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原油期貨劍指布倫特

新浪財經訊北京時間9月8日,《電訊報》網站發文稱,以人民幣定價的中國原油期貨合約最早下個月就可能面世,將對布倫特原油期貨和美元在全球原油交易中的統治性地位發起強勁的挑戰。作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費國和潛在的第一大國,中國當然有資格在要求在這一市場上獲得更大的影響力。

自從布倫特油田1970年代被發現以來,布倫特原油就一直是全球原油的基準。

  布倫特原油期貨的誕生是在1988年,交易商和煉油廠引入它,是為了緩和價格的波動,穩定正越來越為中東產油國和最大消費國美國所左右的市場。

  最初,期貨只覆蓋北海布倫特油田出產的低硫原油,但是後來不斷擴張,先後覆蓋了來自十五個不同油田的高品質原油。今天,布倫特合約的覆蓋範圍是四個油田:布倫特、福蒂斯、奧斯伯格和埃科菲斯克。

儘管英國在北海的產量持續減少,布倫特油田本身也開始部分停產了,但是這一合約依然被作為全球三分之二原油的定價參考。這種原油的高品質使其成為了精煉為高級柴油、汽油和其他石油產品的理想原料。由於主要是靠傳播運輸,這些油可以很輕鬆地送到世界任何地方。儘管全球原油日需求約有9200萬桶,而這種合約覆蓋的日產量只有100萬桶,但布倫特原油依然堪稱是全球可交易原油中的“香檳王”。

  然而,布倫特原油這種廣受推崇的全球基準地位很快就將受到挑戰了,而挑戰者便是可能將於下個月來到市場上的一種新合約。很多觀察家都認為,中國一直都希望獲得原油定價的更大控制權,而這次,他們可謂是準確把握住了布倫特原油和其美國“堂兄弟”西得克薩斯中間基原油地位下滑的機會。中國將推出自己的全球原油期貨合約,最早下個月就將面世。與布倫特或者西得州中間基原油合約不同,新合約將不用美元定價,而是用中國自己的人民幣。

新合約將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交易,與現有的全球基準展開競爭,許多交易商現在已經在談論新基準取代舊有權威的可能性了。

中國的國際地位越來越重要,不知道這樣的消息對原油市場來講是正面的消息,還是應該要有其他的考量?
2015-09-08 20:55 發佈
石油開採的量,加上頁岩油的開採,石油的價格越來越低。
中國在此開啟這樣市場,一方面凸顯國力,另一方面也讓石油價格越來越公開化。
對於小老百姓有另一個市場可以投入,讓期貨市場越來越蓬勃發展,不也是個好處。

我是期貨經紀人,開戶、手續費優惠,歡迎私訊。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