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再貶值下去,很多公司的Q4會有匯損未爆彈嗎?

雖然很多公司有去年底那波經驗,可能都有做避險動作

但現在已經貶破去年新低點了說....

而且目前還來還會繼續往下....

人民幣再貶值下去,很多公司的Q4會有匯損未爆彈嗎!?


人民幣再貶值下去,很多公司的Q4會有匯損未爆彈嗎?
2016-12-30 20:1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公司 Q4

推推熊 wrote:
雖然很多公司有去年...(恕刪)

之前看過幾家公司的財報,人民幣資產比例真是佔的很高
裕日車是其中之一 打開這三年股價與人民幣走勢 幾乎一模一樣,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樓主 是從事營建業的 剛才在別樓看到
那您對 信義房屋評價如何呢?
或是您是否考慮開個版 評論一下 皇翔...賣高價豪宅與遠雄....等特定營建業的評估呢?
三子父 wrote:
樓主 是從事營建業的 剛才在別樓看到
那您對 信義房屋評價如何呢?
或是您是否考慮開個版 評論一下 皇翔...賣高價豪宅與遠雄....等特定營建業的評估呢?


小弟實在不敢有甚麼宏大的分析,單純就個人一點想法分享而已(例:台積電工程師是否能精準預測全球半導體未來景氣!?)

因為我非房仲業,對信義房屋不知道該怎麼評價...

就單純房屋新建工程,跟新聞數據說的一樣:大幅下滑~

大概是2006年政府釋出數千億的優惠房貸,開始房地產大多頭(2008年稍微下修一下子)

鼎盛時期大概是2010~2015這5年,新建案 案子工作真的做不完,價錢又好~

那時常常結構體剛蓋好就預售8~9成... 開放包商入股的地方小型建設公司,利潤2年回來100%

後期很多小包乾脆自己合股推小建案

-----------------(說到這邊,是黃金時期的分水嶺)----------------------

直到去年中就開始反轉了(好像是兩地合一稅的關係),房子變得超難賣.....

首先把建照延期開工,很多建設公司現在甚至是故意不完工,也就是寧願故意延後完工被罰錢,繳罰金都比絞稅金划算(持有空屋稅率變高了)

做幾十年的長輩都說不曾遇此怪現象...當然以前也沒這稅率...


現在進行式是過去2015年申請的建照,因為建照已申請不得不蓋,等這批完工後

下一批的新建案? ....目前能見度真的很少...



就目前的案子都變廠房佔大多數~但也變得很閒~價錢也變差才能接的到案

就這點還蠻欣慰的,台灣房地產被炒高到頂點的今天,依然有遠見的企業家願意投資蓋廠房(科技廠,電機廠)

---------------------------------------------------------------


最後小弟認為房地產業景氣循環不是連續n年緩漲就是連續n年緩跌

現在明顯是緩跌的週期....

也就是房地產股我覺得沒一家能買得

又就算有耐心要長期抗戰好幾年,還不如把金錢拿去投資別的產業還比較有效率....就這樣...



你敢不敢買我是不知道......

但是營建股一堆本益比都還在6倍 7倍

第一季 光 高殖利率題材 就有資金會入場了

政府 都更 起碼 都是 幾百億利潤!!!

有人中華電信 這種 高本益比 沒成長性的東西 都 買了
營建股不敢買 我就不知道 有什麼能買得了

起碼 2016 年底封關日 營建股 漲幅最大



推推熊 wrote:
雖然很多公司有去年...(恕刪)


聽起來真可怕。
非常感謝推熊大的分享
很切實的描述了如今房地產營造與建設的困境
不過有一點可能稍微疏漏
就是中大型建商其實多數擁有自己的營造廠
一條龍作業不需要競價或競爭客戶
比如遠雄建設旗下建案包括大巨蛋,多數由遠雄營造或是東源營造所承接
冠德建設由根基營造承攬;興富發旗下則是金駿和齊裕營造;等等不勝枚舉
坊間自營的獨立營造廠所能承攬的多是附屬營造廠的向下包工;
或附屬營造廠自身營造能力無法完全覆蓋的極少數建案
大型建商的整體施工情況,非自家營造廠不易完整知悉

我個人基本將建商大致依資本分三級
三十億以上算大建商;三十億以下中建商;十億以下小建商
其中的分野在於對土地的競爭能力
以遠雄為例,16年第三季在林口特定計畫區交付六十億現金給一位蔣姓地主取得抵價地
對於中小型建商來說,這種龐大支出遠超過其資本承受能力
這一點將造成有優勢的精華地在價格競爭下只有大建商有條件取得及整合
小建商資本競爭能力較差,庫存地段建蔽率低不利銷售獲利
遇到景氣向下,也只能延遞開案
或是往都更這類無須資本競爭又可獲取法規容積獎勵的方向去走
一般獨立營造廠承攬案源大部分來自營造能力不足的中小型建商
是故案量驟減是可以預期的
推熊大所描述的拖延情況,我想是現行小型資本建商遭遇的普遍困難

但是大建商是否會像小建商這樣刻意拖延工程?
我的觀點是"目前"還不至於
因為像興富發在手預售案量已簽下四百億尚未交屋
遠雄也還有三百億,汐止U-Town更是兩年賣了近七成;現在在衝二期
交屋就有錢收,我想他們眼下還不至於刻意拖工程跟錢過不去
重點是在這之後呢?我想對於未來人們永遠很難有定論
投資永遠是與風險共舞
每個產業都有各自的問題與麻煩,我認為不存在投資甚麼產業會比較有效率這件事
好比電子業中聯發科憑十幾年來的努力,在競爭激烈的全球IC設計業排進前十,更是台灣第一
股價今已跌到金融海嘯點位還沒見底
雖同屬營收創新高
然市場資金追捧的,只有台積電而已

投資是值得的或不值得的,這件事其實是相對值不是絕對值
所以高風險相對要用低價格當屏障
我遠雄從35買到28(含息7.3)
等遠雄房子真賣不出去那一天,我的成本已低到可以忽略
我想對於投資這件事來說問題不在景氣有多差,而是我能把成本降到多低來防禦
一家上市公司,成本最低者往往全是大股東
一股只買10元上市就翻倍地賺,只要賣出少量股權就能回收全部成本
景氣再壞股價再低對大股東也不構成傷害
當不了大股東,但我們在某個時間點是有機會可以和大股東站在非常接近的起跑點

最後回歸一下正題談匯損
匯損在會計上是分類於其他綜合損益(OCI)不影響EPS結算
也就是不管怎麼暴跌,當期損益都不會出現虧損
除非當即換匯實際發生損失否則並不能算是未爆彈
人民幣具有強勢貨幣的各種宏觀條件,日後回沖的機會還是相當高
等川普上任 政策髮夾彎

人民幣就漲回來了

Luntai5497 wrote:
等川普上任 政策髮夾彎
人民幣就漲回來了


這觀點很有趣
從上面那張圖 從哪邊看得出來人民幣的弱勢跟川普有關?
為什麼川普上任 人民幣就漲回來了? 美元利多出盡嗎?

我倒是覺得川普上任 美元短線有可能利多出盡
長線來看 人民幣看不出來有任何要結束長線貶值的趨勢
之後應該會反彈

推推熊 wrote:
雖然很多公司有去年...(恕刪)
一、看走勢圖,人民幣對美元在6.8X~6.9X有一個長達兩年的大平台,
從技術面的角度來說很難一下子就貶破那個價位。

二、去年是人行刻意讓人民幣貶值,因為貶值在去年有許多正向與政治上的作用,
但是再貶下去就會有各種不利影響,我很懷疑老共會讓人民幣快速續貶。

三、當大家都一面倒看貶人民幣時,人民幣就很難再貶。

基於以上三個理由,個人認為人民幣已經貶到差不多,
會在6.8X~6.9X持續一段時間才出現後續方向。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