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 "採用IFRSs" 的影響! (非營建業)

小弟從yahoo股市看某公司的102年1月份營收, 突然發現營收暴增,
所以又從股市公開資訊觀測站, 想查詢當月有關各項產品收入. 結果沒看到.

1. 請問採用IFRSs, 是不是以後都用合併營收來秀出營收數字?

2. 請問採用IFRSs, 要如何得知其本業的各項產品收入?

感謝!!
2013-02-14 4:34 發佈
據我所知的是從2013年Q1開始採用IFRS,財務報表印象中除了年報會秀出單獨及合併財報外
Q1~Q3的財報一律只秀出合併財報,至於第二個問題就要看公司本身在財報上是否有打算揭露
了,我的印象是沒有強制揭露的規定。
印象中,ifrs規定,報表一律公布合併,非合併公司自己決定是否公布,在美國,則會公布gaap和non-GAAP(ifrs),
這麼說來, 如果轉投資公司有數家, 只報合併營收, 那就不知道那一家營收多少?
也不知道本業營收多少? 賺不賺錢? 是嗎?
那其股市公開資訊就失真啦!! 公司派更容易操控股價.
你說的營收爆增大概是指營建股吧
IFRS對營建業的影響是因為2013年開始都要採用完工法來算
所以營建股以後營收會變的不穩定.可以一年沒營收第二年爆收(股價可能變的大起大落)
不過要是建商肯用心我想該賺的錢還是跑不掉.以前是看月現在改成看年吧

KEY168 wrote:
所以營建股以後營收會變的不穩定.可以一年沒營收第二年爆收(股價可能變的大起大落)...(恕刪)

針對這個問題許多建商的作法是增加商辦出租比重
透過穩定的短期收益進帳讓季報不會太難看
我說的並不是營建業!!

圖一. 2012年各月營收和2013年1月營收, 一月營收暴增.


圖二. 2012年12月各項產品營收狀況


圖三. 採用IFRSs, 只報合併營收後, 各項產品營收狀況卻採自願申報, 這樣本業狀況不就無法得知?

bojacon wrote:
我說的並不是營建業!...(恕刪)

本業的定義是什麼?
台灣很多電子業工廠都搬去大陸了,不看合併,營收根本和0元沒兩樣,像是可成,瑞儀和一些電子零組件廠都如此,沒有合併的話,只計台灣,營收才1、2億,那這公司早就虧損連連了,電子業除了半導體,早就沒人在看非合併了,而航運股更是如此,像是裕民如果看非合併,營收才1億,但一合併就成了7、80億,這些公司如果看非合併當本業的話,那會發現損益表上的獲利都來自業外,「本業」虧損連連,毛利通通失真,怎麼法人說的毛利都和自己看到的不一樣,一看合併報表後,才會看到這家公司真正的情況,至於作假,它真的要作假,就算是非合併也防範不了啊
第一個問題

採用IFRSs確實是用合併營收來申報

原因不多作說明

至於合併營收會增加是一定的

但是會不會爆增~~~除了跟合併有關~應該也跟公司自己營運狀況有關

若你跟去年的合併報表中的營收相比~~看是否還差異那麼大

第二個問題

產品別採自願性申報

但是在之後的財報中

會揭露企業的產品業務別.區域別等資料
至於提到本業的定義

原則上不太有機會把賣祖產.賣機器.賣土地拿來作為本業的收入(租賃業.建設業除外)

除了偏離本業太遠之外~~另外這也非經常性的~~反而易造成本業驟升或驟降(今年有.那明年呢)~公司反而不樂見

本業的定義並沒有因為採用ifrs後有所改變

說真的~~就公司而言

實施ifrs後~未來公司內部的工作變更多了

要揭露的更多

等你今年看了第一季的財報就會知道~~其實以報表而言

寫的東西更多了

你可以上網去找找有四家ifrs示範公司的財報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