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股未來是要去哪?

今年的散戶,真是很小心.直到最近小弟發覺到,似乎有新的資金進來這個市場

市場資金似乎都愛以現股買賣,因為許多大漲的股票,融資也沒增加多少

今天台積電下跌,而且是急跌,論說台積電跌停,約佔大盤指數約60點,可見整體跟進不多,倒是洗了不少人出場

一直以來,小弟站在空方居多

看到和泰的400元氣勢,真的挺意外的,也是代表市場真的還是有人氣的

qe退出,理論上對股市是空方消息,但市場卻也平穩,尤其是美國隊長.

這兩年得通貨膨脹,讓許多人的實質所的減少,同樣的做實體產業的也在不景氣中度過

隨著時間,至少所得與購買力的差異質,感受會越來越不感覺明顯,相信未來景氣會慢慢增溫

美國隊長,其實也不希望房地產又起泡沫或迴流造成內部通貨膨脹,退出qe是必然,但保持低利協助企業也是

必要條件,所以,在未來的一兩年

應該還是低利環境,但亞州等新興國家可能不一樣,除大陸外,我猜會有許多周邊國家的房地產慢慢委縮交易

,畢竟退出qe是既定政策

從房地產流出的資金應該是要往有利益的一方,若實體經濟預期好轉,那自然就會往股市

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傳統或體質不錯的績優股,慢慢上漲的原因.

小弟認為景氣只是增溫,所以低價或品牌性商品有可能不錯,可能景氣要真正好轉,應該是這些貨幣,匯率不再

大幅變動


看到房地產的泡沫,會不會變成股市的泡沫呢?台股,8000點,哪有泡沫可言,最起馬挑戰12682

小弟在說夢話,如有雷同,存屬巧合

2013-07-19 19:17 發佈
台股的除權息都有減降點數 根本沒有所謂8000是低點

而用這指數來和10年 20年前的它各國比較 2330的還原權值

早破歷史新高 如都還用美股15000台股那會"只是" 8000
完全就是錯誤比法 在說台灣的産業競選力 明顯是在倒退

1 20年前的韓國能和現在比嗎 世界的市場就這麼大 台灣沒前進
只有退步 證交所的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 07/19 - 11749

上市家數越多 其日成交量越低(或平穩) 日千e的天數一年到頭也沒幾天
因為炒不太動 而且現管理規範比之前好 只能用較長期大戶法人們配合
所謂業績慢慢推前
小弟目前看好的也是傳統大家認同的績優股,尤其是經營之神所留下的傳統行業

當然金融也是小弟佈局之一

若有機會,科技業賣知識的也會不錯,至少沒負債與庫存問題,現金流穩定

當然,這一波有可能許多人會賺指數賠價差,台灣有許多失去競爭優勢的所謂低毛利科技股,還是敝之,遠之

至於,許多流行類別,小弟心臟比較不夠力,就不會去思考

當然,內心一直認為現在還是屬多頭資金轉換的階段,震盪是難免

但也有可能判斷錯誤,若錯誤,就虧少一點走吧~或現空的電子類增加利益
亂入 一下.....

英文縮寫基本上都要大寫..... 沒有小寫縮寫

另外可以參考以下近期訊息

====================================
外資匯入 5月M1B、M2雙升 並續呈黃金交叉線型
http://www.nownews.com/2013/06/25/91-2955225.htm
====================================
當然是留在台灣

要不然 能去哪裡
jamesrc wrote:
今年的散戶,真是很小...(恕刪)
台股很久就用2330來撐指數 如用2010年時的高價電子股

不少 上百的也一堆 在這二年多大半都回落而指數差別不大

電子股的內容就恐怖了 去年底開始走金融 近幾個月塑化 傳産

這都有用來撐指數的疑慮 是它們的景氣真的如此之好 主流作轉換

個人看生技 雖它漲很多 不過有的公司月營收只數百萬 數千萬

大半是小賺虧損的 買不下手=黑名單 汽車股其公司價值也太嚇人了吧

股價高成這樣 難道台灣人口有2 3億嗎 記的沒錯的話每幾年電子産業

不佳時都有這種假主流轉換的行情 不過大都走不久 所以我現操作極短 正常

是該暫退休息 三月份本要放定存休息沒作 拚鬥快4個月賺它11 12萬 心態不易放下


就好比房地產,多年不動,剛開始起漲,大家都是很懷疑的,漲了一倍.認定沒有上漲的空間

漲了兩倍,變成房地產只漲不迭,你要買我要買.

越到後面漲得越凶,且漲得有理.就像現在.自住沒差.或還說可以租人.長期不怕虧損

股市若說現在下跌,理由是什麼?我也想不清.說大多頭來,那是不切實際.只能說大家輪流漲

台積電的下跌,小弟認為只是修正,休息完.還是向上的.畢竟這裡本是大家懷疑的價位.

值不值得投資,那是持大部位的人的想法
這是大多數人的習慣。就像去登山健行,大部分的人都希望領隊能發下一張地圖,以便行進中隨時知道現在走到哪裡了,未來要往哪個方向走,這樣走起來會感覺比較放心。

很不幸的,股市走勢不是登山健行。既沒有領隊導遊,也沒有人知道未來怎麼走,更不用說有地圖可參考。以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就是股市迷人的地方 ─ 未來沒有人知道。而,任何想猜測、掌握未來走勢的意圖,都可以說是瞎子摸大象 ─ 方式千百種、摸到不同的部位就會有不同的認知。

隨勢而動 ─ 作好資金控管,漲了就賣跌了就買。或許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吧!未來怎麼走?省了吧!
這波明顯有外資鎖定具備以下特點的股票, 資金不需要太多, 因為鴻海已經變成雞肋, 撤出來的資金零頭就可以把這些股票炒翻, 而且獲利豐碩. 很多本益比都已經是 20以上了.

1.中小型 - 30E以下股本
2.籌碼集中- 融資使用率 10%以下
3.獲利穩定(即便是小幅成長)- 接近或超過一個股本
4.股價過百.

例如,
精華,金可
和泰車, 巨大, 美利達
儒鴻, 聚陽
川湖, 中碳



股市操作,每個人的做法不同.小弟沒法經常看盤,所以一般是波段,金字塔操作

同樣的停損,認損就會很正常.

很多人,認為台灣不行,但在經濟面,小弟還是覺得台灣開始有生機.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