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於工作繁忙應付I8即將上市,休假跟著越來越少了,近期國際局勢詭譎多變,一下子美國長年期公債大跌,一下子又是石油大漲,在這麼混亂的局勢中國際股市呈現了難得的樂觀氣氛,目前市場上關注焦點全都圍繞在美國聯準會升息與縮減資產負債表時間點,但我看見另一個點是債劵型基金在2015年後淨值走勢就不曾再創高,那為什麼績效走勢會創高?債劵市場沒有創高透露出什麼樣的訊息呢,利率與債劵價格呈現反向關係,從08年金融風暴後債劵市場呈現一片牛市,如同2001年後的美國房市一樣,所有人都相信房價只漲不跌,最終靠著借貸與抵押貸款不斷提高槓桿,政府挹注在市場的流動性資金全都進入了房地產,歷史的教訓告訴人類當下的熱點就是下一個戰場,現在幾乎可以預期債市的風暴即將來臨但是反觀國內銀行債劵型基金銷售額還在創高可見得台灣投資人盲從程度,雖然很多人會怪罪理專等等各種原因,但是一次次投資失敗是否也該檢討自己呢?沒有人有義務幫你賺錢。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