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公司要辦減資 每股減2元
退現金
那減資完的股價股數怎麼算
是1股變0.8股 股價/0.8
還是減資基準日當天股價減兩塊 跟配息一樣
我有點搞不懂 有人清楚嗎? 謝謝
櫻樹抽芽時想你 wrote:
有一家公司要辦減資...(恕刪)
穩懋是吧
簡單講就是發2.2元(2+0.2)給你.
跟除息有啥不一樣? 還不就政府愛亂搞
18家現金減資
賺大錢養家養老婆 wrote:
減資跟政府愛亂搞有...(恕刪)
這是個人解讀啦, 我就不再歪樓了.
==
富人稅、股東可扣抵稅額減半等新稅制上路,上市櫃公司的現金減資風潮也持續擴大,今年包括信大、廣豐、佳能等18家,家數再度寫下台股的歷史新高。
由於開徵富人稅,加上補充健保保費、股東可扣抵稅額減半等新制,根據業內人士的估算,一些大股東每取得的100元股利、約有約逾47%將「充公」繳稅下,去年一些會計專業人士即提出以資本公積配發股利等的最新解套方式,就是以現金減資的方式來因應,因此,在今年上市櫃公司宣布股利政策時,也吹起「現金減資」風潮。
今年實施的公司,包括佳能、信大、廣豐、鑽全、華紙、智寶、精元、華新科、全漢、智原、穩懋、明泰、敦泰、富晶通、邦特、中菲、富鼎、精剛等18家,不僅突破2010年以來,每年10家、8家、12家、14家與13家的家數,也是台股新紀錄。
會計師解釋,上市櫃公司逐漸興起的現金減資風,主要是因此舉不列入所得之中,也就是不論是大股東或小股東,今年所領取的現金減資所得,可不必扣健保補充保費、不受可扣抵稅額減半影響、也沒有富人稅的牽制,才會成為許多公司的重要選項。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營運長周建宏指出,對一些未來暫時沒有重大投資、或大量資本支出等,資金需求沒那麼高的公司來說,採用現金減資,的確有一定的誘因,只不過,呈現在財務報表上,有公司負債比例上升等不利因素,因此,是否採用現金減資,還需長遠的綜合考量。
也有上市集團財務長透露,會採用現金減資,是不得已的因應方法,主要是大股東在稅負上的考量,不過,上市櫃公司採用現金減資的年度,也不會太多,因為以每年減資20%、變相發放現金股利2元來看,採用三、四年後,將會面臨無資可減的狀況,希望在未來二年,稅制能夠再修改,符合市場的實際需求。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