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主題是延伸自「29張台灣50與1口大台,那一個風險高?」的討論來的,要看此篇前,請先這將上篇主題了解一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2698709
關於風險那篇討論講很多了,但實際獲利呢?
小弟最近在鑽研期貨程式交易,所以很好奇,如果長期持有0050,和不斷轉倉近月大台,那個獲利比較多呢?
根據持有同值0050和大台來假設,起算點自2008/1/16開始算,當天是200801(2008年1月)大台結算,所以我假設在結算那天買進200802的一口大台。
那天200802大台收8135,而同日0050收58.4。所以一口大台價值是8135*200=1627000,相當於1627000/58400=27.9張0050。
為了好計算,假設自備資金是160萬。所以兩邊相等的操作是,160萬留在期貨帳戶中,買進一口大台;和160萬買進27張0050。
0050就一直持有。
而大台每月結算日時就轉倉。轉倉日時,賣出近月期貨就以結算價計算,而買進新一月的期貨是以最後一盤揭露的最佳賣價計算。
像200802為例,那天最後成交價是8135,最佳買價8135,最佳賣價8136,所以我就假設是成交買在8136(這樣算是有列入滑價損失了吧!)
轉倉設定交易手續費為一大點。
然後就不斷每月在結算日轉倉,一直持有到2016/1/20,也就是201601大台結算日。
那天0050收55.9元。而自2008年開始至結算那天,0050共配息8次,總配息是13.9元。
所以若不計入配息再投資,持有了八年的0050總獲利為(55.9+13.9-58.4)*1000*27張=307,800元,以本金160萬算獲利率為19.2%。
而2016/1/20那天大台收7750。這當中不斷每月轉倉,可獲利的總點數(已扣手續費)為多少?
計算結果出乎我意料之外,竟然是3304點,等於660,800元,以本金160萬計算獲利率為41.3%。
大台獲利是0050的兩倍。而這獲利來源,一部份是轉倉時就已列入除權息獲利,另一部分是多半轉倉時都有逆價差存在。
再分析這些價差有多少?因為六、七、八月要含入除權息的差額太難算,所以我只算不含這三個月的其他9個月價差。
總共在這八年間有72次轉倉是非除權息月,轉倉差額總點數約為獲利1300點,所以平均每次轉倉可獲利18點。
總結來說,長期轉倉除了有除權息獲利外,比0050還多了轉倉差額獲利。
當然有人會提說,0050可以股息分配再投資,達到複利效果。
但這點其實以大台操作來說,最容易再增加獲利的方式,就是減少投入金額。
以台股最低點約4000點算,若在2008/1/16準備期貨帳戶總金額100萬,那天大台是8135,就算跌到3500點也不會被洗出場。
同時間,100萬只能買17張0050。
經過八年後,期貨仍可獲利3304點也就是660,800元,獲利率為66%。
而0050買入17張的總獲利只有193,800元,獲利率仍為19.38%。
另外實際操作時,因為0050的配息要列入所得計算稅金,所以實際獲利會比計算出來數值更低。
而期貨獲利是不用繳稅的。
上面是小弟的計算及解說,我知道這只是紙上談兵,所以只是發表一下個人研究成果,就算是給各位大大參考,若有錯誤歡迎各位高手指教,謝謝!
Angrybirds wrote:
這主題是延伸自「29...(恕刪)
+100,感謝 Angrybirds 兄的演算,我說過:期貨市場最重要的淘汰機制,就是保證金追繳與斷頭.
如果排除這個淘汰機制,期貨多單獲利可求...........

卍 遇到爛人,及時抽身,遇到爛事,及時止損! 羅斯柴爾德-洛克菲勒 卍
socomplicated wrote:
是我看錯了日期了,...(恕刪)
轉倉的方式是這樣算的:
以2008/1/16買進一口200802大台8136算。
2008/2/20,二月台指結算,當天200802結算價7877。
200803大台成交價7828,最後最佳買價7827,最後最佳賣價7833。
所以我就當7877賣出200802大台,新建一口200803大台在7833點,但計入1點的手續費,所以視為買價7834點。
2008/3/19,三月台指結算,當天200803結算價8169。
200804大台成交價8137,最後最佳買價8137,最後最佳賣價8143。
所以我就當8169賣出200803大台,新建一口200804大台在8143點,但計入1點的手續費,所以視為買價8144點。
以此類推一直轉倉下去。
ayz847 wrote:
2008~2016...(恕刪)
這個問題問得好,所以我也想再深入了解一下,我看了一下我所計算的excel檔。
若2008/1/16那天建倉,而在2009/1/21那日,也就是約持倉一年,台股從八千多跌到四千多的大熊市來看,會損失多少?
2008/1/16結算日:買200802在8136。
2008/2/20結算日:出200802在7877,買200803在7833,價差+44點。
2008/3/19結算日:出200803在8169,買200804在8144,價差+25點。
2008/4/16結算日:出200804在9086,買200805在9047,價差+39點。
2008/5/21結算日:出200805在8998,買200806在8993,價差+5點。
2008/6/18結算日:出200806在8219,買200807在8082,價差+137點。
2008/7/16結算日:出200807在6678,買200808在6543,價差+135點。
2008/8/20結算日:出200808在7041,買200809在6981,價差+60點。
2008/9/17結算日:出200809在5767,買200810在5750,價差+17點。
2008/10/15結算日:出200810在5245,買200811在5163,價差+82點。
2008/11/19結算日:出200811在4261,買200812在4149,價差+112點。
2008/12/17結算日:出200812在4666,買200901在4626,價差+40點。
2009/01/21結算日:出200901在4254。
所以總計這樣轉倉一年後,大台損益為4254-8136=-3882點
但轉倉有正價差:44+25+39+5+137+135+60+17+82+112+40=696,所以帳戶上實際損失是3186點=-637,200。
而如果是同時間買賣0050是多少呢?
2009/1/21,0050收盤價30.5元,當中有配息一次2元。
所以0050總損失是(30.5+2-58.4)*27*1000=-699,300元。
這告訴我們,即使經歷大熊市,台指期因為有逆價差獲利,所以實際損失會比單純持有0050來得少,一年就少了6萬損失。
其實我在還沒計算前就已經知道這個答案,只是列出來更有參考性。因為我在看這檔案時,發現在大熊市時,隔月的逆價差因恐慌因素會拉大。反而在去年九千多點高檔時,隔月轉倉是呈現正價差。
不過這是以160萬本金來算。但若以100萬本金來算獲利率,算式就不打了,直接講結果:
大台損失637,200,績效-63.72%。
0050損失440,300,績效-44.03%。
也就是說,若使用期貨的槓桿效果,獲利損失就會乘上槓桿效果。
小弟做完這些研究後,發現這種作法是可以實際操作的,最適宜用在定時定額買入0050存股的人,而且還強調是只進不出的人。
若0050存到20幾張後,其總值等於一口大台時,可以同時間賣出0050並轉入同價的大台。多出的保證金就以定存存下來賺微薄利息。這樣操作絕對比只有單純持有0050來得好,因為有三大因素:
1.大台長期看下來有轉倉逆價差獲利。
2.0050的配息需計入所得繳稅,存越多配越多繳的稅越多。期貨不用繳稅。
3.多出的保證金有利息收入。
以上小小研究成果分享給大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