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先講-我沒有買股票,但一直在看股票
硬要說有使用過剛推出時的plus500
不過plus500的操作玩法就只有買低賣高,個人比較討厭這種模式
因為如果一直盯著看會看到心臟病發(起起伏伏太刺激了)
股票的玩法還有定存股,定存又分兩種,發錢的和發股票的
也有兩種同時發的
中華電信應該是公認的定存股(印象中高達5%,股價很少亂跳)
不過其他電信業的股票也都差不多,至少遠傳和台哥大都是
如果比較關心產業動態的可能就會開始找食品股,科技股之類的
顛覆我的想像,食品股的股價還真的蠻低的,像是泰山一股不到20元
食品股的股價大多也很穩定不會暴起暴落(像是飲料或汽水應該不會突然賣很好或賣很差)
但股利就蠻難看的了,不是沒發就是有一年沒一年的,相對比較好的好像只有聯華?
科技股選作定存股的利率偏低,雖然帳面數值很高,但股價也很高.....
熱門的種類買一張股票少說要20萬以上
台塑台化台鋼台泥台肥南亞這些傳統工業也好像都是不錯的選擇
說真的,股票太多看不完,如果沒有產業分類還真雜
根據玩法的不同也要做不同程度的理解和功課
像是追鴻海的可能要去理解鴻海今年的訂單狀況,擴產或虧本被搶生意都要追到
不過真的很廣泛的去看久了,應該對臺灣的產業狀況有很深刻的理解吧?
可能也有人迷信高股價所以跟著股價高的跑吧?像是覺得1張20萬的股票可能衝到1張100萬
所以就進場,但如果被套牢可能1張20萬瞬間變成1張5000(望向某H*C)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