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5月召開的中共八大二次會議制定了「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通過了第二個五年計劃,為大躍進正式制定任務和目標,成為發動「大躍進」運動的一次重要會議[4]。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舉行擴大會議,提出1958年鋼的產量要比1957年增加一倍,達到1,070萬噸;並且決定在農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5]。
大躍進的後果使得這場運動最終難以為繼,鋼、鐵合格率低下,大量資源遭到浪費,勞動力的轉移帶來產業結構畸形和農業生產的不足,加之人民公社颳起「一平二調」的「共產風」,高指標引發的「浮誇風」,以及脫離實際的生產瞎指揮風,強迫命令風和幹部特殊化風「五風」和公共食堂的浪費,與貪污腐化、強征強搶強佔,導致無權勢的農民百姓大量死傷受害[7],最終釀成全國大饑荒的悲劇。從1960年冬開始,這場脫離實際的運動逐漸被當局叫停[4]。
http://www.mobile01.com/post.php?mode=post&f=291
以上是大躍進的簡單背景介紹,要詳細了解的請點上面的維基百科連結。
這幾年感覺大陸一堆東西產能過剩....或許品質是有比大躍進那個時候更好一些,但感覺這個國家還是一樣,政府決定要發展什麼就一股腦地狂衝,完全沒再顧供需平衡這回事...
水泥,鋼鐵,面板,太陽能,房屋....一堆東西東產能狂開,傷到其他國家的相同產業不說,自己也沒好到哪去。看看近期的中鋼和面板公司,慘到一個不行。中鋼還要搞到賣老股來獲利求生,簡直是近年最慘,台泥和亞泥也是,原本是獲利模範生但今年獲利爛到不行。
當然,上一個世代的大躍進確實是更為盲目,更為瘋狂...但這次感覺好像2.0版本的大躍進正在發生。
先聲明,我個人不是那種逢中必反,一天到晚預測中國即將崩潰的那種人,只是純粹看到中國近年一大堆產業都瘋狂擴產,感覺跟上一世代的大躍進有點相似(或許舉大躍進這個例子不是非常合適,但我一時之間也找不到更合適的例子),才來發文而已,純粹就事論事討論而已....沒有什麼政治意識,也希望大家能理性討論。也歡迎大陸人一起來討論。
不過和大躍進相比還是不恰當,大躍進是絲毫不懂經濟的領導人(主要是毛),完全無視經濟的規律,過分相信人的主觀作用,結果釀成悲劇。 而四萬億的投資計劃,只不過是當時經濟路線的一個選項,採用了擴張型的刺激政策,在當時也是不得已的選擇,不然當時就要承受經濟衰退的後果。 雖然現在惡果不少,但也有明顯的好處,比如基礎設施的完善,一大批公司的崛起,等等。 而大躍進,除了禍國殃民,大概是沒有其他好處的。
利益相關:426一枚。
cccccc0125 wrote:
大陸這產能過剩問題涉及到太多產業....看起來短時間也是無解。...(恕刪)
美國軍火生產太多都是怎麼解決的?產能過剩一向不是個太大的問題,製造需求就是了
東南亞中東印度及非洲各國有強大的基礎建設需求,而中國在這方面的實力和競爭力可以說是世界第一
推個中國版的馬歇爾計畫(一帶一路)不就問題全都解決了?既對接受援助的國家有利,也對消耗中國的過剩產能有利,中國樂意,接受援助的國家也樂意,除了美國可能從中作梗搞破壞之外實在看不出有甚麼應該失敗的理由
何況中國的戰略布局還蠻深遠的,推高鐵的另一層涵義就是布建涵蓋亞非大陸的配電網,你看核電廠工程不馬上就跟進了???
http://www.msn.com/zh-tw/news/techandscience/%e4%b8%ad%e6%a0%b8%e6%94%9c%e6%89%8b%e6%af%94%e7%88%be%e8%93%8b%e8%8c%b2-%e9%96%8b%e7%99%bc%e7%ac%ac4%e4%bb%a3%e6%a0%b8%e8%83%bd/ar-BBmYtXq
內文搜尋
X
如果真想用數字自稱,自稱26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