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嗆劉憶如嗎?!彭淮南:小國打造大金融中心, 高風險,不是愈大愈好

這是嗆劉憶如嗎?!央行:小國打造大金融中心, 高風險,不是愈大愈好



中央銀行昨天發布新聞稿表示,金融業規模不是愈大愈好,歐洲小國接二連三瀕臨破產,凸顯小國全力發展金融中心的經濟模式,存在極高風險;央行主張,應強化金融中介的融資功能,而不是打造大型金融中心。
歷經全球金融危機的教訓後,政府在規畫、管理金融體系時,不應僅考慮擴大金融業規模,尤應提升金融業的品質



央行昨天以新聞稿形式,發表「塞浦路斯紓困案之評析與啟示—金融業規模不是愈大愈好」,由央行總裁彭淮南、副總裁嚴宗大率經研處與外匯局共同撰寫,曾在上周四的央行理監事會議上報告。



這麼說起來,新加坡發展金融中心是有危險?像塞浦路斯???










2013-04-01 12:28 發佈
金融越大

倒債的話就很麻煩

也沒有好或不好

看操作者是誰吧

劉家母女就省省吧 專門亂搞

褪了色的新加坡金融中心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 56期

新加坡市最近受並企業財務危機影響而關閉三天,使新加坡聲譽大損。而一項調查也發現,新加坡充當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正在跌落,未來十年,東京與香港才是亞洲的金融中心。

新加坡充當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正在跌落。一項針對亞洲地區銀行家的調查顯示,大多數受訪人士認為,未來十年,東京與香港的「金融成長」將遠大於新加坡。

新加坡多年來一直在跟香港競奪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這項調查卻顯示,新加坡在未來「金融成長」、甚而「經濟成長潛力」的評估項目中,得分極低。
剛世光在節目中提供了正解,

總裁彭淮南太了解台灣金融業的素質

所以不會像香港,瑞士...

比較會像冰島,塞國

ebola01 wrote:
這是嗆劉憶如嗎?!央...(恕刪)
冰島失敗, 新加坡成功...所以跟理解力差的有點難溝通

colonlal wrote:
劉家母女就省省吧 專門亂搞
..(恕刪)




台股的成交量就看的出來了。

證所稅拿不到,怕是證交稅也沒有了
看看那些金融業 會走後門送錢的格局 彭老的擔心是對的

什麼外國想不到的事情 偏偏台灣就是會發生
知識有價 拒絕無償分享
小小的個人觀點
1.金融業為什麼不能讓他各自發展而偏要他合併,可以叫台積積併掉聯x嗎?
這其中是否有許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2.合併後人力精簡,失業率上升,公司賺到的不會分給員工
結局還是消費減少

3.變大的話 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好就一起好,壞就一起死

彭淮南說的並沒有錯,大銀行風險很高

就像花旗非常巨大,但是當初金融風暴花旗幾乎快破產倒閉了

還是靠著巴菲特和美國政府花了天價美金全力協助才撐下來翻身

不過,台灣的銀行該煩惱的不是太大

而是都太小了沒有足夠國際競爭力才對吧
ebola01 wrote:
這是嗆劉憶如嗎?!央...(恕刪)

央行總裁彭淮南..... 唉!!您認真了...
上駟對下駟!打嘴砲交給底下的人就好!別跟著這些只想官商勾結,投機政客的腳步跳舞.!! 台灣還有很多大事要做

請問:中國工商銀行全世界市値排前幾名,那為什麼中國至今不敢全面開放外資銀行業???
因為大,不一定會贏麻!!

看看人家金融實力堅強的美國!! 人家都已經進入"大銀行立生前遺囑"的時代了,台灣還在石器時代!靠走後門為生.靠進貢朝廷生存......
柏南克說大銀行已被要求提出俗稱「生前遺囑(living will)」的決議計劃,相信未來市場會逐漸體認到大銀行也有可能會倒閉。




大銀行弊多於利,美國政府應分拆大到不能倒機構?
2013/03/18 08:44 嘉實資訊

精實新聞 2013-03-18 08:44:38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彭博社報導,達拉斯聯準銀行(FED)總裁Richard W. Fisher 16日指出,對於美國來說大型銀行的缺點遠大於優點,美國銀行業的競爭力不是來自它擁有全球最大機構,重點在於體質是否健康。他呼籲美國政府分拆大型銀行,而不是繼續坐視這些機構享有「大到不能倒(英文簡稱:TBTF)」的優勢。Fisher表示,美國前12大銀行擁有銀行體系近70%的金融資產、受惠於政府不會坐視他們倒閉的隱性擔保。

達拉斯FED研究總監Harvey Rosenblum在受訪時指出,達拉斯FED提議將聯邦存款保險擔保機構的金融資產規模上限設定在2,500億美元,並且強迫分拆投資銀行業務與傳統放款業務。這意味著JP摩根、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見附圖)的美國消費、商用放款部門規模恐須縮減一半以上。

MarketWatch報導,Fisher 1月16日指出,房貸利率之所以降得不夠快、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效益之所以越來越差,部分得歸咎於全美12家各擁逾2,500億美元資產、號稱「大到不能倒」的銀行不肯放款所致。Fisher表示,他將建議每家銀行控股公司僅有商業銀行可享有聯邦存款保證;其餘的金融機構客戶必須簽署同意書,表示他們已了解其金融活動行為將不受聯邦政府的保障。

美國聯準會(FED)理事Jerome H. Powell 3月4日在華盛頓的一場研討會中指出,「大到不能倒(英文簡稱:TBTF)」改革計畫並非一蹴可及、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完成,而且也不保證一定能夠成功。他強調,TBTF不單單與金融機構的規模有關:當市場認為政府將不計一切代價出手拯救(註:等同變相給予風險溢價補貼)時,那樣的大機構就算是「過於龐大」。

《Huffington Post》報導,FED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2月26日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作證時坦承大銀行的確取得某種形式的補助。柏南克說大銀行已被要求提出俗稱「生前遺囑(living will)」的決議計劃,相信未來市場會逐漸體認到大銀行也有可能會倒閉。

道瓊社報導,美國FED理事Daniel Tarullo(註:主管金融管理業務)去年10月表示,國會可以考慮立法讓銀行非存款負債金額上限設定在特定的GDP比例,避免讓銀行無限制地擴大規模。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人有三種贏家模式無法複製: 別人的出生。 別人老爸有錢。 別人有遺產繼承! 別把老輸當老師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