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漸漸的,魚少了,來的漁夫越來越多,大家抓到的魚又更少了,魚還來不及變多,漁夫卻越來越多
最糟糕的是,最後,有些人耐不住性子,進入池子裡要用手抓魚,
結果來了個大漁網,把這些人都當成漁獲抓走了。

~~~以上的故事,是一位保險前輩說給我聽的,嗯!沒錯,他做了保險30年,就是在諷刺,很多做保險的,為了生存,自己拿錢出來買保險,以期望在保險市場生存,事實上,保險業務員才是保險公司要抓的魚。
~~~~~~各位好,我是"保險黑傑克",今天不去粉絲頁談保險,要來談一檔 也算是台灣之光~漁網產量佔全世界第一名的金洲(4417)
先看一下這檔半年來的股價表現

剛好跟大盤背道而馳,這也是安全因素之一,下跌的原因,不知道,不過總結就是買的人比賣的人多,而且是大股東,原因--不明,除非找到本人來問一問,請看底下的股權分布表

(資料來源 網路)
進入股市,研究財報是一項樂趣,尤其是對我這個門外漢而言,我喜歡用我的觀點去解釋,我看到的世界
底下是106年第二季 金洲的損益表

106年Q2的營收比去年同期減少了約5% 尚在可以接受的範圍,是否是匯率因素造成的 有可能 但是我不懂 所以...先跳過
接著比較是重點 由於原物料漲價 看到毛利只有去年的八成,這個影響股價因素應該比較大。
但有趣的是 一季7.1億元營收的公司,花在研發的經費只有52.1萬元 換算一個月大約只有17萬元,代表這公司不是一個會有高度競爭性的產業,因為他可以做到世界第一,靠的當然不是持續研發,以免被取代的不確定性。可口可樂的營業額,比起很窩小國的預算還多,但花在研發的經費可能比台灣很多電子公司還來的少,這種公司我很喜歡。
但是,他下一季業績會好嗎?簡單啊 等到九月上旬就知道了,不過,我不是一隻有耐心的獅子,我寧願看其他財報來賭他的可能

先看財報 本季的製成品,明顯的比去年年底,以及去年同期增加了許多,大約有50%,做這麼多,有可能滯銷放倉庫或丟到海裡去嗎?(好公民不可以亂丟垃圾到海中喔)
再看在製品有3.1億元 比起去年同期的2.68億元 大約成長了15%
我就在想 如果業績不好,倉庫放一堆貨,還會大量製造嗎?當然有可能,除非知道要漲價了
底下第三行,寫的是原物料 本季的2.48億元比起去年年底大約多囤積了60%的原料,或者說相同數量,但原料漲價了60%(這是我亂想的,不過 我也很佩服我自己

再來看不動產機器設備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 未完工程 去年底有9000萬,今年第二季尚有1.33億元 這部分應該是越南七月完工工程 以及明年印尼的工程,(想睡覺了 懶得找證據了)
老闆為什麼會從中國轉向到印尼 越南? 當然不外乎是中國的工資、地租上漲,或者是怕中國政府查稅(亂猜的),南向擴廠,我選擇賭相信老闆的眼光,不代表我向各位推薦這檔股票,也希望 各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