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雜誌有這則統計
39歲以下7成上班族存款不到14萬,有100萬以上才2.8%,亂掰的吧!
29歲以下還比較有可能~39歲似乎誇張點
01上倒是發現39歲存款百萬或千萬有7成,而不到14萬的是2.8%才對
而有趣的是上班族生活的經濟壓力來源前三名居然是
飲食
休閒娛樂
房租
反倒是卡債和房貸是最後二名咧
這是由123求職網做的統計
而我記得很久以前(10年前)的雜誌統計,都以30歲基本要有一桶金為目標基礎
現在雜誌改以35歲基本要有一桶金為基礎了.....
而且妙的是都一樣約6成的人無法達到
現在就引申出一個問題,沒有存款代表幾乎都把錢消費掉了才是,應該也會帶動經濟發展,大家都在花錢消費
可是就我認識的店家老闆而言,他們卻都說景氣比以前差多了(這邊排除一些小吃老店又生意特別好的)
包含我自己也這樣認為,但我做生意才約五年,無法比較10幾年前和這5年景氣差距有多大,不過我生意是不好啦,就上班和做生意還有網拍來增加收入
+++++++++++++++++++++++++++++++++++++++++++++++++++++++++++++++++++++++++++
我知道存款只是資產的一部分,但如果一個人或家庭流動現金只有14萬不到顯然有些誇張
而比例又佔了七成 如果需要用到一筆幾萬塊的資金 或是股市遇低點要加碼沒資金也不行吧
當然有人說錢幾乎已經放進股市或房地產裡了當然會沒存款 也不可能約七成的人都這樣吧
七成的比例真的算很高 而且我上面不是有說房貸會造成生活的經濟壓力居然最後一名8%
把現金投入房地產中生活壓力會算最高吧 但怎麼只有佔8%呢
各位有房貸的大大難道不認為房貸是讓你產生生活壓力的主要來源?
我自己現金存款50萬 其他分配在基金 股票 黃金 美金 定存及保險裡,我也不敢說身上存款只有留14萬
突然要用一筆資金時要忍痛賣掉目前還套住的股票或基金來籌錢嗎
而且我還算是低薪一族的人........
++++++++++++++++++++++++++++++++++
11月15日補上疑惑的地方
很多樓主都說這段年紀幾乎繳房貸 車貸 有小孩的還要養小孩 沒存款很正常,我也滿認同的,但我上文有標示出為什麼生活經濟壓力來源的房貸只佔8% 最後一名 這不是很奇怪嗎?因為房貸而使生活有壓力才對吧
另外也有人說幾乎把錢拿去投資身上不留下現金也不定存,因為利息太少,但一個家庭流動資金只有不到14萬不偏低嗎?網上也很多人說過要預留半年以上的生活周轉金,要投資或逢低加碼身上也要有銀彈
我也有同事或朋友每年換一支愛瘋的新手機 也是每年至少出國1.2次 有人一個月賺6.7萬還是都花光光,但在我週遭看到的也是少許幾例而已.6成存款不到10萬,而不到14萬的達到7成真的有點誇張說,大家也都說台灣是鬼島但也沒那嚜窮~
文中有說過14萬不到是現金存款非資產哦!
Q拉拉 wrote:
現在就引申出一個問題,沒有存款代表幾乎都把錢消費掉了才是,應該也會帶動經濟發展,大家都在花錢消費...(恕刪)
現在年輕人的起薪比小弟年輕時後還低,
東西貴三三、又要娛樂消費,餓肚子也要分期買高檔手機等等..
所以不是不花錢,而是錢太少不夠花吧。
小弟公司有位年輕工程師,存款可能不到14萬,
收入相對算高了,但也很敢花錢,光是出國旅遊一年要去二、三次,
平版、手機、NB 更新的速度也滿驚人的,
我這個年代比較儉樸吧,不太懂為啥東西還算新還好好的幹嘛要換掉,
價值觀不同,沒有什麼好壞,至少他本人過的很快樂。
Q拉拉 wrote:
最新一期雜誌有這則統...(恕刪)
或許是廣告行銷的問題吧。
很多人都覺得努力工作發薪水了,應該要多犒賞自己,身邊很多月領兩萬三萬,好一點四五萬,手機綁月租費上百近千元,每個禮拜喝下午茶兩三次,外食消費一餐兩三百元,一個月排一次國內旅遊,一年排兩次國外旅遊。好像不旅遊就對不起自己似的,可是其實很多人的體質或心態並不適合長途旅行,只是覺得,沒有好好花錢,就對不起自己,所以存款減少也是有脈絡可循的。
至於景氣問題,其實看看賓士和BMW近三年來在台灣和各大車系的銷售量就知道了。
我住的地方不是像台北高雄台中這樣的大城市,可是卻發現,最近在路上跑的新賓士和BMW多很多,而且換新車的很多都是附近的小吃店老闆。
物價漲,他們跟著漲,物價跌,他們惦惦賺,當然也有生意不好而歸咎於景氣的,不過真正有賺錢的人,是不會告訴你他們賺了多少的。
因為是觀光城市的關係,特別是夜市,有認識的親戚在擺攤,基本上不用繳稅的,暑假和寒假兩波賺的錢就夠一年的生活費有餘了,而且像擺攤和開店的生活通常較上班族更為忙錄,有開有賺沒開沒賺,一年出去玩的次數有限,只要有一定客流量的,反而比那些上班領固定薪水又愛趴趴走的家庭存款更多。
micli1973 wrote:
10幾年前一條路上只有我一家店....不用很拼財源滾滾來(客源因為沒啥選擇性)
現在從店的周圍左右延伸3-400公尺將近10家同性質的店..冬天到了還有新品牌進駐
結論就是環環相扣...
景氣不好..找不到工作...只好開店..店一多..競爭...生意變差(餅就那麼大)
景氣不好應該是藉口....反正我賺不到錢...都歸給景氣不好就對了
賺3萬的人想賺10萬元...賺不到10萬歸咎景氣不好
賺10萬的想賺100萬.....賺不到100萬歸咎景氣不好讓我賺不到100萬
景氣不好 ... 找不到工作 ... 只好開店 ...
餅就那麼大、飽和了?

只好 ... 把開店的錢拿去 併購店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