口中說出這句話,代表你沒錢!你不在乎錢,錢也不會留在你身邊,致富法則:錢,在它能發揮效用的地方實在太重要了。窮人常有特徵有擅長責怪,把錯誤怪罪不景氣、運氣不好、合夥人太笨,甚至自己的父母親身上,就是不要檢討自己失敗的原因。最後窮人要停止抱怨,你在抱怨的時候,會吸引更多「爛事」進入你的生活中,現在開始練習七天不抱怨,連想抱怨的念頭都不要有。
有錢人專注於機會 窮人專注於障礙
你想年收入五十萬?或上百萬呢?你一定會說我領死薪水,收入都很固定無法選擇,但你的金錢藍圖會決定你的財務生活,甚至影響你的人生,當然不要將自己的收入設上限。但過程你要不斷提醒並重新設定你的金錢藍圖,邁向你的目標。有錢人會把金錢藍圖設定很大,且願意全心全意、真心真意創造財富;窮人則永遠停留在想,不願付出全部行動,。
所有的投資都是報酬越大,風險就越高,窮人會看到阻礙不願意冒險;有錢人對自己的能力和創意有信心,因為他們會在短期間內做研究,付出必要的努力,再根據具體的資訊和事實做出決定。股神巴菲特的名言「危機入市」,是作足功課且不碰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才能有亮眼的績效。所以有錢人在一切事務上都專注於機會,把握身邊所有的機會,因此他們會專注在賺錢、存錢和投資上面。
有錢人大於他們的問題 窮人小於他們的問題
窮人會想辦法避免麻煩,一看到挑戰就拔腿逃走,所給自己製造最大的問題:貧窮和悲慘;成功的秘訣在於你要成長,讓自己大於一切的問題。你能處理的問題越大,能掌的事業就越大,能承擔的責任也越大,當然你能掌握的財富也會越多。有錢人通常都是優秀的宣傳者,願意滿懷熱情來行銷他們的產品、服務和創意,也著用極富吸引力的方式包裝自己。
憎恨有錢人最能讓你繼續保持貧窮的方法,因為你不會變成憎恨對象的樣子,所以練習去欣賞有錢人、祝福有錢人,還要去愛有錢人,致富法則:祝福你所想要的事物。窮人跟非常成功的人在一起會很不舒服,他們害怕被拒絕,也覺得沒有歸屬感;如果你想變成有錢人,就必須改變自己的內在藍圖,打從心底相信自己跟富翁一樣好。
工作和玩樂你會選那一個?窮人會想著如何二選一,有錢人想如何都要。窮人相信,金錢和人生其他事務只能選其一,他們會用「金錢不比其他事物重要」合理化自己的立場;很多人相信錢和快樂是互相排斥的,有錢就不會快樂,想快樂就不會能有錢,這種想法是「貧窮」的制約。想要有錢,請趕緊排除掉「金錢有害」的迷思。
有錢人很會管理他們的錢 窮人會搞丟錢
財務成功或失財最大的差別,在於你管理金錢的能力。很多人不喜歡管理錢,覺得沒有足夠的錢可以管理,而且會限制他們的自由。其實等你開始管理錢後,你就會有很多錢。管理金錢最終讓你財務自由,讓你再也不需要工作,才是得到真正的自由。從現在開始,把自已的收入分別存入六種帳戶:10%存自由帳戶,只能用來投資和創造被動收入,並且等到退休才能動用它,你會發現複利效果如滾雪球般。10%長期儲蓄帳戶、20%教育帳戶、50%需求帳戶、10%付出帳戶,並在家裡放置財務自由罐,每天把多餘的銅板投入,讓錢罐變成你金錢吸鐵,每個月將存的到錢,用在享受玩樂上,讓管理金錢變成一起級好玩的事。
有錢人專注於自己的淨值 窮人在乎工作收入
收入有兩種形式:工作收入和被動收入,所謂的被動收入,是指你不需要工作就能賺到的錢,兩種收入支流配合儲蓄,為自己累積財富淨值(資產-負債)。在白紙寫上你三個月的淨值目標,三個月後,再寫下新的淨值,持續做下去,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有錢,因為你開始「追蹤」淨值。致富法則:注意力所在的地方,就會有能量流動,也會出現結果。
被動收入分二種,第一種「讓錢幫你工作」用理財工作進行投資所得,例如:股票、債券、匯市、基金等。第二種「讓事業為你工作」不斷有收益,且你不需親自參與運作,例如:出租房地產、版稅收入等。最後有錢人在恐懼下也會採取行動,因為他們會透過不斷的學習,來找尋新的機會,但窮人不願學習,所以讓恐懼擋住行動。想要變成有錢人就離開你的舒服圈,不斷讓自我成長,你的金錢藍圖才會越來越大,從現在開始力行有錢人的腦袋,一起邁向富裕之路!
zoehuang99 wrote: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