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怎沒人討論今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的經濟看法

201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奬者為法國學者提羅勒(Jean Tirole)。
得獎主因是以分析市場力量與規範方面的貢獻

這位的看法不同於美國主流自由市場經濟的主流看法,雖說今年大熱門是另一位法國經濟學家,但這兩位基本上都跟美國主流經濟學看法不同,沒人對這有興趣?
2014-10-18 20:29 發佈
請恕小弟無知


這個學者在股市中賺很多錢嗎?


如果純粹理論的話,大家鼓掌就好。

不用聽太仔細了。



知易行難。

實踐才是唯一的真理。(殺人犯都是誤解最後一句XDDD)
查一下LTCM事件吧,諾貝爾獎得主就能在市場呼風喚雨嗎??這些學者打打嘴砲還可以,你真給他一筆錢,進場操作看看阿????過度依賴回測模型的結果,還不是死路一條,什麼獎都一樣啦。

他可以利用他諾貝爾獎得主的的招牌,上課,當門神,當Blablabla,,,賺很多錢,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但他賺的錢,絕不會是在金融市場交易賺來的。
羅美美1971 wrote:
查一下LTCM事件吧...(恕刪)



給羅姐三十二個讚!


經濟學者啊……現在大戶條款就是經濟學者弄出來調戲外資的。(調戲還是調節,自己領悟啊)

原本有希望跟全球衝一波高檔……現在只剩下伊波拉了。

被一波拉下來……沒上就算了,還順帶被拉下去,五告雖小。
諾貝爾經濟學獎根本是吃諾貝爾獎名氣的油水

瑞典國家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
1969年,瑞典國家銀行出資增設瑞典銀行經濟學獎,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通稱「諾貝爾(紀念)獎」,但實際上「不屬於諾貝爾遺囑中所提到的5大獎勵領域」
羅美美1971 wrote:
這一點,新加坡人就不是書呆子了,看看人家的摩台指未平倉量有幾口。...(恕刪)


  我對這點觀點有點不同,我是認為被阿共政治上帶衰的都沒辦法,新加坡基本上是撿香港被阿共收回後的自由市場(很多亞太總部會分成為衝業績往上海衝和為安全往新加坡搬,都沒有台灣的份)。台灣和阿共的關係比香港更麻煩,所以也更沒有機會。除非你接受由中南海指定總統,不然光政黨輪替就要給你死(最近對岸又有人放新聞了,說2016政黨輪替最有可能引發中美之戰),這些年剛好阿共在國際上講話又大聲,你認為會有什麼搞頭?
忽然發現開版的版主名稱就叫"經濟學",想必相當有著墨呀。其實,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很多都不是學經濟的,反而都是學數學的,很驚訝吧。
很有名的大獎章基金(自己google吧),不要說是經濟學家了,只要你是有經驗的交易員,他都不錄用,他只錄用數學系畢業的學生,至於這個基金的績效,我還是一句話,自己google吧
我沒有刻意吹捧數學或貶低學經濟的人,甚至我弟弟就是經濟系畢業的,只是,得獎的人,我真的不是很有興趣知道他說了什麼。

pineman wrote:
  我對這點觀點有點...(恕刪)


我從來也沒說有啥搞頭呀,但生命自己會找出路,回想兩國論及當年台灣第一次民選總統,看看朱熔基說話那付屌樣,大陸沿海演習再演習,兵力都集結了。外島的士兵,晚上是抱著上膛的步槍睡覺的,股市跌到爆,當時,還有誰會認為台灣有搞頭,當年把房子賣了移民出去的人,現在把當時賣房子的錢拿回台灣,大概只能到鄉下住吧,不用擔心啦,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做股票期貨的,該做多就做多,該放空就放空,做生意的,一樣做原來該做的事,死不了人的啦。

阿共講話大聲就大聲咩,我對台灣還是有信心,不要小看台灣人那種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能力。
這位得獎的是在研究政府如何有效規範企業(托拉斯、聯合壟斷等)的理論,看看最近的豬油風暴,政府也許應該去研究研究才是(如果真的站在人民這邊的話
經濟和獲利那是兩回事
今年得主比較特別的是非美得主,且非自由經濟方向
如果只是想獲利賺錢,那沒有啥適合的理論的,反正賺到的是對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