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21日21:38
財政部說明,我國為鼓勵投資,自2008年起實施兩稅合一設算扣抵制,將公司「實際」繳納的營利事業所得稅,併同股利分配予我國個人居住者股東扣抵其應繳納綜合所得稅,此類似政府提供可退稅的投資抵減優惠。
惟實施以來,對於鼓勵投資並無明顯助益,且每年造成國庫稅收減少,因此自2015年度起,由可扣抵稅額全數扣抵修正為半數扣抵,並提高綜合所得稅邊際稅率至45%,實施以來,引發各界認為我國股利所得稅負過重、內外資稅負差異過大等問題。
此次研究報告中,學者建議按股利所得之一定比率(分別為15%及10%)設算抵減稅額(並非按營利事業實際繳納之稅額計算),自股東綜合所得稅應納稅額中扣抵。
不過財政部表示,因我國營利事業依財務會計準則計算帳載所得與依稅法規定計算的課稅所得有差,包括免稅的證券交易所得及依法享有租稅優惠等,原因都在於帳載盈餘發放的股利按設算比率計算的抵減稅額,可能超過被投資公司實際繳納的營利事業所得稅額,產生稅額虛抵或超額退稅情形,且可能因過度優惠而對其他類別所得(如薪資所得)形成不公,財政部將審慎評估。
財政部強調,本次股利所得及兩稅合一制度之改革目的在於建立具國際競爭力之租稅環境,吸引投資人在台灣進行投資,引導資金進入資本市場,創造就業、提升消費並促進經濟發展。
另外,財政部也表示,未來將研擬配套措施,調整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1%至2%、適度調降綜合所得稅稅率,另為適度減輕中低股利所得者及非股利所得者(如薪資所得者)的稅負,將調高標準扣除額及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金額,使中低所得者及薪資所得者得共享穩定長久之稅改利益。
鑑於本次稅改涉及層面甚廣,該部刻積極蒐集各界意見,歡迎各界經由財政部網站「友善租稅環境專區」(http://www.dot.gov.tw/)提供建言,供研議稅改方案參考,預計於今年5月提出符合政府施政需要及社會各界期待之改革方案。(陳瑩欣/台北報導)
要讓國外資金進來投資這個不反對,但用割小股民的肉去補這些外資大戶降稅的差額說的通嗎?難道本國小股民就是賤嗎?現在不僅要補貼健保,還要補外資大戶降稅的差額,調降營利事業所得稅調降,綜合所得稅稅率,真當小股民是萬能的嗎?財政部如果很閒就想辦法去把那些實際收入很高又不用繳稅的族群找出來
好了,再來講股市,這幾年下來,散戶不進場,害的政府跟三大法人找不到呆子來接手高檔股票,連帶使政府在股市稅收減少,種種的政策,一方面取悅了大戶,一方面也逼的散戶不要玩長期好增加證交稅
那些財政部的官員會比網友孩笨嗎? 根本不可能 ,怎麼做最好那些官員絕對知道,知道卻不能幹為什麼? 保全自己
喔,對,小股民沒錢沒權又沒勢,當然從這改,試問你要打架的話你會找拳王單挑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