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29歲男生已婚有小孩 保單內容是否充足? 保單金額是否不會那麼吃緊呢...???

我29歲 目前買了遠雄的保險年繳42000 月收入30000 這樣算正常平均值嗎??
小孩出生1個多月 保險年繳18000多
老婆保險(家裡給付,每月只需負擔6000元) 目前收入22000
住家裡 無其他開銷!! 除了電話費等其他小孩雜費!!!

想問的問題是...這樣子兩夫妻平均下來!! 是否達到負債比平均值內呢??

因為怕我的保費過高!!! 小孩保費過高!!! 保障卻不如預期
因為當初也是朋友介紹遠雄的高階主管處經理規劃的....
但感覺有些部分不足不然就是保額有點高....

晚點補上保單內容...
2016-03-01 11:43 發佈
雖然我不是太過專業,但我覺得基本上小孩的保險就是意外險、實支實付、住院醫療、簡易醫療險等有就可以了....
等到他長大他可以再去規劃他自己所需的保險
除非你經費充足
否則,我認為意外險是真的很需要的,畢竟要是受傷也好有個補貼
我兩個小孩
每一個平均年繳保險費為12000-13000之間(終身醫療+意外+實支實付+門診醫療)
但後來我認為終身醫療沒有這麼必須...(單純個人想法,沒有其他)
供你參考!
shawnlife wrote:
我29歲 目前買了遠...(恕刪)

shawnlife wrote:
我29歲 目前買了遠...(恕刪)


幼童保障做足,一年保費平均1.6-1.8萬左右;30歲男性,一年保費三萬就可以做到很好的保障‧

兒女最大的保障在於父母,經濟支柱先顧好。有餘力再幫小孩做規劃,畢竟幼童保單的保費來自父母/經濟支柱,如果父母/經濟支柱繳不出保費或發生風險狀況影響家庭經濟結構,寶寶的保障在哪?

以家庭結構的規劃順序:主要收入者 → 次要收入者 → 沒有經濟收入的幼童

怎麼規劃自己與家人的保險,首先要作功課。

但所謂的作功課並非把每家業務都找來,告訴他們需要醫療險,然後從雜七雜八的建議書中挑一本最重打人最痛的投保或者找業務投保前都不先了解保險架構。等以後或是現在當你想重新審視的時候,你會想拿保單揍人...

在規劃新單跟調整舊單之前,應該先審視自己的健康狀況,因為這直接影響到保險商品理賠跟篩選的寬廣。畢竟保險公司是營利事業,新保單只理賠新疾病,舊症是不在理賠範圍內的。

1、舊保單投保後是否有住院申請過理賠?若有,請提供住院原因、日期及目前預後狀況。
2、目前的身高體重是否有嚴重落後情況或過重狀況?
3、最近兩個月內是否有看過醫生?(有刷健保卡就算)
4、最近兩年是否有健康檢查異常項目?(紅字就算)
5、五年內是否有住院超過七日的病歷?


以上問題任何一題有「是」,那可能要評估是否不要更動或是延後投保。投保除了選擇險種是一個學問外,體況才是核保員會評估的重點;同時體況也會影響險種選擇的範圍性。

1.對於保障足夠的定義,建議你先有商品概念再來思考。
對於業務來講保障永遠不夠,對於保戶來講保障永遠不清楚。

2.如果保費已經造成家庭經濟壓力的確該刪減,但如果在投保後體況有變化,健康險的部分不要貿然更動。

家中主要經濟來源如果要做保障規劃建議由幾個重點來評估:

1.身故給付:留給家人的責任金,目前終身壽險商品大多昂貴且多數人並無長期高額的壽險需求,可以考慮用定期壽險來拉高責任金。

2.重大疾病:重大疾病涵蓋七種法定重疾,但以條款內容還看賠率最高的當屬惡性腫瘤理賠,建議以一次給付商品為主,一旦發現惡性腫瘤可申請一筆理賠金供治療使用。

缺點:不理賠四種原位癌

3.意外致殘:意外造成的殘廢理賠分為11個等級,並非意外造成任何殘廢就可以拿到足額理賠金,若無特別需求,建議最低投保額度為600萬,萬一不幸意外造成六級殘可請領300萬元理賠金,無論是醫療、復健、請看護或暫時安家較為實用。

若工作內容四類以內,產險意外險商品要買到600萬年繳保費不會超過6000元,
花1元有1000倍的價值才是保險的真義。

4. 住院實支實付:以現行健保制度改革走向,住院天數持續降低,但自費項目增加,實支實付險種對於現行制度來講屬於幫助較大的商品。

其他的,等待您放上保單內容吧。
我微笑,世界因此燦爛。
你好~ 我本身就是業務員~~

其實先不管你保的內容是什麼 看到您的收入跟保費支出就有很大的出入 所以我建議你確實該整合一下你的保單
可以的話請業務員檢視哪些是你真正需要哪些是不需要的 做一些調節~

你不用覺得解掉很可惜 因為保險通常都是主約搭配附約方式 而赴約都是一年一約保費也都會調整~~ 只要主約不要動就好~~

我個人建議~(因為我沒看到你的保單)
如果以你跟老婆 我建議 家裡的經濟支柱~~ 醫療保全險(據我所知~~ 一個像您依樣年紀的大概一年三萬的醫療全險綽綽有餘~)
再配上壽險部分可以用投資型保單來做(每一間的投資型保單附加壽險不同唷 你要問清楚~) 這方面你不用擔心說投資績效如何 當然有賺錢是好事~ 沒賺錢你就當作利用投資型保單買一個比較高的壽險來給家人一個責任~~


~ps投資型保單好處是較低的保費可以享有較高額的壽險保障~投資績效不要看太重~有賺當然是好事~~沒賺就當作你要的是保障囉~
傳統型 很貴 而且是肉包子砸狗~



不過講真的~~ 壽險吼~~身為業務員~~~ 我覺得壽險其實真正的功能不大~~ 保壽險不如保意外險高一點~~ 便宜又大碗~ 哈哈(其他同業不要殺了我啊~~)


我的結論就是~~ 你先參考一下你的保障內容 做個調整~ 再來考慮其他的~~ 是說你要是只問你的業務員 他依定想辦法說服你不要動啦~~ 哈哈 如果你不介意想參考別其他業務的建議也是可以問別人啦~(不是推銷)
中國人壽~紅菜頭~ 很高興為您服務~~ 任何財金金融保險方面問題都可以詢問~這邊只交朋友不推銷喔~

jerryhu1991 wrote:
你好~ 我本身就是業...(恕刪)


在尚未看到保戶的保單內容以及確認保戶是否有體況前,不建議隨便鼓吹保戶解約 → 若保戶有體況上的顧慮,建議保全「已承保」險種為主要考量,尤其是醫療險。現在刪掉,未來不一定能加回,最後吃虧的還是保戶。

慎重的做法應該請被保險人確認體況,必要時調閱病歷,再針對已投保的保單做調整。

保險法第 127 條:保險契約訂立時,被保險人「已在疾病或妊娠情況中者」,保險人對是項疾病或分娩,「不負給付保險金額之責任」。 → 所以已經發生的舊有症狀是不予理賠的,新保單只承保新疾病而不含舊症狀,保戶們一定要有一個觀念「保險公司是營利事業而非慈善機構」。

要知道一個觀念:買保單即是買條款。

規劃保單順序:規劃新單 → 過疾病等待期 → 回頭處理舊單
以避免保單空窗期。


壽險 → 解決的是「債不留家人」跟「責任額」,只要停止呼吸就理賠,不論疾病或意外。

意外險 → 因「意外」停止呼吸或「意外致殘」而理賠。

壽險功用並不會比意外差,而是兩者解決的問題根本不同。


1.30歲的健康男性要做到高保障,保費三萬就可以做得很不錯了。
(ex:意外死殘500萬&殘廢500萬&癌症理賠上百萬&雙實支)

不要高估自己的經濟穩定度,也不要輕忽風險發生率。現在就連搭捷運都要擔心非交通事故產生的自身安全了...

如果現在面臨風險(也許是保費過高的經濟壓力)就過不去了,又如何能思考未來的問題?

2.請問版大是家中唯一經濟來源或負債情形嗎?

壽險是被保險人(也就是版大)全殘或身故後留給家人生活的責任金,版大目前已婚有子、若有負擔家中經濟/負債,那麼,與其它支出風險高(ex:殘廢、重大疾病)的項目相比,壽險同時也是版大應該考量的第一選項。

3.請將保險、存錢、投資賺錢分開來看。

保險 → 用最小的成本來分攤高損失風險
存錢 → 固定、穩定的累積財富
投資賺錢 → 利用收益高的工具來增加自身財富的累積速度

這三者是相輔相成的,存錢金額不夠高,分攤風險能力不足就靠保險來分攤。
保險沒有規劃好,發生事故損失的是自身財富。投資賺錢工具若沒有選好,也會發生損失自身財富的風險,但無法用保險來彌補。

若是用投資型來Cover壽險功用:投資型保單簡單來講,它是一種裡面有「保險」也有「基金」的組合性商品,就是你繳的錢,扣掉保險費之後,剩下的錢拿去做基金投資。

如果光看「投資面」→投資型保單的「購買成本」非常、非常、非常的高!投資型保單會產生以下這些要繳給保險公司的費用 → 前置費用、危險保費、行政管理費、增額管理費....等等

其中又以「前置費用」的收費最高昂,前六年的總前置費用加起來竟高達要150%,你沒看錯,就是百分之一百五!

所以不管是否要用投資型保單來投資或是用來Cover壽險,投資型保單的架構仍然必須了解

若看「保障面」:定期壽險的效益不會比投資型差。

拿萬能變額壽險(投資型)來當壽險功用且底下掛附約,20年後若要解約拿回投入的金額,一方便要看投資效益,另一方面主約解約後底下的附約也會跟著失效。

如果這20年來版大的健康狀況發生嚴重惡化情形卻又面臨附約失效,是無法再投保其它新的保單來維持相同保障。

要注意:保單只保障投保後所發生的新疾病,投保前已發生且無法痊癒的疾病,保險公司有權利拒絕理賠。
(ex:投保前已有氣喘,投保後因氣喘或併發症住院治療,有很高的機率不予理賠)

不少民眾聽從業務員的建議購買投資型保單,以為只要靠投資收益來支付買壽險的成本,就可以同時享有高額壽險保障跟投資收益,卻沒料到若投資帳戶虧損嚴重,也可能連帶侵蝕到壽險保障,甚至保單可能因此瀕臨失效!

6.若是不清楚到底保單到底有沒有解決問題,可以看以下連結,都是觀念跟大方向。若真的對保險商品不懂,以下幾個連結請先看過之後再考慮商品。自己先做好功課以免被業務牽著鼻子走。
(以下連結貼了又貼,是因為非常重要,請自己一定要先做功課)

1)PTT保險板做功課鄉民推薦簡報:https://goo.gl/2S1fJ
(2)基礎法律與保險話術陷阱:http://goo.gl/biIgGK
(3)聰明買對健康險:http://goo.gl/gNp73T

建議您可以多做一些功課,搞懂需求很重要,無論是要自己投保、找保險業務、找保險經紀人,都建議自己要先做過功課。(自己先做過功課,才知道業者到底規劃了些什麼,有沒有真正幫你解決掉需求。

有了觀念,才不容易被業者牽著鼻子走。)進而對買的產品認知提升,降低日後解約的機率。把每一分錢花在必要的地方,增加自己跟家人的保障,這樣買保險才有意義。

風險發生的機率是無法預期的,所以最好的規劃方式是以定期險來拉高經濟壓力最重時期,同時累積儲蓄,在年老時有現金在手邊會比依賴保險公司理賠金還要實在。
我微笑,世界因此燦爛。
兩了人的年收入約(30000+22000) * 12 = 624000, 就概略的抓60萬好了。
以目前的保費約 42000 + 18000 + ?(老婆的) = 可能是10萬,佔總收入的 1/5左右,其實還算合理。

至於保單內容,其實因人而異,但應付最多的部分,其實是大約30~65歲的35年間,這時段的壽險可以透過終身壽險+定期壽險來補足。
至於醫療,其實可以選擇有額度的終身醫療,或著是實支實付,以往那種貴森森的終身醫療,隨著健保DRGS的推動,未來生病能住院的時間,將會大大的縮短。
請問一下!! 壽險是死亡家人就能拿到!? 意外是非人為因素而死亡才有得賠償???

shawnlife wrote:
請問一下!! 壽險...(恕刪)

意外是指外來因素
所以即使是人為因素(例如車禍)還是會理賠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