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投資為-25%左右,附帶說明我的理財適性為最保守再高一級
所謂投資有賺有賠,我可以接受,過程最可惡的是他涉嫌隱匿欺瞞
1 不管基金賺或賠他都跟你說
a.這波獲利xxxxx多少錢,我們獲利了結
b.這波我們賺了匯差,我們獲利了結
2 他會用假資料來誘導你(把基金、保險、房貸等所有資料混在一起),說你的資產穩定成長
3 最可惡的事明明沒獲利,還要你把抵利房貸的資金拿出來給他操作
當我覺的不對時,把歷史的月結單拿出來比對,透過銀行反應


這段時間和銀行開2次meeting,期間約2個月,最後的結論大概是
1 大概的意思是,我們銀行聽你們兩造的說法,是否是溝通上有問題。(反正銀行只要爽爽的收手續費)
2 我們不能給你任何東西,你要這段時間的損益請自行去列印你的月結單,自已去算,我們銀行算的明細不能給你。(我的感覺是,反正銀行本來就養一群人準備要應負這種情況,你後續請便)
這次讓我學到一些經驗
1 自已的錢自已管,如果你沒背景或是幾千萬投資金額,千萬不要相信理專會好好對待你的錢,也不要預設就相信理專,交易後一定要明確交代損益。
2 對銀行理專而言,在意的第1是銀行的給的業績,第2是他的抽成,最後再看看會不會想到你的錢。
3 你的交易除了進線外都沒錄音,理專如何跟你說,最後都死無對證。銀行只會收錢,除非理專有很大的失誤,否則區區幾十萬,銀行一定站在理專那邊。
這次事情我不會想要把錢拿回來,但是我想他們應該要得到一些代價,目前會透過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管道先去進行,想請教有沒有建議,是否還有其他比較有力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