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與友人討論「記憶體 and SSD」的相關談話記錄

與友人討論「記憶體 and SSD」的相關談話記錄 :


剛才的電話,

我忘了跟你講一件事情,

記憶體顆粒的價格波動 會影響到現貨市場的價格,

也會影響到合約市場的價格,

這個是沒有錯的。

可是在於工規的記憶體他的毛率始終可以維持二三十%。

意思就是價格會波動,

可是毛利率不太容易波動,

因為軍工規的記憶體或者說是伺服器記憶體很不流行比價,

即使是同樣規格,

同樣效能的東西也不會輕易地換「品牌」,

機房在買伺服器記憶體模組or SSD的時候就是這樣。

只有在預算極度缺乏的時候,

我們才會從 SUN 的「原廠」記憶體轉換到創見的 SUN 原廠「認證」記憶體。

我記得當時的價差在三分之二左右。

也就是創見一條賣十萬塊錢的話,

SUN大概賣三十萬。

不過這種購買方式都經過評估,

一定是機器的記憶體不夠用了,

預算也吃緊,

我們才會討論購買創見。

而且是會開一個小型會議,

講一下這件事,

很標準的工業品採購流程。

創見以前有認識朋友跟我說,

這種東西的毛利還是厚厚一層的,

即使賣得比 SUN 已經便宜那麼多了。

這一點請注意。

同時這也是為什麼工業市場,

有些人比較喜歡作的緣故,

這個市場比較講求技術跟品質管制還有製程上的嚴謹。

利潤原則上可以一直維持著在。

商品化記憶體的話,

就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

價格的波動循環是非常敏感的,

對於商規記憶體而言,

因為商規記憶體的通用性太高。

工業規格主機板挑記憶體,

挑得很嚴格。

商規不用那麼講究,

商規講究的是相容性,

可以相容的主機板越多越好,

效能差一點沒有關係,

麻煩請注意。

......
......

根據網路上的傳說,

三星的手機好像會挑擴充性記憶卡...micro. SD

所以我記憶卡都買三星的,

因為怕到時候手機跟記憶卡不相容會很麻煩。

而且有的時候不是一開始不相容,

可能是用幾個月以後,

開始莫名其妙的不相容。

網路上有很多人有這種經驗。

所以變成我買記憶卡儘量去買三星的。

那個價格通常都比別的牌子貴很多很多。

這個是快差不多5年以前的事,

現在三星也有出一些比較便宜的記憶卡。

但是看一看我以前買的那一張,

還是很貴,

價錢下降不快速。

所以這一張記憶卡裡面用的晶片可能暗藏玄機,

搞得價格下不來。

......
......

抱歉有點說的不是很清楚,

我再把它說清楚一點。

商規的東西只要是便宜,

相容性高,

就表示這個東西好,

在市場上可以賣的動,

而且可以去看一下論壇,

很多人都是用價格與相容性來做第一考量的,

我在做跨國採購人員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

因為連鎖店都在拼價格,

其他的零售通路就更拼價格。

軍工業規格的記憶體大致上分成兩類第一種是工具機, 印表機之類的。

第二種是企業級伺服器。

這些都是生產性質的東西,

工具機用到不好的記憶體不是停機,

當機,

就是那個滾珠螺桿在那邊亂走,

這個會搞壞機器的,

然後產線上製造中的產品可能也完蛋,

維修費用划不來。

企業級伺服器常常是24小時每天在營運,

當機的話也是營業損失,

而且怕有消費者糾紛的問題會出現。

所以這種市場選定某一個品牌以後,

就會一直買下去,

他們最討厭的就是RMA,

因為那個造成的影響,

常常是對日常生意有很大妨害。

他們的購買方式在預算充裕的時候第一個是跟原製造廠買。

預算如果比較不充裕的話才會考慮創見這種third party。

但是創見的產品也要經過認證手續,

或者專利授權,

譬如用在昇陽電腦的伺服器記憶體就是要經過昇陽電腦專利授權。

當初機房(NOC)在買記憶體的時候是因為那一陣子預算吃緊,

我們オ購買創見的,

不然平常要加記憶體的時候都是直接買昇陽電腦原廠的,

不會去考慮跟創見的價差,

關於這一件事,

我有親口去問過我們機房維運主管,

也算是我們的大經理,技術負責人。

他說他何必去冒風險買不是原廠的東西。

機房維運正常才是他的重點,

機房警報器不要亂響,

就是責任盡到,

保平安對他來講最重要,

因為我們的營運目標是7 x 24 x 365 都要是好的才行,

此外我們有異地備援,

如果台北大地震把臺北機房震垮的話,

高雄的備援站要在180秒以內,

負起接手營運的責任,

不行的話,

在契約上來講,

要付出鉅額損失賠償。

所以機房裡面的機器都是惠普,IBM Cisco ,Dell, 防火牆也是國外領牌Fortigate? 開頭的( 我一時想不起來那個牌子了), 看不到任何的國產品。

軍工規市場對產品是很挑剔的,

挑剔的是品質,

價格不要太離譜,

應該都還可以接受。

......
......

消費性的東西起伏很大,

其實以前創見消費性的商規記憶體風評很好。

但是這幾年,

大概最近10年吧??

我看在台灣Mobile one上面論壇的風評,

變不像當年那麼好了?

這個是偶發性的案例還是服務水準下降,

我就說不準了。

不過至少在2005年以前我是認為很好的。

跟金士頓一樣好。

售後服務也就是替換貨的服務比勁永跟威剛好。

當年是這個樣子的。

不過威剛及勁永陸陸續續的一直在進步中。

2000年以前,

同業傳說勁永有的時候產品是有次級品混充在裡面的。

2000年以後香港同業,

跟我說這家的產品在進步中。

有注意品質跟售後服務。

不過看論壇的消息,

有的時候不是很準。

要透過內部訪談,

或者是像跨國採購人員真的有下單去買以後,

再把所謂的 RMA 統計出來,

才知道到底這家公司的產品品質怎麼樣?

還有就是這樣子 RMA 換貨,

替換的是不是很乾脆,

不刁難,

也是另外一個重點。

......
......

談話紀錄如下 :

1. 伺服器or 軍エ業用記憶體模組廠做得起來的只有創見,
宜鼎,優力勤,華騰,外商Kingston, Smart...... 。

2.

創見之所以會講企業用或軍工規記憶體模組是大有可為,

因為創見拿得到這個市場的訂單。

但是它做得起來並不代表別人做得起來。

換句話說束老闆拿得到的訂單別人拿不到!

這一點請注意。

主要是因為軍工規記憶體市場要求嚴格,

客戶要求非常困難,

規格一旦綁定不會輕易換品牌。

今年這個客戶爭取不到,

明年也一定爭取不到,

後年再看看吧!?

3.

關於半導體公司籌資金乙事,

目前中國大陸非常有錢不論政府出資或者是溫州幫有的是錢。

跟他們要錢就好了,

沒有在台灣籌資的必要。

4.

創見之所以維持目前的利潤水準,

主要還是靠工業規格記憶體模組所帶來的利潤 在維持它的底部。

不然創見的營收是往下掉的,

主要的影響在於他的商規記憶體賣不好。

創見原則上是不做代工的,

但是有一些很奇怪的公司可能跟創見有特殊淵源,

所以創見有很少很少的代工訂單在做。

這一個部分不影響營收。

5.

因為每一家模組廠必定要有上有顆粒廠的支持。

不然生意非常難以開展。

創見以前是跟三星,

但是近來跟三星的關係好像也不太好。

威剛比較奇怪一點,

各家的顆粒都會買,

感覺不出來有特別的 支持對象。

宜鼎好像也是跟東芝有比較深刻的淵源。

光寶主要也是跟東芝。

美光的記憶體作的得確是好,

但是問題美光的記憶體顆粒也賣得比較貴。

據我以前在記憶體模組中小型公司做事的經驗,

的確是美光的記憶體不錯的,

多年來風評一直很好。

不過看到一件奇怪的事情,

似乎大陸也有買主對於群聯很有興趣。

在我看這個只是談一談而已,

潘董事長應該對於出售公司沒有那麼大的興趣才對。
2018-01-27 16:51 發佈
文章錯誤的地方還真不少...
有的地方寫的是DRAM,有的地方提的應該是NAND Flash,卻都用記憶體?

最重要的是:你文章想表達甚麼?








Rubon 3rd wrote:
與友人討論「記憶體...(恕刪)


登記一下
問人 wrote:
文章錯誤的地方還真...(恕刪)


成大資工的解釋,

你看一下吧!

http://wiki.csie.ncku.edu.tw/embedded/Flash

......
......

DRAM , NAND FLASH, even NOR FLASH 都是記憶體。

一個叫揮發性記憶體,

另外一個叫非揮發性記憶體,

很多人都是這麼在講的,

請問還有哪裡有錯?

既然你覺得錯誤那麼多,

就不妨幫我挑一下錯吧?

至於要表達的意思......

看得懂的就看得懂,

看不懂的就看不懂。

Rubon 3rd
1. 成大資工wike的Flash資料,主要是為了embedded system programming,跟你提的哪些公司的產品(NAND Flash,DRAM module,SSD或micro SD)沒太大關聯吧. 現在的NAND Flash已到3D TLC,成大資料提的還是SLC.
2. 一般只講記憶體的前提是他文章已確定講的是DRAM,NAND flash或NOR Flash單一Memory,或單只講記憶體模組,那我們可知提的是DRAM Module,不會如你文章混在一起不分. 例如美光的產品有DRAM和NAND Flash memory,你文章提美光的記憶體作的得確是好,但是DRAM還是NAND Flash好? 而且有比三星好嗎? 文章提到宜鼎,又一下又提到光寶,東芝? 但這裡提的應該是SSD和NAND Flash吧,可是你文章卻完全沒提...        
3. 如果你認為看得懂的就看得懂,看不懂的就看不懂。 也沒甚麼好挑錯或多說的,就算我失言吧!!
我很認真的看完了 但是到底此篇文章要表達的是? 我還是看沒有懂,小弟不才...

陰陽座 wrote:
我很認真的看完了 ...(恕刪)


不見得每件事都要看得很清楚啊!

這個內容有刪掉一部分,

然後有一部分以後可能會再寫。

因為我不是直接報明牌給這裹的觀眾,

我只是把工作紀錄寫一寫放上來,

所以我才說看得懂的就看得懂,

看不懂的就看不懂。

因為要做這一份工作的人才需要去看,

不做這一份工作的人是不需要去看滴。
Rubon 3rd

問人 wrote:
1. 成大資工wike...(恕刪)


1. 基本上混在一起講還蠻常見的。

2. 成大的那個資料把記憶體的顆粒來龍去脈有交代,

這種資料在網路上面很普遍,

英文版跟中文版都有,

但是就算是英文的,

有些我自己看了也嫌累,

所以我先放一個成大中文的版本,

這樣看起來大家比較不累,

然後仁兄說的 embeded 的這個東西,

成大好像沒有那麼Focus在這個上面耶。

就是個「介紹」。

我主要是想成大那網頁裏面,

記憶體的範圍有「動態記憶體也有快閃記憶體」,

都是可以「合在」一起講的,

甚至更早期的記憶體都有介紹。

因為我談論的對像是從晶圓廠,

( 晶圓廠的製程工程師有一次直接跟我說「快閃記憶體」也算一種RAM,

他這種比喻性的說法,

按照仁兄的要求,

可能差更多了吧?

這個不是我的問題,

我真的只是做個紀錄。)

模組廠,

主控晶片設計公司都有。

不買賣商品的情況下 ,

大家也都是這麼混合著談。

最典型的就像 Kingston 或者是SMART 什麼樣的產品都有啊!

威剛這一型的公司也是走同樣的路線。

除非我針對特定的一種產品譬如說電腦(PC or Clone )用記憶體模組( 有的時候也被稱呼為商品化記憶體模組),

我才會去記錄得更為詳細,

那個時候就會把容量,

頻率,

記憶體顆粒規格,

spd,

甚至相容性( 匹配哪類主機板比較合......)都要談清楚,

通常是做買賣的時候會寫清楚,

做買賣的意思就是我發出詢價單或者我發出報價單......。

不然最後連 JEDEC 也要寫,

這個對我就太累,

別人跟我的談話,

彼此能了解就好。



3. 根據我使用美光顆粒的經驗絕對不會比三星差。

別人的經驗也是這樣,

「別人」經手的交易量大得嚇人,

而且這個「別人」跟我在談的時候,

也是混在一起談的,

所以這個寫法不是我發明的,

我只是做個紀錄。

關於這個記錄還要抱歉一下,

有一些內容被我刪掉,

所以搞不清楚在表達什麼意思也很正常,

因為這一份記錄是根據特定需求去寫,

然後看這個記錄的人應該有快十年以上沒有去接觸記憶體的事情。

此外在十五年以前吧!?

美光也有流出一些白牌的顆粒給一些臺灣模組廠去做成動態記憶體模組(for clone, 也就是一般個人電腦用)。

美光當時流出來的白牌顆粒品質相當好,

品質好到國外客戶指名要買這個臺灣品牌( 這個品牌的量也不大,

小型記憶體模組廠......

我曾經一度做過記憶體的採購,

我平常一個月的採購量抵得上那家公司一年的銷售量吧!?

只會多不會少。)

的記憶體模組(for clone computer),

用這個案例來看的話,

美光的品質絕對不會比三星差( 針對臺灣小型模組廠供應出來的白牌顆粒品質不差)。

至於三星的品質好不好,

如果在台灣,

威剛是最清楚的,

因為威剛每一家的顆粒都有用過,

採購還蠻分散的,

外國的話,

其實遠東金士頓應該最清楚。

此外記憶體顆粒在封裝測試的時候也會被分等級,

同一級的東西來比較,

會有一點意義。
Rubon 3rd

問人 wrote:
1. 成大資工wike...(恕刪)


我得再補充一下,

美光的記憶體顆粒,

不管是動態記憶體顆粒或者是快閃記憶體顆粒,

我很少聽到有人說差的。

我是在想要寫到多詳細之類的.....

沒有不高興,

謝謝你。

至於看不懂的話,

因為這一份記錄的是給特定的一些人在看,

談話是這樣講,

我就這樣寫。

然後我又刪掉了一些,

所以就是這樣啦。

有些模組廠是很有趣的,

別的人跑去訪談,

結果那家公司的受訪談人員說他們在主控IC的韌體方面,

花很多功夫,

投下很多研發資源。

一家記憶體模組廠投下很多研發人力資源在韌體開發上!?

他們是這麼說的啊!

記錄是把當時的談話紀錄寫下來!

我只能微微一笑。

再談另外一件事情好了,

有一個投資機構跑去訪當時的Abomem,

這件事發生在10年前,

Abomem 接受訪談的人跟那個投資機構的人說 一大堆的晶圓製造封裝切割, 黃光擴散...... 把半導體製程整個講一遍。

我聽到這件事以後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跟我的那位同學說,

請他們的訪談人員參觀一下他們的生產線,

看他們有哪些機器就知道這家工廠是怎麼回事。

如果能進他們的倉庫看一看( 他們的原(進)料跟看他們的製成品)就會更清楚。

希望能夠把講不清楚的地方,

講清楚一些。

謝謝你有興趣看這些東西。

問人 wrote:
1. 成大資工wike...(恕刪)

問人 wrote:
1. 成大資工wike...(恕刪)
Rubon 3rd

陰陽座 wrote:
我很認真的看完了 ...(恕刪)


仁兄,

你的汽車不錯啊!

應該使用兩年了吧?

如果是使用兩年的話?

你覺得這台車子到目前的狀況好不好。

韓國的產品最近這30年來的進步速度很快。

30年以前的韓國貨是不怎麼樣啦!

1990年以後就感覺越來越進步。

以前的韓國車因為韓國引擎工業不發達,

所以汰舊換新的機會很高。

😊

現在我就不知道。

仁兄你開了兩年以後的經驗是如何呢?

因為國情因素( 我小時候韓國跟我們中華民國政府主動斷交, 那個印象還在。),

我沒有很喜歡韓國貨,

可是後來的韓國產品做得越來越好,

而且有些本地商家也主動販售,

同樣的東西台灣貨沒有提供 ;

使我在產品選擇上不得不選擇韓國貨,

我這邊指民生用品,食品。

韓國車有在考慮中。

如果以住在台灣的立場,

我應該要優先考慮裕隆,

但是我實在不喜歡裕隆的那些電子配備,

我不喜歡現在的汽車電子,

都是科技新產品沒錯,

有它先進的地方,

可是也有缺點,

就是運作的時候很嬌貴,

常常容易不順暢。

這個跟我喜歡化油器版的機車是一樣的。
Rubon 3rd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