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長輩原先在台銀有一筆台幣定存,定存期間滿了要再去台灣銀行辦理續存時,櫃檯人員不斷地推銷有利率更好的『存款』,而且是每個月領利息,在申請書上有需要告知申請人的身體現況,而當時家母剛完成癌症手術,後續還要進行約兩年的化療療程,告知承辦人員後,承辦人員表示直接幫家母勾選『否』,只要不要讓公司知道就好,然後協助家母填寫申請書其他項目只留下簽名部分請家母簽名。
近期我發現這張台銀人員所稱之『定存』的保單,大略翻閱一下才發現這是一張『保單』,向台銀提出解除此保單,但依照合約內容未滿七年我方需要賠償。
試問各位了解保險之專業人士,在這樣的事件中我方應該要如何主張以維護我方權益?
1.家母年齡較大,也不了解金控的各種方案,只知道傻傻存錢,故長期存放他所信任之台灣銀行台幣定存。
2.對方至始至終僅告知這是七年的定存,利率比較好。
3.關於填寫身體狀況欄位,家母告知人員癌症手術與後續化療部分,承辦人員竟回應『那個跟你存錢沒有關係我幫你勾否,不要讓公司知道就好』
因為家母近三十年都是單純的家管,就連手機合約...等都是我們晚輩代為處理,對於台灣銀行人員所稱的存款完全不知道是一張保單,也很相信台銀人員說的不要給公司知道他的身體狀況是沒關係的。
請專業的各位給我一些意見與指導!!
這個是南山人壽的躉繳儲蓄險~
如果母親確實錢都一直定存不做別的投資的話,做這個是OK的!
但缺點就是要用錢的話第7年年初就可以解約了~
不用錢的話第七年起一直放都有2%以上的利息(如果宣告利率沒有一直調降)
台銀賣的台銀會負責~南山倒了台銀也有責任協助你
關於第2點
是母親的轉述嗎?還是當初你也在現場?說不定有告知是儲蓄險~
如果隱瞞是滿誇張的~更何況母親還要去領保單(就是你看到的)
所以如果還是超火要針對的話就是第3點了~
到底行員勾的還是媽媽勾的?
然後看你討不討厭後續行員的態度~再考慮金管會吧~
不然對銀行是有點傷啦......
PS.從媽媽拿到保單10天內都可以解約~
阿如果真的錢用不到就存了也可以~
Buzz.TW wrote:
家中長輩原先在台銀有...(恕刪)
基本上超過保單契撤期(俗稱十天鑑賞期)後,無解。
尤其文件是在母親「親簽」的情況底下,且母親已經有體況,雖然儲蓄險對於「體況的影響告知較小」,但不代表完全沒有影響。
儲蓄險一但尚未期滿就解約、終止、降低保額都是虧損。
在有體況的情況底下,主張健康告知非本人親塡、而是行員代勾,但對於整體事件沒有太大決定性的作用。另外這樣的情形舉證困難,除非有錄音/影相關事證。
如果擔心體況影響保單權益,建議您先看保單上的被保險人是誰,若是子女的話影響算小,更換保單要保人是一種辦法,但保費還是要繼續繳的;除非版大決定設停損點。
如果是躉繳單,就放著吧。
我微笑,世界因此燦爛。
Buzz.TW wrote:
舉證困難這點雖然沒有...(恕刪)
之前處理過類似的案件,行員也是利用跟版大母親相同的理由「轉定存」,結果是轉保單。更過分的可能轉「投資型」保單...
但因為要、被保人簽名處乃「本人親簽」,加上契撤期已過...最後該行員離職,本件事情無疾而終。
也碰過幾件電話行銷保單的,也有類似情況。但有的時候並不好處理,光是「本人親簽」上,基本已經無解。另外沒有事證,很難舉證,再來外觀若無明顯殘疾,行員也可反咬落髮可能是每個老年人都會有的現象,也許是禿頭。(青壯年都可以地中海了)
外觀判定是肉眼,屬於業務員主觀上的判別,有時若是保戶隱瞞業務員也不一定看得出來。所以這邊要主張,還有一個模糊仗要打。
還是維持最原本的看法:無解。
抱歉,沒法提供什麼有建設性的回應。
我微笑,世界因此燦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