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誠心發問][請問大家每月的財務投資與公益支出比例為何?]

個人感覺:我們的生活品質要提升,除了個人要進行財務投資增加自己的收入之外,大環境也要讓人感覺到公義或舒適,因此捐款參與公益活動(如捐款給消基會等等),似也是提升生活品質的途徑,因此在某種意義上,也能算是一種對生活品質的投資(投資在我們的生活環境)。

小弟不是什麼大戶,基本上財力沒有達到「捐錢避稅」的層次,只是常常會有公益捐款的想法與需求;但每次看理財書籍,所得到的心得是:如果就投資複利來講,每幾百塊似乎也都是一筆大錢(只要拿去滾複利,未來好像都很可觀),從增加資產的角度來看,公益捐款或贊助(即使每個月只捐個500元),似乎是個不太實際的想法,畢竟理財書都會說每個月省下500元是如何地重要;但話雖如此,總覺得人生在世,如果只是在累積自己的財產的話,這樣的人生似乎也沒啥意義可言。

在疑惑之際,在此想參考大家的想法,當作小弟的參考,讓我有個比較明顯的規則可以依循。請問大家:「如果不考慮避稅問題,大夥兒的公益支出與投資支出大概都取什麼樣的比例?採取這樣比例的邏輯為何?」也許這可以協助我每個月就先規劃出定額且合宜的公益支出金額,但不會覺得這樣對不起妻兒,哈哈!(簡單來說就是制訂一些紀律啦!)

在此請各位分享囉!
2014-04-16 12:00 發佈
施比受更有福
最近沒投資
但固定每月捐1000給麥當勞和家福
餓不能餓孩子
沒想過減稅
因為數目小
更有錢後我還會加碼
有參與除權息的
都有2% 做健保公益
一年中捐款約為年薪的3%

每月3000定期定額

房子租人,扣除租金之外還要繳3000多的貸款

感謝三位朋友回文,也歡迎大家順帶談一下自己覺得不錯的捐款標的。(如第一位朋友提到麥當勞和家扶),彼此也可以做參考。

希望有更多朋友分享一下投資與公益捐款的比例配置或規則,謝謝!
每次股票或基金有獲利入袋時,
就會上網捐款或買義賣品
金額不一定100~1200元
會捐家扶(也有在愛心小舖買義賣品)
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
嘉邑行善團
綠哈比義賣網(買義賣品,網站上也有很多公益團體)
覺得做公益讓人生變得很有意義
也培養自己的善心
固定每個月1000塊捐給家扶中心
如果今年獲利比較順利,就會在端午,中秋,過年多給兩三千塊
就當成加菜金~~
祝各位今年獲利順利
我是每個月都有固定捐2~3仟給公益彩券啦
它會幫我把這筆錢分配到各個需要的用錢的機構
每個月固定捐500元給兒福聯盟
還有去ibon隨意選一個團體捐500元
目前月薪47K,以後薪水有增加再加碼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