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反對在錯誤的稅改政策上繼續疊床架屋!!
日前財政部擬規劃新的稅改政策,股票股利超過伍萬元(有可能調高)的部分,擬課徵25%所得稅,但原先一般小股東在兩稅合一的稅制下,其實是享有退稅的,也就是有可抵扣額。
何謂兩稅合一!?
這個計算基礎原意是最早陳水扁任內拍版定案,主要用意是考量稅賦公平原則與鼓勵投資(重要)。企業上繳營所稅,做為個人股東,稅後淨利已經是繳過營所稅的淨利。所以若併入個人所得稅。因應個人股東的賦稅不同(就是收入多寡)。所以產生扣抵率!!簡單扼要來說,若是企業繳了25%營所稅。但做為個人股東,該年度股利領了1萬元,且個人股東該年度適用稅制為12%,就產生13%的可抵扣率,就是所得稅可以抵扣1300元,上述這是簡要說明,因企業還有一些獎勵減稅措施,在此不予討論。
此為兩稅合一!!
時序拉到馬政府時期,因為剛遇到金融海嘯,為了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且活絡經濟,所以大降營所稅從25%降到17%,一次降了8%(可別小看這8%)。導致稅基大舉流失,因而造成財源困境,才會接二連三的推出一些奇怪的政策,如健保補充保費(雖然健保本來就是虧損連連,但是從定存族或是股民身上課取補充保費,其實有點匪夷所思,煙品的健康捐,倒是還可認同。但是從定存或是股利上課健保補充保費的合理性何在?)、所得扣抵額減半(這也是個奇耙政策!!有種小孩子玩家家酒,投降輸一半的感覺!!扣抵額減半的依據是.....?)、證所稅(已經證明是一個非常失敗的政策,造成成交量大幅度萎縮,大戶出走。因成交量萎縮,造成證交稅的稅基也流失).....等!!上述如健保補充保費、所得扣抵額減半、證所稅、調高富人稅..等。都證明是一個失敗的政策,為何會接二連三推行不成熟的稅制改革政策!?其原因乃是要足補營所稅短缺的稅基!!
到小英政府上任後,就是目前大家目前所熟知的稅改方案,與當沖交易稅減半(為擴大成交量,找回流失的證交稅,變相鼓勵投機不鼓勵投資)。我想這一連串的稅改,起因於營所稅調降帶來的後遺症。那既然造成錯誤的政策,何不改回去呢!?為何要在錯誤的政策上疊床架屋!?著實令人不解!!股票市場其實要穩健發展,應該是鼓勵長期投資,而非短期進出。對於企業也有穩定的籌資管道,讓經濟茁壯發展。鼓勵當沖交易,短線進出,讓股市波動劇烈,是否有利股市的長期發展?當沖交易制度原來是為了讓下錯單的股民或卷商,有機會及時擬補過失,但現在宣揚的是鼓勵大家投機!!真是本末倒置!!
再者除權息是有扣減股價的喔!!有扣減股價的意思代表手上的股票總金額實際上是有減損。也就是一般投資人最常說的除權息其實是拿自己的錢配給自己。但是這配給自己的錢要繳2%健保補充保費,現在又得繳25%稅金!?豈不怪哉!?當你把右邊口袋的錢挪到左邊口袋,要繳收25%的稅!大家認為合理嗎!?
既然前述的錯誤已經造成,但現在政府卻不思考如何撥亂反正,反倒是要在錯誤的基礎上繼續疊床架屋!!令人匪夷所思!!
建議政府回歸原先稅制,即兩稅合一制度,廢除補充保費,適度調高營所稅:
第一:企業有獲利就有社會責任因當繳稅,且如欲降低營所稅不應一次大幅降低!!開源節流,既要開源,節流也是頗重要!!政府應先節流,再思開源。
第二點:不論大股東或小股東,因為基於公平原則,收入多就多繳稅,收入較少就可以退點稅,補貼收入,避免貧富差距惡化!!
第三點:兩稅合一可以鼓勵長期投資,不論大股東或散戶,都能享受到經濟成長帶來的果實。
第四點:穩定的股票市場,有利於企業籌資,企業籌資方便,經濟就會發展的更好,國家稅收就會增加。這就是把餅做大的概念,而不是從一個有限的餅裡,你要分的更多!!
版上有前輩或大大要補充,麻煩鞭小力一點!!歡迎互相討論!!
健保補充保費~神奇的產物~居然還有限制最高額度!!!
證所稅~台灣股市被證所稅搞死了幾次了~還學不乖!!
扣抵額減半~神主意~繳稅越高的好公司越慘40%剩20%~不繳稅的公司影響很小!!
既然政府一直把股利所的當真實所的
就應該推動配股配息不扣股價~讓市場自己反應就好!!!
台灣股市量能越來越差~配息後~要填權越來越難了!!!
今年一堆公司把配息改成現金減資~財政官員就應該看到事情的重點!!
配息
1.要扣股價
2.繳健保補充保費
3.繳所的稅
現金減資
1.股票減少~但是股價會調整變高
2.不扣股價~還有機會上漲
3.免繳健保補充保費+所的稅
同樣都是把公司賺的錢分給股東~只是換個方式結局卻是大不同!!
未來台股只有往現金減資這方向走了!!
助長現金減資風潮的,應該就是政府過去幾年相繼推出的富人稅、稅額扣抵減半與健保補充費。大股東在領到股利之後,要併入個人所得最高要負擔45%的所得稅率;例如領到2億的股利就要繳交9000萬的所得稅,幾乎被政府拿走一半,但是一旦股價沒有填權息,等於是賺了股息賠上價差,而且「賠錢還要繳稅」。
如果是現金減資呢?以大股東同樣拿到2億元來說,因為現金減資是退還資本給股東,在法律上是完全不用繳稅的,因此就成為大股東避稅的新招數,小股東當然也樂得同進退,因為都不用繳稅。
現金減資後公司的股本變小了,如果每年獲利的總金額不變,就會提高EPS跟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對於股價也是有正面幫助的。例如國巨(2327)在2012年的股本高達221億,年均股價為8.81元,市值只有195億元;此後連續幾年進行現金減資,2017年初股本只剩下51.6億,但是EPS從0.48元成長到6.83元,目前股價高達80多元,市值超過400億。這些年間,股東不僅抱回減資與股利的現金,手中股票的市值還成長了一倍,成為大贏家。
文:陳重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