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給我簽一張她說是資格申請書(說過了才會有契約書,也有可能不過,不過就不能加入,就說到甚麼竹科工程師就沒過,因為業務一直盧我拉高金額,我不想,最後他就說先送申請書,搞不好沒過,就算過了之後收到正式契約書還可以改,我就簽了,由於小弟第一次自己買保險,業務又不讓我帶回家看申請書...不給的理由是正好周日約出來談,周一截止來不急送件),申請下來才會有合約書

以上就是當初說的申請書,我當下覺得怪,但就是因為沒看到金額才相信是申請書(這招真的很陰,金額她等我簽完離開後才自己寫上去),才放心簽了,過兩天後發現我的帳戶被扣款,覺得怎麼都沒收到合約書就被扣款,致電給業務,得到的答覆是(因為被扣錢覺得怪怪的,但是還是相信業務,所以我還是要錄音自保)
擷取其中
我:我今天看到帳戶被扣款,是保險的,我想問一下這是怎麼回事?
業務:一定要收到你的款項才會幫你做正式的憑證
業務:每家都是這樣的,首期都會收兩個月
業務:不過你放心,如果你收到的憑證,你發現有不一樣的話款項會全部退給你
我:那我之後如果有改變金額的話?(由於之前業務送了月繳比較高的金額)
業務:你就是收到正式的合約書,如果要改,多的部分一樣退給你(因為相信業務,故沒說到取消的部分)
...
之後她有電話通知會有小7禮券$100我也收到了(沒用掉,預防萬一),但裡面除了廣告還是沒看到說好的契約書?

今日收到一本看起來像合約書

空白處為基本資料及保單號碼,看第一頁有點怪,文字敘述好像小弟已經買了,當下立刻打給客服,才知道客服是外包的,只能留言無解決能力

這是契約書嗎?契約書不是要簽名?找不到簽名確認的地方啊,不是240萬怎變成280萬

保險金額被填入...覺得被陰了

紅圈部分是我後來回翻才注意到的(不過我也在想簽名當下為什麼沒注意到這部分,我還有把申請書大致掃過一遍,唉,當下真的是鬼打牆吧)


其實一剛開始是看到這頁才覺得被騙的,想說那有可能只是申請書就先幫你買基金,那就算了,反正本來也是要買,但看了一下實在看不懂(月繳7000,一開始會先收兩個月,共繳14000,假設基金淨值是先扣1個月,那(7000-5229)管理費不就變成1700多?跟當初講的一個月200多不一樣阿),後來才看到下面紅圈處(是跟這部分有關係嗎?由於業務當初完全沒跟我說有附加費用這部分(業務只有提到每個月200多的管理費用),小弟國文理解能力很差,所以才上來請教各位大大,是不是被騙?)

看到這張已經無言(真的是項業務說的,要先繳錢才能申請)

這張才是所謂的合約書嗎?(這張是看似有救的一張,到底有沒有利小弟真的不知道)
以上,由於相信人性本善,一定是有什麼誤會(小弟太白癡看不懂合約),所以避免因誤會造成業務及任職銀行的傷害,名字都拿掉了
請問假設被真的詐騙
詐騙的定義= 每個月管理費超過200多
小弟該如何處裡,由於字已經簽了(唯一有利的就只剩錄音(前面有提到),也不知道有沒有利,在這之前業務有跟小弟說過買保單要錄音(金管會規定),類似錄我已了解相關風險等等,像開證券期貨戶頭那種錄音,不過因為後來被扣錢覺得怪怪,所以始終沒錄,不知道這部分有沒有利),不想打電話給業務的原因是不敢相信他了,也怕業務反咬我當初簽約(他說的申請書)都有跟我講。
明天不知道該先打去金管會問還是問安聯?感覺小蝦米(個人)對大鯨魚(公司)都是認賠,認賠1個月1600多的管理費就算了,但另外7000要還我啊!!
原本只想明天打電話問,想著想到7000有可能拿不來就失眠了,就發了這篇文
最後,想炮我請自便,小弟會很感謝給我建議的大大
4/3 11:38更新
感各位大大提供的建議
小弟早上已聯絡保險公司說會有專員立刻跟我通知辦理解約,但目前已經等到中午還沒接到的專員回電,小弟可能等等要直接去門市了,
目前的疑惑
1.不確定10日契退期是從承保日期3/27還是契約收到日4/2
2.由於電話行銷來自於銀行,不確定直接去門市他會不會讓我退
3.想請問大大書面部分是否可用寄送的(上面要填些甚麼,寫取消保單+簽名?),怕時間超過10天
小弟不是質疑保單計費有問題,小弟會覺得詐騙的原因來自於保單內容與口述內容差異甚大,如果業務以不誠實的話術引誘我簽名,像要保單(業務說只是申請書,不然我也不會當下就簽),因為業務有提到不綁約隨時可解約,每個月固定200多,而不是平均200多,所以才動心,不然根小弟本不會動心。
4/3 11:40更新
感謝所有熱心發言的大大,小弟真是超感動也對退費部分充滿信心
今日中午已於安聯人壽總部櫃台辦理退約,櫃台人員只會給你解約書,結果我還跟他說要換人,但還是找了原本的業務辦理解約,業務還是跟我盧希望我不要解約,原本想錄音的,但她廢話太多,就只錄了重點部分,畢竟還是會怕。
談話結束後,他收走了我的申請表,說行政作業要等到周一,當下沒看到蓋章,有些不安但也只能等了,在電梯裡,業務還問我,他沒有跟我講清楚關於費率部分,我有沒有生氣,可惜當下沒錄音,畢竟這也是一個證據。
題外話
1.晚上下班跟朋友吃飯,聊到他以前做保險,說這種保單抽傭利潤很高(至於抽幾成,畢竟各家不同也不好擋人財路就不亂說了),所以業務愛推,至於投報率就見仁見智。
2.現在智慧型手機幾乎都有錄音APP,如果現場部分建議錄音(但APP好像不能在電話中錄音),如果是講電話,小弟就是用手機開擴音用麥克風在電腦前錄,時代在變,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多一分證據也是多一分保障(雖然錄音只能當間接證據),不知道以後是不是要買個手錶針孔攝影機來保護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