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跟三大法人的差別??

主力跟三大法人是差在哪裡

主力不是買最多的就叫主力?

通常不是三大法人買得最多嗎?

新手發問。。。。。

感謝各位大大
2017-03-21 18:37 發佈
公子開明 wrote:
主力跟三大法人是差...(恕刪)

輸錢四大怪:怪政府、怪外資、怪主力、怪黑手。
主力、黑手的存在,就是要當輸家的受氣包用的。
正如魔鬼、撒旦的存在。(註定要當反派。)
無誤!
買最多的就叫主力,所以主力有可能是法人(或公司派或錢多的散戶)。
但法人(或公司派或錢多的散戶)未必是主力。
以台積電為例(昨收195元),如果你有能力吃下1000張的貨(大約2億),從明天開始你的名字就叫主力之一。
主力:有能力可以控盤的大戶,專業炒手

三大法人:外資、投信、自營商,能力跟散戶差不多、常常做錯、只是錢多而已
懶的想名稱 wrote:
主力:有能力可以控盤...(恕刪)

那手機版有那個app可以看的到主力進出的?
下載的app都只能看三大法人進出的資料

我是用yahoo的

公子開明 wrote:
那手機版有那個app...(恕刪)


盤後資料的主力進出,那個不是真的主力,只是一個統計數字
真的主力不會讓人家知道他是怎麼進出的,不然怎麼混
主力就是可以控制股價的人,
早期我的一位朋友,在某上市公司擔任操盤人,常聽他說他家公司的K線都是他畫的,
如果三大法人可以控制一支股票的股價, 也可以稱為主力。

早期主力要操作一檔股票,一定要先跟大股東打招呼,
否則被大股東倒貨,炒股完也變成大股東。

有些主力是想拿經營權,或淘空資產,或借殼上市。
現在傳統主力已勢微,外資、投信反成為主力,
每到董監改選,大股東因為持股不足,反而尋求外資的支持。

主力的進出,可以從交易所的買賣日報表查詢系統 查詢到。
http://bsr.twse.com.tw/bshtm/
公子開明 wrote:
主力跟三大法人是差在哪裡
主力不是買最多的就叫主力?
通常不是三大法人買得最多嗎?


三大法人是三個分類的集合, 如果你要把他們當成同一個 "人" 來看, 那他們是
主力沒錯. 但由於三大實際上不是一個人, 是一群想法不一致的人(一群主力),
所以實際上也就只是個分類, 會有這種分類是因為他們手上錢很多, 股票也很多,
當他們剛好想法較一致, 且手筆大一點時, 很容易造成大漲或大跌, 就像大船開
過水面, 小船會被大船的船尾波晃得很厲害, 沒搞好人還會摔進水裏...

主力, 你可以定義成一個人 (可能有多個帳戶), 或是一群想法一致, 有共同行為
的人, 他們也是一樣, 手上錢很多或股票很多, 在吃貨(支撐/拉抬), 倒貨(摜壓/
洗盤), 這些操作上都有相當的實力. 當主力決定了一個計劃時, 往往有左右股價
的走向的能力.

而要有多少實力能算是主力, 應該要依流通股數, 與人數來判定. 而不是單純以握
有的資金或張數來決定.

如果你很認真盯過一檔股票的籌碼面, 你應該會去查一下公開資訊觀測站, 去明白
持股張數人數的分組分佈統計, 你會知道分組統計人數有多少. 然後再去算該股的
穩定籌碼數(董監及大股東), 不穩定籌碼數(少額持股數量與人數以及融資券餘額),
還有日均, 週均, 月均量等數字, 再去定義主力是多少程度才叫主力.

在台積電, 2 億資金可能還算不上主力. 但在之前有人提到的晶華來說, 2 億足以
當主力. (晶華今天成交額也才四千多萬元, 如果你有 2 億元的晶華股票, 要在一
瞬間出貨, 光你一個人就可以將晶華直接打趴在地上鎖死)

所以主力只是概念, 如果你想享受當主力的樂趣, 準備個 300 萬, 找一檔日均量
100 張, 股價不到 10 元的股票, 也是可以享受一下操縱股價的樂趣, 什麼拉高
開盤, 尾盤摜殺作價... 大概還做得到.

印象中在一般的軟體中,會稱"單筆"進出超過當日成交量一定比例的單(如千分之二)為主力單

把買進的大單加在一起便稱為"當日的買進主力",算賣出的就是"當日的賣出主力"

兩者相減就是所謂的"當日主力進出"

不過現在大家都玩很精,就算大戶也會用散單進出

個人覺得參考性不大
dancingra wrote:
三大法人是三個分類的...(恕刪)


2億雖然無法每天控制台積電的股價,但控制一天機會是很大的,畢竟1000張台積電,一天全買或一天全倒也是很可觀。重點是你當天的進出佔當天的成交量多少,如果當天成交量不大,你進出1000張就可以影響股價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