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前景看好?!

文章來源:
http://goo.gl/juRgCs
http://goo.gl/hO0zux


文章摘要:
中鋼今(23)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宋志育強調今年否極泰來,第二季不僅接單滿載還超接20%,第三季訂單也接滿,對第四季看法也審慎樂觀。新光鋼董事長,同時也是中鋼前任監察人粟明德推估,中鋼全年獲利可望超過200億元,是去年獲利的四倍多。

特斯拉平價電動車Model 3才開放接單就造成大轟動,高達40萬輛,相當於台灣一年汽車的銷售量,推動特斯拉這款車的關鍵角色之一就是中鋼。這款汽車的心臟「馬達」,使用的原料電磁鋼片,全數由中鋼供應,少了中鋼,Model 3就沒辦法動了。



有特斯拉的加持,加上今年鋼鐵國際市場價格上揚,中鋼可持續觀察囉~
2016-06-24 17:4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前景 中鋼
這些人的話能聽 炒股就不用交補習費了
當你看到好的題材新聞時,股價往往在上禮拜或是上上禮拜就反應了。
所以新聞題材參考為主
看新聞做股票
活膩了?
以中鋼這胖子來說,特斯拉的貢獻有比一小碟花生多?

新聞一 新聞二

站在目前仍是車輛的主流動力源-燃油引擎-相關供應鏈的一個小環節上觀察,個人對電動車動力源-電動車馬達(使用鋰電池或氫燃料電池等等)的前景是持肯定的態度,因為近年來世界各先進國家制定更嚴格的車輛排放和油耗標準已經是明確的趨勢,傳統技術雖然也緊跟著研發和改良,到目前仍能符合當今的標準,但對於未來更嚴格的要求,個人認為可能不久就將無計可施了。
回顧上面兩則中鋼電磁(矽)鋼片和電動車動力馬達的新聞,個人覺得中鋼電磁鋼片因為在特斯拉電動車上的使用實績,即便其他車廠或馬達廠要自行開發電動車馬達,也應該會優先考慮採用中鋼的電磁鋼片,以省去許多研發和測試適用性和耐用性的時間,果真如此的話,將來出路逐漸擴大,就看產能如何了。
據說電磁鋼片佔電動車馬達成本的15~20%,不知道是否確實如此? 其他關鍵材料和零件(軸心鋼棒、軸承、銅線、馬達外殼...)又各占多少?若有對此產業有了解或研究的大大看到小弟的這些問題,還請不吝指教。






電動車馬達是怎麼做的?

https://youtu.be/Fr_SSNjuCX8


裡面看得到重要的材料和零組件依序出現, 漆包線(?), 矽鋼片(中鋼?)疊成的筒狀定子鐵芯, 軸承(?), 齒輪(和大?), 外殼(?)
特斯拉電動車馬達關鍵材料和零組件,精采的影片。

https://youtu.be/NaV7V07tEMQ

在第三十七秒可以清楚看到由外向內分別是;
鋁合金殼(銀白色)
矽鋼片做的馬達定子(灰黑)
嵌入定子的漆包線(紅銅色)
再裡面的是轉子(暗紅色發亮)。

在第四十一秒可以清楚看到中心的軸與外殼之間有一顆滾動軸承,在軸承外圈大概五點鐘的地方似乎是軸承代號,很模糊但以小弟經驗判斷是顆62或63系列滾珠軸承,如果軸承内徑是80mm,代號就會是6216或6316,軸承需成對,所以馬達軸的另一端也有一顆相同或差異不大的,這類軸承的製造商國內有東培(未上市),國外有瑞典SKF,德國FAG,日本NSK等等許多廠商,富田應算是軸承大客戶,中鋼又是其大股東,應可議到比別人低的進價,小弟很久沒注意軸承售價,但以經驗推測如果馬達一顆台幣六萬,兩顆滾珠軸承大概佔不到10%。

鋁合金殼和馬達轉子沒搜尋到資料,倒是看到漆包線佔馬達成本25~30%的資料。
搜尋了一下國內生產漆包線的大廠,上市櫃有四家,未上市有一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但似乎可以暫不討論),三家在中北部,其中有一家在未上市,另有一家最近因為財報的事上了新聞。其他兩家在南部,其中一家還是另一家的大股東。
以上是小弟搜尋之資訊與觀點,但因才疏學淺,不保證完全無疏漏謬誤,僅供參考,歡迎指正。
繼荷蘭、挪威、英、法、德、印度之後,中國大陸也已著手研議訂出燃油汽車生產及販售的限期。趨勢日益明確,未來的汽車引擎主流將是馬達而不是燃燒汽柴油的內燃機。



thuythuy wrote:
這些人的話能聽 炒股就不用交補習費了


沒錯 正解
中鋼產能很大嗎
中鋼能力技術很強嗎
在世界鋼廠中排名很前面嗎
(對岸中國鋼鐵產量世界佔一半 技術前10名連一家都沒有 中鋼當然也沒有)

連軍隊要的狙擊槍管都做不出來
弊案一堆 (連孫公司的廢爐渣都有3323的回扣 那地勇至少要賺上億...還是有人認為這是個案 其他子公司孫公司都很正派)

人 真的要有腦要能思考
像上次還有人在01上說造遊艇也是台灣之光
哈 那集電視我也有看到
在遊艇業兩種排名
論製造噸數或是論製造艄數
台灣都不到世界的10%
這是啥光啊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