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01在討論很多的是,如何從財報中找到黃金,並解讀財報資訊。小弟專長不是在財報,不過看了單井這股票這麼有戲,想想還是跟各位分享一下。
其實這篇文章寫好很久了,只是一直都沒發佈出去,因為沒什麼人有興趣在這檔個股上。但看到今天單井飆漲停了,想說或許是另一波飆風在起,所以本於良知,還是冒著可能會被「吉」的風險,上來對這檔個股說三道四一下。
首先,要了解財報有沒有什麼「可讀性」,可以先從「會計師查核報告」開始看起,如果會計師寫了一堆類似免責聲明的廢話,而且還洋洋灑灑好幾頁,那應該有一些「重點」可以讓我們發掘的。
單井2016的年報上,會計師查核報告就有4頁,有興趣的可以上網抓下來看。
再來看一家公司的好壞,我會先從現金狀況來了解:
現金及約當現金在1年內,從10.7億減到2.9億,少了7.8億。

現金減少了,那我會去了解一下現金是如何變少的。
一、賣出日本SGC 株式會社。
這是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間,這4年來單井的月營收和股價對照表:

我簡單講一下單井與子公司SGC的故事,其實網路上有不少文章曾提到這段炒股歷史:
2013年4月,單井發行可轉債3億元,轉換價17.27元。
2014年8月22日,以日幣1000萬元購買日本SGC株式會社,持股100%,所以SGC就成為單井子公司,其業務為在日本地區對家用戶安裝及銷售太陽能發電工程。
2014年5月營收為7千萬,同年6月營收大增為2.1億,月營收成長3倍,那時股價約40幾元。
之後因為日本太陽能事業,營收都維持在高檔,股價也開始狂飆。
2014年11月7日,就在第三季季報發佈前幾天,宣佈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從原先的勤業眾信,換成德昌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2015年3月4日,3億元的可轉債已全部都轉換完畢,那天股價是146元。在這段飆漲過程中,主力可能都已經將其可轉債換成現股,賣出套現去了。
2015年6月後,股價開始下跌修正。
這過程很多文章都說過了,只是後面還有更精彩的。
2015年12月31日,單井決議出售子公司SGC:

以日幣1000萬元購入的子公司,帶來每月至少多1億以上的營收,但卻在2015年底,以日幣4.85億賣出,因此認列投資收益4.75億日元,相當於獲利台幣1.27億元,貢獻EPS約2.03元。
這筆交易非常特別,因為不知道賣給誰?
這是這筆交易的相關資訊:
「交易相對人及其與公司之關係(交易相對人如屬自然人,且非公司之關係人者,得免揭露其姓名)。
交易相對人:自然人」
沒了,就寫這樣,到底那個財團收購的也不知道。反正只要賣給自然人,就不用揭露姓名,於是乎子公司就這樣被賣給不知名人士了。
賣掉後可以發現,2015年12月營收有1.9億,2016年1月營收就掉到1.1億,之後營收就逐月下滑中。
或許有人會說,至少這筆交易有賺錢吧!也賺了1.27億啊!然後幫助第一季的EPS達到1.56元。
但去查財報,發現很有趣的一點:

看到最後一行:
「合約之價款扣除相關債務126,449仟元, 收取之價款金額為2,881仟元。」
意思是,雖然成交金額是1.29億(日幣4.85億),但要扣掉此交易相關的債務1.26億,最後就只收到現金288萬(這相當於日幣1082萬)。
那這相關債務怎麼來的?
看一下上面SGC的資產負債表中:
應收帳款關係人-淨額:5622.9萬
其他應收款-關係人:7022萬
這兩者相加,就等於12644.9萬,也就是上面所說的相關債務。
總結來說,這個SGC子公司,以1000萬日幣買下,然後以4.85億日幣賣出,但要扣掉相關債務大概日幣4.75億,最後換回1000萬左右的日幣現金回來。
而且這個金雞母賣給誰還不知道?
喔!為了怕被「吉」,我也只能寫到這裡了。
二、應收帳款:
2016年,一年內,應收帳款從前一年度的1.62億,增加到2.32億,增加7千萬。
但重要的是逾期帳款從1千3百萬,增加到1.2億,增加1億多。

再回頭看:
2016Q1:應收帳款1.67億,逾期帳款2429萬。
2016Q2:應收帳款1.84億,逾期帳款6032萬。
2016Q3:應收帳款2.1億,逾期帳款1.07億。
2016Q4:應收帳款2.32億,逾期帳款1.2億。
看來應收帳款逐漸增加,這也是很「特別」的地方,也因此剛說到的「會計師查核報告」中,還特別列了一大段來解釋這部分:

三、尼泊爾投資:
在2016年報上有一段記錄:

這段是說單井為了投資尼泊爾,而向當地的慈善機構捐款,目的是為了打入當地市場而先行的一種「推銷費用」,這些捐款分別是:
1. Peace & Beautiful Children Welfare (PBCW)偏鄉學童救助機構:16萬美元,列為推銷費用,已付11萬美元,還有5萬美元列為其他應付款。
2. Bridge NEPAL獨居老人救助機構:9萬美元,列為推銷費用,已付清。
3. Toran Navjeevan English Secondary School當地英語中學:5萬美元,還未付,列為其他應付款。
總結就是預計捐款總數為30萬美元,已付20萬美元,還有10萬美元為其他應付款。
這相對於已付634.3萬元台幣的推銷費用,還有10萬美元未付,如果全付清,那相當於是940萬的推銷費用。
這個其他支出的說明,在第三季財報中未列出,我是在2016Q4的年報中發現的,表示是在2016年第四季支出的項目。
那我們來看一下第三季財報:

2016Q3的推銷支出總額是2882萬,2015Q3是1952萬,在營收大幅衰退的情況下,推銷支出還大幅成長。
2016Q4年報上的狀況是:

所以全年推銷費用是9299萬,較2015年的6574萬增加許多,且營收下降,因此可以看到推銷費用的占比從2015年的2%,增加到13%。
再去推算起來,2016Q4的推銷費用是2905萬。
所以為了拓展尼泊爾的業務,在還沒賺到任何一分錢的狀況下,就先捐了9百多萬元做推銷費用,而這費用占了全年推銷費用的10%。
但單井業務的大宗,在台灣、中國,卻在尼泊爾砸大錢,而且還放棄掉很賺錢的日本SGC,去闖盪第三世界尼泊爾。
那尼泊爾的業務拓展如何呢?
去GOOGLE一下「單井+尼泊爾」,只出現一則在2016年5月12日的新聞:「單井前進尼泊爾,商機在握」
這新聞說的是單井與尼泊爾政府工業部工業管理局簽訂合作備忘錄,將於尼泊爾設立營運據點進行投資、推廣業務及工業區開發。
然後再也沒有相關的新聞,在年報內也沒提及任何尼泊爾的規劃,且也沒有其他地區的資產:

結論:這真是個神奇的尼泊爾投資。
四、管理費用大增:
這是2016Q3的管理費用:

第三季的管理費用,已經明顯較2015Q3來得多很多,從1708萬增加到2966萬。
然後年報上的管理費用:

算起來,2016Q4的管理費用為4196萬,遠較2015Q4的1753萬多非常多。在營收衰退的狀況下,管理費用大增,因此會看到管理費用的占比從3%增加到15%。
2016Q4的營收是10624萬,毛利是4039萬,但光上面算的管理加推銷費用就等於7101萬(4196+2905),所以Q4的營業利益便虧損3576萬。
而且因為管銷費用增加太多,加上興建廠房和購置設備需要資金,因此在2016Q4增加了近1億元的短期借款(不附圖了,2016Q3短期借款為6000萬,2016Q4短期借款為1.59億)。
所以會看到現金流的狀況是這樣子的:

那為何2016Q4的管銷費用都增加這麼多呢?
我有查到在2016年11月9日,在第三季財報發佈前,有一則訊息是:單井稽核主管異動,原主管職務調整,然後內部稽核主管一職暫時懸缺,待有適當人選後將另行召開董事會並依相關規定公告。
然後2016年11月23日又發佈重訊,原異動的稽核主管辭職了,但稽核主管一職仍持續空缺。
那什麼時候才找到稽核主管呢?
今年3月28日,發佈重訊,提及新任的稽核主管將於4月1日到職。
所以這稽核主管可能空缺有4個多月………
嗯!我還蠻期待即將發佈的2017Q1財報,看有沒有什麼驚喜。
總結:
這份財報還真有趣,我還在持續研究中。
不過財報分析非小弟專長,如有寫錯的部分,請各位大大指出,不然小弟被「吉」了就糟糕了!
另外,雖然財報這麼有趣,但我沒有叫大家放空單井的意思,尤其是今天還漲停。
說到這漲停,我覺得這是籌碼戰的結果,或許這是設好的一個局,之後有時間再來跟各位解說一下。
************************************************************************************
我猶豫很久,在想說要不要起這個頭……
3月底,各家公司2016年的年報都公開了,我都喜歡挑怪公司的財報來看,尤其越晚發佈的越好看,這兩天在閱讀單井的年報時,真的是覺得怪怪的。
但據說這間公司會告人,所以可能沒辦法像寫宏達電那麼直接。
說真的,這間公司比宏達電更妖,舉凡之前的可轉債套利、子公司業績等等,都有人爆料過………
有興趣的話可以google一下「單井+爆料」……
在寫正文前,小弟先問說如何寫才不會被告?還有是不是有人也覺得單井的財報暗藏玄機呢?
先拋磚引玉一下,看是否有人也在關注這檔股票,然後這兩天想想要怎麼寫比較好。
(啊!好像發了一篇廢文,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