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儲蓄險的年化報酬率及內部報酬率(IRR)一樣嗎?

請問年化報酬率跟內部報酬率(IRR)到底有什麼不同啊?
我主要是要算保單的利率,不然光是看DM所寫的2.25%增值,似乎不是這麼一回事?
另外如果是買每年所領回生存金的保單(本金不變),是不是有甚麼陷阱在哪裡呢?
2016-07-06 17:31 發佈
年繳產品基本上除非保險公司倒了
不然照試算表走
幾個分期重點
一、一定要繳滿六年,中途解約虧很大
二、有些保險公司被保人年紀會影響收益率,請先問清楚
三、六年到期是否保本
四、高保費折扣後每間公司的實際利率是多少
五、六年期商品有中途領息跟不領息,請比較那張商品對你比較好

基本上廣告單上的利率未必就是你實質可以拿到的利率,於是才會有所謂IRR出現,IRR其實就是實質報酬率,分期基本上沒有IRR問題,躉繳才會有
現在lrr應該不到1%喔!不可能有2%
findaway wrote:
請問年化報酬率跟內部...(恕刪)
儲蓄險主要是看前六年的費用
包含高保費與自動轉帳的折扣
因為大部分在六年之後都是2.25%利率
所以我主要看第六年的利率多少與六年內中途解約的損失最少的(擔心意外)
最近看了很多張的心得
就IRR的計算方式與意義來說,是可以視為年化報酬率的
findaway wrote:
請問年化報酬率跟內...(恕刪)



如果將IRR視為年化報酬率,數字會兜不起來。

假設一個投資案的報酬如下,

-10000
500
500
10500
IRR=5%
MIRR=4.769% (MIRR假設每期領到的500不再投資)


實際上計算:
10000*1.05^3=11576.25 (因IRR是假設, 每期領到的錢所再投資的報酬, 等於IRR的數值, 可以看下面的MIRR)
10000*1.04769^3=11500



而如果再投資的部分每期的回報有1%,對年化報酬率的影響:

4.7690%= MIRR(({-10000, 500, 500, 10500}), 0, 0%)
4.8146%= MIRR(({-10000, 500, 500, 10500}), 0, 1%)
5.0000%= MIRR(({-10000, 500, 500, 10500}), 0, 5%)



以上可到怪老子理財的網誌看看,我只是重新打一次
每年配息分期式的商品沒有再投資的問題
所以不需要這麼麻煩去算IRR
甚至MIRR
應該沒幾個人看得懂

每年不配息分期式商品
只要開EXCEL
在1~6列輸入每年存入金額
第七列輸入第六年解約金
第八列輸入參數(=IRR(A1~A7))
就算得出前六年IRR

躉繳式商品
最簡單算IRR的方式
就是用N年後解約金/本金
然後去開N次方根號

以上,有問題再問
09533225 wrote:
-10000
500
500
10500
IRR=5%
MIRR=4.769% ...(恕刪)


在投資的世界裡, 時間就是金錢,
如果500 在中途就拿回來, 那麼到期末也不應該還是500,
IRR的意義就在於, 任何一筆現金的流進流出, 都要假設在同一個報酬率下運作
假設-10000,500,500,10500分別相隔4年,
那麼IRR是根據 -10000*(1+R)^3+500*(1+R)^2+500*(1+R)+10500=0 得到的,
而這也代表每一筆現金流是基於年化報酬率R來運作的,
不管你要不要再投入, 不能因為你把500花掉不再投入就不去算它, 因為那是你的機會成本

不管是保險還是任何投資, 我認為IRR適合用來等效於年化報酬率, 作為衡量與比較投資績效的指標

MyH0ME wrote:
在投資的世界裡, 時...(恕刪)


論點非常正確,小弟也非常認同

但在小弟的認知
儲蓄險,甚至投資型保單
根本不能算投資
頂多就是替代定存的東西
這種只有極度保守的老人家
才會來做的產品
討論機會成本實在沒有必要

換個角度來說
假如每年利息有500
歐,不,算多一點
5000好了
再投入投資
請問,這樣的金額,要怎麼投資?
又,投資收益能影響整筆資金的報酬率多少?

我認為這種在統計學上屬於線圖兩端
根本是可以忽略的數據
大家花這麼多時間在討論
基本上才不符合版上各位
一秒幾十萬上下的機會成本

就像敝人鄰居
看小燈泡新聞
就說以後他的孩子不準出門
因噎廢食的程度實在讓我傻眼

其實上面幾位的意見
在觀念上提供我們很好的思考空間
也讓小弟重新複習了
實在十分感謝

我只想提醒各位新手
保單是一個極度保守
且未來甚至贏不過通膨的產品
假如是投資的立場
乾脆買股定存

小弟在職場上通常也不太會推這樣的商品
除非真的連存股都不願意的定存族
才會多少提一下
起碼,在負利率橫行的時代
比定存來得損失小些

以上,請各位先進鞭小力些,謝謝
感謝指教,
確實用IRR來衡量一個投資標的方法很好。

但若以IRR來評估一個或多個較長期的投資計畫,
將機會成本算入,時間一長,誤差就拉大了?

誤差:實際上取得的報酬(如,MIRR假設再投資的報酬率以定存為標的)與IRR計算出的報酬



因即便投資案的金額再大,取得的報酬越多,再投資的部位也很難取得相同的報酬?(如降息,造成相同儲蓄險的利率下降),每期取得的現金也很難100%再丟入某投資案。




另,不曉得大哥是否有財務、法務相關的專長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