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手上只剩下少少的幾張股票。各產業都蠻分散的。預想著大空頭來臨時,把資金作如下配置:(大跌後,才買)1/3資金投入 00501/3資金投入 00561/3資金投入 中華電、鴻海、新海、統一超、元大s&p500等大家有其他建議嗎?
請教一下怎樣才叫大跌?跌10%? 15%? 20%? 25%? 還是50%?假設你是設定20%進場,結果進場後繼續跌,跌到30%時,你會怎麼做? 繼續買?還是趕快賣掉停損?還是你是設定每跌幾%就分批進場買? 若是這樣,如果跌個10%就反彈,然後過個兩三年才又遇到個跌10%情況,而在這兩三年內你想買的股票卻已經漲了10%,請問此時再買進有意義嗎?別忘了損失的還有這兩三年的時間成本如果你能預測何時低會多低,何時會反彈,預測很準,也不用買現股了,做期貨不就好了?
所謂大跌不是單純看幾%,而是看氛圍,當整個市場哀鴻遍野、號子沒什麼人,持續約一兩個月後,(人心思變期),就是進場的時機了。上個月的劇跌根本不算崩盤,我早就跟朋友說這是修正,不要急著作空。很多領域難就難在不是單純看數據,而是要去感受!poppo6656 wrote:請教一下怎樣才叫大...(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