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力晶互助會

繼上次亞太粉絲團後再提供一檔未上市供大家資訊互流.
也許此時推出已經過了低價期,但在低價時很多人一定都聽不下去,畢竟黃崇仁在投資人心中評價很差.
不過蝗蟲確實是位很厲害的執行長,力晶沒有他也許走不到今天.
投資就是要賺錢,所以還是以基本面為主,目前力晶的狀況實在是很適合投資的標的.
最近力晶新聞很多,大家可以找到很多,我就意思一下貼一篇,主要有興趣的大眾能廣泛的分享!

力晶將量產 整合型驅動觸控SoC

【范中興╱台北報導】轉型晶圓代工的力晶,面板驅動IC是核心的產品線之一,力晶與客戶開發的整合型驅動觸控SoC已經進入試產,即將進入大量生產,由於製程難度高將是力晶下一階段重要的產品,力晶目前客戶囊括蘋果、三星、小米等大廠,會持續在整合型產品上深化布局。

可望導入蘋果新品

由於行動裝置輕薄短小的需求,驅動IC與觸控IC整合,甚至加入其他邏輯或記憶體,已經是個趨勢,主要供應商都已經積極在開發相關產品,力晶早在瑞力(RSP)未出售前就已經著手開發,後來瑞力賣給Synaptics後,雙方合作仍持續進行,目前產品已經開始試產,並小量導入客戶部分產品中。
據了解,目前相關產品也已經在蘋果測試中,未來可望導入蘋果新一代產品中。
整合型驅動觸控SoC(System on Chip,整合單晶片)在製程上難度相當高,力晶總經理王其國指出,由於目前手持裝置驅動IC都是使用COG(Chip on Glass,玻璃覆晶封裝)嵌在玻璃上,所以無法用SIP(System in Package,系統級封裝)必須用SoC。且驅動IC是高壓製程,較高的電壓可能把晶片上其他部分都燒壞,所以在製程上電壓的調整很重要,有相當高的技術難度。
且力晶與Synaptics開始合作後,未來有機會可以擴大更多新應用的布局,未來也會持續開發不同製程滿足客戶需求。力晶是全球最大提供12吋驅動IC代工的廠商,除了Synaptics外,幾乎國內的驅動IC廠也都是力晶的客戶,使得力晶在12吋高壓製程的技術還走在晶圓雙雄前面。
另外,蘋果考量到分散供應鏈政策,因此從i6起已經將原先力晶獨家代工的面板驅動IC部分訂單轉到台積電(2330)生產,不過力晶並不擔心,力晶指出,因為台積電提供的12吋高壓製程產能有限,且代工價格較高,蘋果部分轉單不會影響力晶的接單,反而因為有台積電的價格在上面頂住,降價壓力減輕了。
2014-12-13 22:1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力晶互助會
現在檯面上股市市場無法買賣....那要如何買賣呢....

lknggtt wrote:
轉型晶圓代工的力晶,面板驅動IC是核心的產品線之一,力晶與客戶開發的整合型驅動觸控SoC已經進入試產,即將進入大量生產,由於


又要東山再起了....

投機的有機會.....

力晶的未來發展 完全看黃崇仁想怎麼玩.
畢竟他手上一堆0.3元的股票
可以說是把原有投資人吃乾抹淨了
之後要翻雲覆雨 也是沒人奈何得了他

但是別忘了 要重新上市 要花一到兩年時間
等於是資金要一直套在裡面
要有信心的人才進去吧

力晶20年來的大贏家,就是黃董一人~
怎麼玩他都賺到翻
四貴人加持 力晶重回前段班

力晶能在兩年內脫離半導體業「放牛班」,從負債千億元、淨值轉負並下櫃,搖身一變,一年大賺逾百億元,重回「前段班」之林,瑞薩、蘋果、金士頓共同創辦人孫大衛,以及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是四大貴人,加上力晶工廠已經幾乎全數折舊完畢,成本競爭力強,更是讓公司重返榮耀的關鍵。
在力晶黃金時期,執行長黃崇仁與日商關係良好,早期與爾必達合作之餘,也與三菱、瑞薩等日商互動密切。

瑞薩當年因驅動IC業務低迷,找上黃崇仁合作,海派的黃崇仁一口答應,投入了當年並不被看好的驅動IC領域。

瑞薩後來還找來夏普,與力晶合資設立中小尺寸面板驅動IC設計公司,公司初期營運普通,但蘋果的崛起,為力晶未來發展埋下一個重要的契機。

蘋果iPhone與iPad熱銷,找上瑞薩提供面板驅動IC,力晶自然而然成為第一順位的代工廠商。由於驅動IC需要特殊的晶圓代工製程,若找台積電等一線大廠,價格偏高,力晶既有記憶體製程轉至驅動IC代工則相對有優勢,這個原本看似因緣際會的代工訂單,為力晶轉型奠定重要的基礎。

儘管蘋果後來還是將驅動IC代工訂單撤出力晶,但力晶已經擁有深厚的代工底子,尤其曾經為蘋果代工的光環,更讓客戶有信心,陸續吸引美信等大廠上門。

力晶是全球第一家以12吋晶圓代工驅動IC、MosFet等特殊製程的業者,相較於台積電、聯電等一線代工廠要以最先進、最大量的產能爭取訂單,力晶總量約7萬片的代工產能,雖然不像一線廠一樣,是最先進的20奈米、甚至正推進至10奈米世代製程,但力晶的廠區折舊幾乎都已經結束,格外顯得「小而美」。

力晶專業代工技術底子逐步奠定之餘,卻面臨財務危機,工廠恐遭拍賣,一旦沒了工廠,等於「沒了生財工具」,一切都將歸零,在國際大廠覬覦以賤價收購力晶工廠時,金士頓共同創辦人孫大衛適時伸出援手,不僅讓力晶保住生財工具,還將力晶生產的DRAM晶片全數回購,讓力晶有了現金流,挺過低潮。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則是黃崇仁多年來一直念念不忘的「恩師」。

在力晶這兩年低潮期,黃崇仁努力鑽研張忠謀率領台積電成為世界級大廠的成功之道,在業務、客戶層面多向進擊,終於帶領力晶「逆轉勝」,從「放牛班」重回「前段班」。

大多玩股票的人的眼中都認為炒股票很簡單,也有很多都認為開公司就是為了炒股票,然後炒完又開一家公司繼續炒.事實上經營一家上市公司真的那麼容易嗎?也許黃崇仁對投資大眾是殘酷的,但是他對員工、商業夥伴、銀行團哪一個不是信守承諾!這就是今天力晶還能站起來的主要原因!以上是個人見解!
希望 力捷也能回來
有沒有 力捷互助會
球證 外圍都是我的人
怎可能讓它倒
外圍拿貨再轉手賣都有賺
再怎樣也不會讓它倒地。
人哪~
被騙第一次那是貪
被騙第二次那就是蠢...
開版只是讓大家知道有這麼一支股票,現在好消息太多,現在買也許會買在高點,但長期而言本益比還是偏低.
希望要入手的投資人能多看一點自下市以來的資料再決定比較好!此板主要用意是給想投資的人能有各種好壞消息交流,給大家有更多參考方向!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