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明一下個人背景,小弟近32歲,小小上班族。住家裡花費少。每月薪資均可實存。(生活費就用目前基金配息支付)。未婚。試算一下明年起,主動+被動收人約100。不會買車。但能力足夠時想買房。
再來說明這次的商品:國泰人壽澳多鑫澳幣終身壽險
澳幣儲蓄險,六年期,澳幣進澳幣出。
有興趣的原因:
(1)目前澳幣匯率正逢歷史上偏水位(十年平均27、現在在23上下)
(2)手中有筆閒置金,想投入房產但遠遠不足,因些想先找其他商品,先做近五年的規畫。
理專說明:
(1)分六年,最低門檻是約一年換算5萬4臺幣(以現在的匯率換算)、往上就是看預算是多少。若年存23萬臺幣以上有額外1%的保費優惠、46萬以上是2%優惠。再往上是都ok,只是最高就是2%高保費優惠+原本就有的1%轉帳優惠。
(2)針對商品分析、在匯率不變的情況下以一年46萬5來說、6年共279萬、第6年滿期後若需要動用可領回298萬8、多了19萬6、換算這6年的複利是1.94%、若不需要動用、之後每年固定3.1%複利。如果滿10年可領回339萬4、比當初的成本多了60萬。
(3)除了固定複利外、我認為很有機會再賺到匯差、原因在於世界兩大強國的政策:中國正在推行一帶一路,美國也積極擴張基礎建設加上印度的崛起,這都將會長期的刺激鐵礦砂的需求,對於世界第一鐵礦砂供應國的澳洲來說,匯率往上的機會增加.加上澳洲準備走升息循環,會加速澳幣往上的趨勢、我們不能預測未來的匯率、但是絕對值得期待的!
(4)滿6年滿期的匯率只要比我們換匯的平均成本多1元、前6年換算變成3.16%複利、可拿回311萬7、多了32萬5。假設遇到最壞的情形、匯率不如預期、還有每年3.1%的複利做靠山、最後儲蓄險畢竟要滿6年才動用、所以建議用閒錢來規劃、身邊還是要留一筆緊急備用金在身邊、對你來說是比較好的。
P.S 目前澳幣1年定存約1.6%,匯率約22.9
商品的部分說明完畢,為何標題會這樣下?有圖有真相。
這也是為何小弟想請各位理財過來人賜教,小弟不想重蹈外幣的覆轍啊~~~~

2013/06申購的【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

2014/04申購的【貝萊德美元高收益債券基金、瀚亞美國高收益債券】

也許有人會認為聯博那檔基金,至今投資效益尚可,但聯博有那筆有一半是用外幣計價,那筆外幣當初是以32.89兌換為美元的…
貝萊德和瀚亞就不多說了…唉
小弟的外幣之路不僅於此,如去年小弟用50萬台幣買進日圓,0.2793…。如今…唉。
版上雖大部分都月薪破十、30cm

但應有一小部分人和本魯一樣,年齡3字頭,7年級中段,對房市有興趣但資金遠遠不足,轉而望向其他金融商品,所以懇請各位大神不吝指教、讓我們少走一點冤枉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