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最近又一堆新人進來請教“要看甚麼書”?
先學再做 好像是台灣人的金科玉律。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學外語不就這樣嗎?
學是「求知識」,做是「求經驗」。
知識多經驗少,無從驗證知識。譬如“跟著法人做就對了”,到底是對還是錯。
經驗多知識少,無法提升經驗的等級。投資範圍有限,且萬一市場有重大的改變,會無法適應。
請教大家的經歷和看法?
c326679a wrote:
學我,每個月用4000$做,小額投資,這樣學一年,會很有心得,畢竟"讀萬卷書同時行萬里路"是最理想的。
或許你會覺得4000$撰的到什麼?
可是如果你做一年是虧6%,或鑽10%,那又怎樣??,重點是你的"年報酬率"能維持在多少??
如果你每年虧6%,那用4000$去陪和10萬元去陪,有差嗎??
所以拿小錢先練習,是一定要的,另外實戰跟虛擬練習差很多,在心情上。
很有道理, 不拿真錢下去玩是不準的.
另外虛擬練習就賠了一屁股,我看真錢也不用投下去了...雖然不投真錢下去是不知道
最後的結果的,也許花真錢會變小心?
重要的是如果用真錢一年投資下去總合報酬率不好,那表示個性上就不適合投資股票,
容易動搖跟受消息面影響. 為何至少要一年的結果? 因為有時會有點像賭博, 運氣來了
前幾把贏就會進入賭徒心態, 之後輸的都會覺得有機會坳一把回來,那就慘了.
我真的有認識的人, 是聰明人沒錯, 但是因為把錢看得太重了, 錢一投進股市就熬不住.
一有風吹草動就急著出場賺一點點, 賠了只會一直攤平, 一直擺著死也不停損, 因為他
捨不得那筆錢虧掉. 這種人就真的不適合做股市投資...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