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下人生
小弟我應該是眾多人眼中的人生勝利族
工作:有一份工作年薪約150萬(在台中)、事少(一天工作時間大約五~六小時)、離家近(騎摩托車上下班,五分鐘)
家庭:已婚,生有三個小孩,一個非常顧家的家管老婆
資產:無負債,資產應該有全台家庭前5%的區間
興趣:騎公路車、旅遊、美食、閱讀
但小弟仍然覺得自己不快樂
一種說不上來空虛感,
總覺得人生沒有什麼意義!
會上來這邊發言,
是想請問高資產的人
你們的人生哲學是什麼?
你們有思考自己人生的價值是?
-------------------------------------------------------
2016/9/29更新
這二天,颱風天,
在家照顧三子,無暇回覆
但一直有關注大家的回覆每篇文章,
小弟重複看了數遍
感謝部分人用心的回覆
小弟這二天有思考很多,也獲得到很多,拱手言謝。
另外我想這些問題,應該也會有不少人會遇到
我只是想面對內心中最深層的問題及需求
但部分人關注的是資產問題,不管資產高低,
只要有下述的要素(網友轉述),應該都會有與我相同的感受:
《覺得太早完成人生目標代表的是...
原來的目標是錯的
如果人生目標是要賺足夠的錢
那一旦賺夠了就沒有動力
如果目標是讓自己跟家人生活無虞
那一旦安排妥當後就不知道要做甚麼
錢也捐了、義工也做了、想去的地方也都去過
一直找不到自己想長期投入的事情》
特別標註感謝:
#15 Acer、#31獨孤求敗、#62 ejan1969、#63 Lillian1202
#74 掉進水溝的包子、#77 Mirage、#84 W2688、#98 MiPiace
#105 fushan89、#106 abel00055、#120 ke989、#127 laiwm
#151 misa77 、#153 yao888 、#155 rdcmd
你們的回文,我不斷地重複看,也不斷的思考,
誠如abel00055及yao888大哥所述,其實我早知道自己的問題
但只想知道這過渡時間該如何去面對。
小弟從年輕起固定有閱讀、運動習慣,
運動是為了讓自己獨處
因為有獨處的空間與時間,
才可以讓我不斷的思考。
早期是思考創造人生物質上的價值目標,
當這些目標達成後,
又思考創造人生精神上的價值目標
人生精神上的價值目標真的很難量化?
至於大家說的關注家庭、關注兒女教育,
我對於三子的教育,
我採取放任管理,
小朋友就讓他們平安快樂的長大吧!
我平常會陪大女兒閱讀
基本上假日就是外出旅遊踏青
(慢慢的會請大女兒規劃旅遊行程與預算)
對於兒女,我只要求:
1、優良道德品行。
2、固定閱讀的習慣。
3、獨立思考能力。
另外我想讓我家小朋友輸在起跑點上,
唯有輸過,體驗過輸的感覺,
才會知道自己要的是甚麼?
讓他們自己摸索自己想要的是甚麼?
做家長的只要在旁輔助就好
至於有人說創業,
小弟認為當今社會創業需要三要素:
1、創新技術 2、人脈通路 3、資金,除此外機運也頗重要的
小弟自認為無創新技術,
所以還是乖乖當的投資追隨者即可
至於有人說興趣、當義工、幫助人等
小弟有不少興趣、幫助人也有、
當義工就沒有時間了
(但以後會有機會的)
騎車運動、旅遊、美食、閱讀等,
過往亦有木工
(有不少木工作品:木椅、置納箱、首飾盒、戶外桌椅)、
喜歡自己煮咖啡、研究茶道
學習素描、繪畫等興趣,
但隨著小朋友出生,一些些興趣被照顧小朋友的時間給佔據。
-------------------------------------------------------
2016/9/29更新
本意是要詢問人生的價值與哲學
無意炫耀身價,畢竟人外有人。
但有些人對我有所質疑
我就大略說一下經歷
家父70餘歲,
年輕起從事油漆、水電相關,
進而結合股東一起建造房子
自述在台中地區蓋了超過1,000棟透天(家父口述,無從佐證)
但四十歲就因身體不佳(年輕拚過頭),在家休養,
在家休養幾年後又復出當承包商(地主委託家父一手包辦蓋房子)
家父是賺了不少錢,賺錢也只買土地
但土地大多過給了我祖父、母
(當初若留下,現在資產應該更驚人)
但祖父、母將部分土地變賣給了我伯、叔
(我伯父、叔叔也70幾歲了,但這一生沒有工作,就只有吃喝玩樂)
但家父母非常節省過日子…
當然手中亦有一些資產與現金
我今年39歲,家父對我非常嚴格
從16歲起,只要休假就要隨家父至工地,
當工地小弟(無酬,學費)
舉凡:扛水泥包、扛大理石、扛磚頭、測量、水平等等工地雜事皆要自己做
曾經因為搬運而受傷,也不敢讓家父知道
自19歲上大學起,只要有空,就會打工
打工目的除賺錢外,就想要增廣見聞,
進而了解自己未來工作志向
舉凡:加油站、工廠作業員、餐廳、職棒場務員、電訪員、黑手、KTV服務員、酒店少爺、擺地攤,及一些檯面下的等等…
所以我自認為可以吃苦耐勞,
也因為大學社團、打工經驗讓我學習了一些【社會事】的眉角
在台中150萬的年薪或許不多,
但我心滿意足了!
(一天工作時間5~6小時,離家近,家中有急事,亦可回家處理
下班回到家又可以陪家人吃飯聊天看書,
假日又可以陪家人外出旅遊散心)
我不擔心我的工作會被取代,
我有屬於自己的核心價值(還有被老闆利用的價值)
工作十餘年,自己也賺不少錢(不動產、股票皆有投資)
但我也比一般人好多了,
收入不須回饋予家人、也不須要購入自住不動產
所得可全數自己支配投資
就我的狀況,要賺到家父的資產對我來說應該只是時間的問題
目前資產:自己投資、或家父自己賺的都有,
基本上家中資產都是家父與我一起合作。
家父有累積不動產,而我將家中部份不動產活化。
拜於2005年起,不動產上漲、股票波動區間大,資產快速累積。
2014年底起、2015年陸續就將部分資產處份轉為定存,等待下次投資機會
如同#158樓的yao888大哥說:
當資產超過邊際後,資產的多寡跟是否快樂就脫勾了
台灣絕大多數前5%有錢人是不快樂的
要快樂除非你願意放下用金錢衡量的標準
也就是說,你夠有錢了,退一步看,
也只是解決了人生其中一個項目而已
你不快樂代表有其他的項目是無法用金錢解決而產生的煩惱,
如工作,家庭,自我實現,社會參與,人際等等等等,
要快樂答案其實已經在版主心中了,
你的發言其實有試圖掩蓋你心中想法的痕跡喔!
加油!
面對真正的自己吧
-----------------------------------------------
2016/10/04 更新
這二天去拜訪客戶,
偶見之前一個老客戶(老闆)
老闆是大陸台商,早期有拜訪認識過,年紀約65歲以上
拜訪這客戶,是做茶葉的,
主要供應台灣前二大(其中一家)茶葉
拜訪當下看到這老闆,驚訝怎會在這邊遇到他
順勢聊了一下,原來這老闆已經呈現退休狀態
大陸的事業全部交給第二代經營
因為本身愛喝茶,所以和朋友協議好技術教學及交流,
並做利潤分享
看著這年紀約近70歲的老闆忙進忙出(炒菁、揉捻、烘焙等)
樂在其中,開心地跟我分享:
自己有學到甚麼技術、還請我喝自己烘焙完的茶葉,
還說自己已經開拓10餘家茶店等等…..
註:這老闆資產頗豐,看著他這麼忙,
這麼樂在其中的度過每一天
就如同《我就是愛拍照》大哥說的:
在自身舒適的範圍內,精進自我,
以服務他人為目的而生活。
隨意而安,不追求什麼,但也不是散漫過日子。
工作也是繼續努力,除了薪資所得外,自己工作的態度也能對小孩子的教育有所幫助。
另外pan1203、MichellWang等說的,我亦會好好思考
好好思考自己除了賺錢、投資外,
還有甚麼理想?
還有甚麼值得我精進學習的?
----------------------------------------
2017/6/2 更新
回想發表這主題也八個多月了
這八個月的日子還是一樣
平、安、喜、樂
雲、淡、風、清
但偶而還是會來這邊看看文章
人生會不斷的
遇到課題、解決問題
不同的位階,會有不同的思考
現在的空虛感,成就於未來!
——————————————-
2018/2/27-更新
有人質疑我年薪150萬,
為何有自信說資產在全台前5%?
《年薪》150萬
但《年薪》=《年收入》?
薪水是公司給的
業外收入是自己賺的
不動產、股票、期貨、外匯
我都有涉略!
轉貼我之前在別人板上寫的
分享我身邊二個真實的案例
第一個案例:
他是一個我很欣賞的年輕人
國立科大商學系畢業
第一份工作就在金融業做法金
利用工作第一年存到的錢(幾十萬吧)
去買了一間中古屋,裝修發包自己來
那時候下班後,
還自己去補土、批土、油漆
三個月後轉售,賺了快100萬吧!
之後用這樣的模式,做了幾趟,
賺了幾百萬
之後用這些錢
在台中逢甲地區開始買套房
改裝後出租
二年後就離職專門做日租套房
還雇用一批團隊,各司其職
最近一年多,開始轉做商旅
購買舊旅館,改成新商旅,
在台中頗流行
這個年輕人71年次,白手起家
懂得利用周遭人脈與資源,創造財富
(利用銀行估價買較低的價錢,
再利用客戶室內裝修廠商發包殺價
最後再利用客戶房仲找買家)
評估目前身價達一億以上(八年內)
第二個案例:
我本身從事法金(企業放款)
接觸一些好公司,包含我們自己客戶
做放款需要分析客戶、了解客戶
授信5P、五力分析,
分析母子孫公司組織圖
分析金流、聯徵資料等等
有同事因為夠了解公司而去投資股票
再配合技術分析(量價)進出
也有因為要上市櫃而轉增資
因為了解客戶而出資認股
評估身價也是八位中(十年內)
最後再提供我和我老婆做法
(不動產、股票、土地開發都有)
我老婆是室內設計師
我們2015年前買中古屋
專選舊大樓500-600萬,
中低總價,很好流通,重新裝修後出售(有提供保固服務)
配合上她自己與我父親工班人脈
再配合我在金融業的資源與人脈
如魚得水
這個社會不是沒有機會
機會很多,就看你有沒有把握
最後再跟大家分享
從小生長環境及出社會後遇到的人事物
讓我了解用時間、技術、頭腦賺錢差別
從小時起,只要休假就隨父親至工地工作
也會帶我去一些業主那邊簽約、聊天
也會帶我去銀行辦事情
事後回憶,幫助頗多
重點在於與業主洽談過程,
回去的路上會和我分享
如何觀察業主的實力與
該如何防範業主不履約
與銀行經理聊天過程,尋找商機
如家中自宅土地,係承接銀行不良債權
以低於市價購入,再尋找認同好友
一起合建,合建好友非常願意投資自住
最後自家住宅零成本,還賺了幾百萬!
我出社會後,就一直在金融業法金
接觸到非常多產業,也有不少投資機會
我在台灣薪水僅有百餘萬
是因為台灣金融業薪資水平就是如此
我利用周遭人脈、環境、資源
來替自己創造業外收入
但必須謹守界線,一個不小心容易走偏
機會很多,時時刻刻注意
金融操守、道德良知
—————————
2018.04.01更新
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很多人一直強調要我多做善事
我自認為自己不斷地
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只是這些人、事、物,
自己知道就好,無須多說!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
一個富豪買了塊地,建了别墅,後院更有多棵百年荔枝樹,當初買地時他看中了就是這些荔枝樹,因為他老婆喜歡吃荔枝。
裝修期間,朋友勸他找個風水先生看看,以免犯煞;原本不怎麼信這套的富豪,這次居然表示贊同,專程去香港請了個大師!大師姓德,從事這一行三十餘年,圈内很有名氣。
在火車站接德大師吃過午飯後,富豪開車載著大師前往自己的住宅;一路上,如果後頭有車要超,先生都是避讓。
德大師笑道:“開車挺穩當呢” 香港大師觀察著一切。
富豪哈哈一笑:要超車的多半有急事,可不能耽誤他們。
行至鎮上,街道更是狭窄了,富豪放慢了車速。
一名小孩嬉笑著從巷子裏衝了出来,富豪脚踏刹車堪堪避開,小孩笑嘻嘻的跑過去以後,
他並沒有踩油門前行,而是看著巷子口,似乎在等著什麼,片刻,又有一名小孩冲了出來,追趕著先前那名小孩遠去。
德大師訝然問:你怎麼知道後頭還有小孩?
富豪聳聳肩,小孩子都是追追打打,光是一個人他可不會笑得這麼開心。
德大師竪起了大拇指,笑道:真有心。
到了自家的别墅,下車,拿著門匙準備開門,後院突然飛起七八支鳥,
見狀,富豪停在門口,抱歉的向德大師說道:麻煩大師稍等一會。
“有什麼事嗎?”德大師再次訝然。
後院肯定有小孩在偷摘我們的荔枝,我們現在進去,小孩自然惊慌,萬一掉下來出事就不好了,
先讓他們摘一會兒,我們在外邊先看看,富豪笑說道。
德大師默然片刻:你送我回火車站吧,這房子的風水不用看了。
這次輪到富豪訝然了:大師何出此言?
是的先生,有您在的地方,都是風水吉地。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其實人的行為就是風水…...也是命運…...
沒有品行、自私自利之人,再怎麼勤奮努力奔波,也許只有徒勞。
“自己是一切的根源”
—————————————
2018.11.19更新
2018年是一個特別的一年二次大回檔,都有抓到,也有盈餘入帳
隨著小孩漸漸長大,今年開始帶小孩嘗試露營...
小孩也愛戶外環境,期許自己每年都要持續進步附上近一年績效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