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全球經濟衰退離我們很近

前言:2008年全球經濟由美國次級房貸引爆信用危機,造成世界金融體系緊縮並影響其流動性,各國景氣忽然大幅衰退,失業率上升、股市崩盤市場波動劇烈,隨後經美國、中國、歐洲、日本與已開發中國家各央行協力拯救下,經濟終於恢復穩定,多數資產『股、房市』也已經恢復衰退前水準.

※ 美國FED 降息與『QE1、QE2、QE3...』
※ 中國央行 降息(準)與『四萬億經濟刺激政策...』
※ 歐洲ECB 降息與『QE、負利率...』
※ 日本BOJ 降息與『QE、負利率...』

2016 回頭想想當時各國央行實施降息、QE、負利率、四萬億經濟刺激...』,一開始可能是"解藥"沒錯,也確實造就全球多數股市走了"七年"多頭,但這其實是一種人工推升價格(股債齊漲)的假象,只漲不跌的市場似乎已"扭曲"資產價值,後續市場愈漲要推升的力道(資金)需要愈來愈大.

實體經濟一直服用"特效藥"而出現"副作用"(貨幣政策刺激無效) → 泡沫經濟被刺破,那"預測"今年Q2就會出現轉折,後續全球股市就可能漫漫熊市緩跌甚至發生"斷崖式"下跌.

2015誰是下個俄羅斯?! 大作後,再次烏鴉嘴預測 ~

現在:透過消費(美)與出口(中)大國各式官方、民間數據,去了解『實體經濟』到底是否已出現衰退?! 還是暫時成長遲緩?!

(1) 美國 消費(投資)拉動 GDP
零售銷售步入2016-Q2是否能持續正值擴張?! 對比近期公佈的汽車銷售數據來到了負值可預期其態勢開始趨向放緩.
全球經濟衰退離我們很近
資料引用來源:聖路易聯邦儲備銀行(左)、Stock-AI(右)

鐵路運輸貨物量 VS.8級卡車銷售量,這兩項數據可以充當衡量美國前景的晴雨表,目前感覺貨運量確實低迷.
全球經濟衰退離我們很近
資料引用來源:ASSOCIATION OF AMERICAN RAILROADS(左)、FTR,Truck OEMs(右)
總結 美國零售銷售增長若持穩(最好是2%以上成長),當然經濟就不會有太大危險,但若從四月起公佈數據結果是每下愈況這表示遇到了大問題.

美國個人儲蓄率上漲已來到"近期高點",消費支出倒是一般走疲,很奇怪花錢消費才是大爺本性,何時跟中國人學習勤儉美德?!
全球經濟衰退離我們很近
資料引用來源:Stock-AI
總結 沒有美國大量進口消費,叫那些出口導向國家如何提升經濟,"去庫存"是很痛苦,消費大國趕快出手急湧單回補庫存.

美國躉售存貨&商業庫存 → 企業整體庫存銷售速度令人擔憂,庫存增加速度比銷貨增加速度還快,終端顯示供給大於需求,企業還在"去庫存"階段.
全球經濟衰退離我們很近
資料引用來源:Briefing.com
總結 當庫存銷售速度處於攀高狀況時,通常意味著『消費不振』,2016美國GDP增速(保2.0%)面臨下行風險.

(2) 中國 出口(炒房)拉動 GDP
2016 Q1-3月 中國出口官方說好的止穩?! 依目前數據 Q2-4月15日 636.14 暫時看不到.
全球經濟衰退離我們很近
資料引用來源:Shanghai Shipping Exchange
總結 全球貿易數據顯示 全球貿易單位價格指數跌至2006年3月以來最低水平,已經跌入10年低谷,比2008年還要慘.
全球經濟衰退離我們很近
資料引用來源:ERIC

八卦閒聊:
(1)話說 2015-12月中,有一群鴿子老鷹(共10隻)在開會,決定是否"升息",並取決於就業、通膨、GDP、美股(元)、前瞻指引信用,雖然開會前三週都已經收到資料且閱讀大批數據,但最終還是臨場討論民主表現較重要,接著將資料數據發下去,領頭開始發表言論 → 就業已充份(眾所皆知)、通膨暫時低迷(假議題)、GDPQ1~Q4增長均值2%(符合預期)、美股美元(在高點)、前瞻指引信用(已放話今年升息),基於以上因素,鴿鷹10:0 鼓掌一致通過升息升息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下單前請先詳閱FOMC會議紀錄.
(2)外傳 神秘島3月出口續冷(兩位數衰退),預估將追平金融海嘯最長的"連14黑"紀錄,鄉(網)民一致表示 → 越、九千不是問題要上萬點了;引用一段話"你看看周圍,這裡的一切都取決於一件事,就看這裡的傻瓜比股票多,還是股票比傻瓜多" 股市漲跌有什麼道理?!一切取決於供給和需求.
(3)聽說 2016-4月17日,有一組織OPEC要開"多哈"會議,嗆聲要令市場有"凍產"驚喜,不過我說怎沒通知"美國、加拿大與其他非OPEC產油國"前往開會(通知也不會到裝傻),他們才是油價回升關鍵呀,自己關門搞來搞去變不出所以然,還不如美國老大登高一呼"減產",硬道理減產>凍產簡單明瞭但做不到(跟酸民一樣只會發廢文),因為誰先減產誰就是輸家(市佔率被搶走);油價漲跌有什麼道理?!一切取決於供給和需求加上政治黑手.
(4)神奇 上次發文唱衰"巴西",結果,這次又看壞全球股市,其實不用講太多看太遠,2016『Q2』結束後便知有沒有

"預測",本來就不是 "100%" 絕對會發生,這是概率問題,況且文章內容是純"分享",不是商業用途(收費或開課);本人不是神或大師,各位大大當作投機(對作)參考就好!!

四月市場趨勢:
(1)風向球 台積電法說 → OPEC凍產協商會議 → FOMC會議 → 美Q1GDP
全球經濟衰退離我們很近
※ 多哈會議結束 凍產協議未達成 → 根本就是一場騙局!! 理由已說過,預測WTI油價將在半年內再次跌破$30.

(2)風險指標 日圓升值Carry Trade(利差交易平倉) → Retail → 美股Q1財報 → Deutsche Bank(TED Spread)
全球經濟衰退離我們很近

股市區間操作:
2016-Q1後 漫漫熊市,長線緩跌向下,但"初期或跌深"市場會出現反彈日圓關鍵.

留言迴響熱烈是對著作肯定,也是編寫(更新)動力;若此版太冷清酸民(含談政治)太多就只在個人 blog 發佈後續內容

免責聲明:
此篇文章內容與發言(評論)所包含之資料、圖片及標的意見僅供參考,本人並沒有推薦各位買進或操作之意圖,請勿當作您唯一操作的依據,任何瀏覽此文章的人士須自行承擔投資的一切風險.

若需引用或轉錄本篇文章請註名作者與原出處,對於智慧財產權的尊重是原作持續發文的動力.
2016-04-09 16:1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全球經濟
100分~ 100分~ 100分~


先留言關注一下,晚點補心得。

===================

其實這跟債務系統有關

假設整個金融系統只有A一個人、100元資產

A跟銀行借100元,多年以後要還的錢可能是105元
可是現實世界中只有100元存在,那多出來的5元就是透過債務變出來的

觀察整個國家,很多的企業、個人都有貸款
當貸款的金錢消費完畢,還必須「變」出額外的金錢支付利息
可是該國家的金融系統本身並沒有釋出更多的金錢

因此必須透過更多的借貸,「把金錢變出來」才能生生不息的循環下去。
要是沒有持續借貸,就沒有更多的金錢產生,債務循環就會遇到困難,產生倒帳或破產問題

如果全世界只存在100元,可是有3個人都欠銀行50元
最後肯定有人會破產,有人要倒帳,很簡單的數學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全世界都在QE,每個月都在吃特效藥。

===================

世界的問題就留給世界金融巨頭去煩惱
他們的「行為」早就清楚明確的表達立場,不須多談

個人而言,如何面對今後可能的事情,是可以思考的,還希望樓主分享。

===================

樓主分析的詳細

但經濟行為本身就不理性,像是瘋狗一樣亂跑
對總體經濟有研究,不代表可以預測漲跌

現實中,存在市場效率問題,像宏達電要出VR產品

有人5年前就知道宏達電是做VR起家
有人2016才知道宏達電在做VR
有人在宏達電發布Vive當天,才知道宏達電有VR產品
也有人等宏達電漲了一波又跌回來之後,才開始關心VR
甚至完全不理會宏達電的人也非常多

每個人在乎的商品、產業、投資標的都不同,取得資訊的效率與資訊量都不同
導致市場非理性的漲跌,每個時代熱門的商品或投資標的也都不同

人類集體意識,本來就是難以預測的事物,不會依照經濟學的預測走

分析可以長知識,個人是相當樂於看見這樣的文章,請樓主一定要努力更新
如果停止更新,也請把部落格網址私訊給我,謝謝。
你有ㄅㄅ筆、ㄆㄆ擦子、ㄇㄇ立可白,就是沒有ㄈㄈ尺,難怪你沒女朋友

希望大大能繼續寫下去! 不然留個blog 網址給我看也好!
股市早就規劃好了
520左右崩盤
看看股市就知道
在野時反東反西,

等執政時很多東西與時間都已經來不及了,

大家一起面對......
煩不成眠的深夜,害怕清晨的黎明。
期待崩盤中~
這可是財務分配的機會!
謝謝版主無私地分享
讓我在資產分配上能夠更知道該如何分配投資部位

真心喜歡這樣邏輯架構的文章
因為知道大概的趨勢以後
就不會因為短線的波動而亂了方向

Buffett Kuo wrote:
那"預測"今年Q2就會出現轉折...(恕刪)


你寫的理由全部都很合理

台灣有5/20要交接,但美國還在大選啊~~~

為什麼是Q2會轉折?不是Q3?Q4?

準確落在Q2的理由是什麼?

雪山飛狐 wrote:
在野時反東反西,等...(恕刪)

你在許多場合都認為一切的錯都是新的執政黨反對造成的嗎?
那你就規勸目前的執政黨,以後多配合,不要反對不當黨產條例的通過
誰是下一個俄羅斯,我認為整個拉丁美洲,外加日本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