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大戰》3D全息影像 敲起 面板...喪鐘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科學家攻克了一個重大技術難關,
讓製造低成本高品質全息顯示器的夢想照進現實。
不久后,
消費者便可以使用筆記型電腦觀看到《星際大戰》中出現的移動全息圖。
全息視頻經常在科幻作品中出現,最著名的例子當屬《星際大戰》中莉亞公主的全息影像。
當前用於投射全息影像的系統不僅造價高,
同時存在重大缺陷,其中最主要的缺陷就體現在空間光調製器上。
這種裝置負責在三維空間內引導光線,形成光點。
如果採用當前的技術,
全息影像的尺寸、觀看角度、幀速以及景深等主要指標均受到限制。
麻省理工大學的科學家研製出一種全新的空間光調製器,能夠克服大多數缺陷。這一研究成果讓全息影像從科幻走進現實成為一種可能。研究發現刊登《自然》雜誌上。據科學家估計,採用這項新技術製造全息顯示器的成本不到320英鎊(約合500美元),這還不包括光源的費用。
此項研究由邁克爾-伯維博士領導。研究小組在論文中指出:“我們正在研製基於這種裝置陣列的顯示器,例如小型PC驅動的全息視頻顯示器和寬度超過1米,由專業硬件驅動的大型全息顯示器。借助於我們研發的新技術,製造全色標準視頻解析度和30 Hz刷新率的全息視頻顯示器能夠成為一種可能。”與3D圖像一樣,全息影像允許觀察者四處走動,從任何一個角度進行觀察。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