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利空滿天時是危機入巿好時機?

利多不追高,股價漲多不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在利空時爆大量不跌時進場是很多人採行的方式,

但拉高出貨並不是最可怕的事,而是利空壓低出貨。
2016-05-01 9:2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危機
小小花農 wrote:
利多不追高,股價漲多...(恕刪)

對,一定要上萬點才會大跌,每次都一樣
哪裡滿天飛,我怎麼看不到
大家都說黑天鵝,我只看到小鴨滿街跑
2000年網路泡沫和2008金融風暴的邊都還搆不著,哪來的利空滿天飛
台股跌不到幾百點就好像世界末日還想危機入市,會不會言之過早,哈哈
小小花農 wrote:
但拉高出貨並不是最可怕的事,而是利空壓低出貨


其實花農大的意思是要大家小心大戶壓低出貨,要有風險意識,謀定而後動,千萬不要貿然進場隨便買進,
話說5月報稅時期,今年又有股利可扣抵稅額減半等等新措施,還是要提防大股東賣股求現或是棄息的賣壓。

小小花農 wrote:
利多不追高,股價漲...(恕刪)


先說利空利多不是買賣考量的要點(消息面是幌子)
我們是買賣價還買賣量? 價自然對每個人敏感
所以要怎麼決定價可以買賣才是要思考的
整個技術分析的邏輯都在價身上
至於量怎麼用?就看你怎麼使用了(XD)



台股現階段量能低迷,ETF相關商品占大盤成交量又直逼—成,許多個股只要爆量隔天就開始下跌,看本益比都比低的,殖利率超過6%多不可數,有這麼好康的事,公司大股東為何自己不大力加碼?反而放量續跌,真的只是要報税賣股如此簡單?
小小花農 wrote:
本益比都比低...(恕刪)


記得我在2000年那波死守本益比這觀念,最後被股市修理過以後,
我才發現所謂的本益比是指"未來獲利能力"為架構下的本益比,
股價波段會漲/會跌,是因為有人已經看到未來的獲利狀況了。(主力炒作除外)
那時候很多殖利率高,本益比低的個股,
我被修理了半年多以後,看半年後的營收毛利,再回頭看半年前的股價,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我被修理了。

不過也算是用錢換經驗啦,算是挺值得的一堂課。

小小花農 wrote:
真的只是要報税賣股如此簡單?(恕刪)


至少現階段顯而易見的是5月報稅的賣股求現,對於可以預見的危險當然要想辦法避開,
至於看不見的因素,你我皆非大股東,所以也都看不見,既然看不見又如何能知道簡不簡單呢?
就算知道不簡單,那也是要採取保守的作法以便規避風險,殊途同歸吧,
反正最終結論都是要規避風險,那何必去管它背後的原因簡不簡單呢?
話說,還是有某些公司正在實施庫藏股,這樣算不算是公司派對於公司的前景有信心?

不一定

小小花農 wrote:
利多不追高,股價漲...(恕刪)
現金80% !!!

這種時候就是要等崩盤

目前當然是現金為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