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蘭莪資訊科技與電子商務理事會(SITEC),是各國電商業者前進馬來西亞必定拜訪的官方單位,與台灣業者有著相當密集的互動。
他們觀察,接下來一、兩年,中國的動作只會愈來愈快,台灣要更加緊腳步。以下是SITEC總監吳文彬(Goh Boon Peng)、SITEC理事兼電商顧問蔡凱旋(Chua Khai Suan)接受天下雜誌的專訪摘要:
馬來西亞現在電商的發展,非常像台灣2000年的階段。這幾年Lazada跟11street兩個外資進入,協助馬來西亞整個電商產業的發展,也激起大家對電商消費的體驗。
在東南亞,普遍商家都會碰到同樣的競爭跟挑戰:中國、日本、韓國、美國亞馬遜都會進來。
台灣商家的難題是,馬來西亞很多消費者其實不認識台灣品牌,除非你是國際大品牌Asus、Acer等。
在這種情況之下,馬來西亞的選擇多,消費者不只拿你來比,也拿淘寶來跟台灣比。好處是大家還是知道,Made in Taiwan跟Made in China比,品質比較好、價格比較高。
給台灣業者的建議
原本我們認為網路產業可以用網路方式進入這個市場,可是這幾年我們回頭來看,發現其實不太可能。
1.深入了解:建議必須回到創業的心態,重新理解這個市場、投入、再開拓。不能只派一個代表來。
像Lazada在投入時,也找了一個願意在馬來西亞全程投入的CEO羅素(Hans-Peter Ressel),他是拿資金來創業的。
2.老闆要常來:台灣業者一開始也許不需要落地,但決策人要常來,了解市場可以怎麼做。不同人會給你不同想法,慢慢可以整理、整合成你能夠進來的方法,這需要花心思、花時間、花資源。
台灣掌握產品、IT技術、電商know-how,若跟大馬這邊伙伴配合,有對文化、市場的認識,發展速度會更快。
3.把握時機:
現在還有一點時間,很多商家對東南亞的認識比中國商家大很多。台灣商家可藉此優勢,趕快爭取進入市場的時間。
文章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6841/2936439
標題:馬來西亞電商協會SITEC:台灣再不來,中國就要來了!
看完專訪,小弟認為小英總統的新南向政策是正確的,東南亞華人普遍認為台灣在新科技網路方面比中國具備優勢,MIT公信力也遠遠超過MIC,那麽為什麽台灣不積極向東南亞擴張?
不用想了 這邊幾個主要的 電商 都擺明就是淘寶廠商, 英文化選購的物品敘述內容
菜英文的南向政策 只是欺騙 民眾的 說詞, 政府很少配合這個政策推出 相關的 支援
不管你問啥部門
他們都可以很堅定的跟你說, 有阿 我們都支持南向政策
但是 問他們做了什麼 來支持南向政策?
答案就是跟著幾年的政績一樣 "空空如也"
什麼都沒有!
更不用說, 往來是互相的
難不成你喊一句 南向政策, 東南亞就都要配合你了嗎?
還不都是看中國臉色??
我厭惡中國方,但是 東西不擺上檯面來談, 大家都還有空間
互相給個尊重, 這也是中國前幾年的做法, 雖然他們整天想著要吃了我們, 但是敵不動, 我不動, 他們只是偶爾吃吃我們豆腐,欺壓一下, 台灣還能有生存空間
但是沒本事, 沒資源, 沒能力的一方 要硬幹,中共那邊也就不會跟你客氣了
簡單操作一下 要東南亞各國 選邊站, 你再看看 南向政策 是不是 癡人說夢話
不用想了 這邊幾個主要的 電商 都擺明就是淘寶廠商, 英文化選購的物品敘述內容
菜英文的南向政策 只是欺騙 民眾的 說詞, 政府很少配合這個政策推出 相關的 支援
不管你問啥部門
他們都可以很堅定的跟你說, 有阿 我們都支持南向政策
但是 問他們做了什麼 來支持南向政策?
答案就是跟著幾年的政績一樣 "空空如也"
什麼都沒有!
更不用說, 往來是互相的
難不成你喊一句 南向政策, 東南亞就都要配合你了嗎?
還不都是看中國臉色??
我厭惡中國方,但是 東西不擺上檯面來談, 大家都還有空間
互相給個尊重, 這也是中國前幾年的做法, 雖然他們整天想著要吃了我們, 但是敵不動, 我不動, 他們只是偶爾吃吃我們豆腐,欺壓一下, 台灣還能有生存空間
但是沒本事, 沒資源, 沒能力的一方 要硬幹,中共那邊也就不會跟你客氣了
簡單操作一下 要東南亞各國 選邊站, 你再看看 南向政策 是不是 癡人說夢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