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的 大蕭條沒碰過 ..
wik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8%90%A7%E6%9D%A1
當時的美國總統胡佛低估嚴重性,放任市場機制自行修正,行政部門沒有積極介入,經濟衰退愈演愈烈,終於導致全面性的貧窮與失業。胡佛在一九三二年下台,由主張新政的羅斯福接任。
美國經濟崩盤後,抽回投資和銀根,歐洲各國也跟著進入蕭條。受創最重的是向美國借貸最多的德國和英國
=> 如果再發生一次 1930年代的 大蕭條
一般人該如何自保??
買黃金?
房地產?
存現金 ??
但錢放在銀行安全嗎 ??
有些男人出門工作, 回來只是換得五個雞蛋.
大家都沒錢, 消費低. 有工作換幾個雞蛋回來給家人吃就不錯啦/
就像20年前來台灣的外勞. 大學畢業或有專業技術的.
我問他們家鄉裏沒工作啊. 他們有啊. 農忙時可以幫忙收割兩個禮拜.
其他的時間, 真的是找不到事做. 就像現在的22K.
可能嗎? 以前是不能. 現在就是可能.
國債6%, 7%. 跟見到鬼一樣. 以前隨便借14%算低的.
多的三分利. 借十萬, 拿九萬七現扣三千. 每個月在三千.
利率36%... 民間的大概都如此.
所以還有零利率, 存款還有收管理費的. 無奇不有.
有難民營, 只是不在這裡, 我們好運而已.
時代的巨輪碾過, 大部份的人都逃不過的.
leacks wrote:
時機未到~你還要看哪...(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