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實在很忙
網上文章也停了很長一段時間
是時候開始寫我的投資法中
第七項的修練
看網上文章 常常有一堆網友 在講心魔心魔
(雖然我看來大部分都是對投資的標的不了解 所產生的恐懼)
說自己克服不了自己的"心魔"
所以投資失敗
(雖然大部分我看到的都像在押大小)
好吧 既然如此
以下文章會教你如何
克服所謂投資的"心魔"
如何調適自己心情
讓自己的投資
不受到股價上下起伏影響的方法
讓你能有健康的心態
來面對投資這件事情
不過我還是很忙
文章一定會斷斷續續的
敬請見諒
總計這些年來
我約拜訪過六七百家上市櫃公司
投資過數十個產業
由於筆者 是採取長期波段投資的方式
找到產業成長的黃金期
每次投資時間多約半年以上到兩年的區間
而且由於篩選條件很嚴
多半看好後 部位都押的很重
常常一不小心買著買著 部位就進入前十大的股東
所以相信我
所謂你受到的所謂心魔來比
股價波動 對我的影響
一定遠比 一般人來得大
所以我應該是有資格寫這篇文章的
--------------------------------------
好的廢話不多說
我來講講
股市長期投資者
該如何讓自己心平氣和的面對股市的波動
不讓你的情緒壓力 影響到你的理智判斷力
簡單的來說
想要克服情緒和壓力對本身判斷力的影響
就要回到投資的本質
我不會和你講一堆老掉牙
跟你說一堆 股票不漲
就來領殖利率保護的廢話
(也有很多人領到股票下市慘兮兮)
這些已經一堆人在講了 你看他們文章就好
我想要請各位來想想
投資的本質
社會為什麼需要投資?
投資這件事
對社會的益處到底是甚麼?
我的指導教授曾經說過
投資 就是把資金有效率的導引到人類所缺乏卻需要的產品上
讓最具有創新力和效率的廠商 能夠源源不絕的得到資金
以進行研究 生產創新 並替人類創造最大福利的過程
這是一種最適化的生產資源分配過程
所以投資這件行為
對人類經濟福利是相當重要的
根據我以往的投資歷史發現
只要你能正確的引導資金
到人類社會有需要的產品
讓其可以進行有效率的生產
市場本身 就會給你巨大的回報
而相反的 如果你將資金錯誤的引導和配置到
人類不需要或不想要的東西
或是將資金錯誤的引導到 沒能力和無效率的生產者上
你就會受到莫大的逞罰
世界是很公平的
只是用一種你沒發現的模式在運作
也不會管你的感覺如何
你找到了社會未來的需求
讓有能力的廠商 獲得資金有效率的生產
你就是做了對人類有貢獻的好事
不但社會享受到好處
你也因此
就接收到市場可觀的獎勵
正確的投資 對世界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你就是在做好事
你讓社會有更好的產品可用
讓社會更便利
世界更美好
你就會受到資本市場的獎勵
相反的 你若將資源錯誤的分配給
沒有人想要的產品
沒有效率的生產商
你就是在做壞事
就是在浪費有限的地球資源
資本市場會毫不留情的逞罰你
你若仍執迷不悟
他就會再次逞罰你
不讓這種錯誤的事情存在太久
經濟本身就有一支看不見的手 在後面處理這一切行為
當你搞清楚市場的本質
就可以知道 一切都有因果
只是往往不是如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簡單
所以不要怨天尤人
只要你能想通這一點
就可以心理得到莫大的釋懷
你投資賺錢
是因為你做了正確的好事
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 因而獎勵你
你投資賠錢
是因為你浪費資源
做了錯誤的壞事
市場這支看不見的手因而逞罰你
做好事受獎勵 做壞事受處罰
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只是這隻經濟的手是很複雜的
不見得你都看得出來他調整的過程
待續
------------------------------------
所以我常說
要賺錢致富 要懷抱著做好事的心態
所謂的做好事 不是指幫老婆婆過馬路
捐錢給孤兒院 這類的事
這類都只能幫助很有限的人
而你正確的導引生產資源
給人類需要的產品 和有效率的廠商
讓產品可以大幅普及
你可以造福世界上無數的人
市場也會回報你 給你巨大的財富
作為感謝
所以你獲得的財富
就是市場給你的獎勵
告訴你做得好 繼續做下去
所以各位看官要投資前
應該常常想 自己在幹甚麼
應該提供給經濟甚麼幫助
社會才會給你報酬
如果你對市場的幫助
只是每天在交易
負責提供流動性而已
又不在市場最缺乏流動性的時候
對有效率的好公司 提供你的流動性支援
而往往在市場不需要流動性時進場
需要流動性時落井下石
或是給一堆浪費資源 沒有好好經營的公司大量的資金
那你怎麼能希望對社會有多大幫助
那你希望市場這支手 給你多大報酬呢?
這也是一般人賠錢的主因
所以我常常說
一切都有因果
只是你搞不懂 看不透而已
要賺錢
先存好的因 才會有好的果
待續
--------------------------------------------
我的師父曾說過
要想獲得財富
不能總是先想著要怎麼樣得到財富
而該先想想 你有甚麼能力
能夠讓別人過得更快樂
過得更好
讓別人"心甘情願"願意用手上的財富
換取你的服務和能力
我把它用在投資上 也是一樣
我找公司時
總是首先想著
人類到底有甚麼需要卻沒有被滿足 沒被發現
哪一家公司 擁有特殊的能力
可以滿足這些需求
這家公司 到底是不是最適合獲得資源的廠商
還是已經有太多這樣的公司 正在進行生產資源的浪費
我會戰戰兢兢
我平均會花3-6個月以上的時間
分析一家公司 並且持續追蹤
當我仔細分析
再三動用各種資源確定
這家公司 就是最適合獲得我的生產資源的公司後
我才會將大量的資金 投入這家公司中
當然以上是產業和基本面的分析
工程浩大
一點也不輕鬆
分析的過程請看我的其他文章
這篇我還是主要要教你如何維持健康的心態
在我做了這決定後
我的心態會轉變成 我為社會的發展做了一件貢獻心力的事
我盡心盡力的期盼社會因為我的投資變得更好
我是在做好事
並且深深希望我的選擇 會是對社會最有利的選擇
我投入的資金
是為了希望社會變得更美好
並且有為了這樣的信念
犧牲自己財富的決心
假使我選擇錯了 表示是我認識不清
做了不好的事
我也帶著歉意 對浪費社會的資源而抱歉
所以我會持續追蹤
看這個公司 是不是持續在有效率的運行
如果沒有違背我的初衷
我是隨時懷抱著 為了社會
隨時犧牲自己財富的心態的
因為你是在做好事
這樣 面對股價波動
你才能瞭然於胸 做好追蹤的事
把股價交給上天決定
才不會對股價和投資的成敗患得患失
待續
---------------------------------------
為什麼常常需要抱持著這種心態呢
因為如果隨著你方法正確
越來越成功
你就會發現自己部位越來越大
進出股票越來越不容易
這個時候
你就會開始慢慢面臨到
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一檔股票 你買個上千張
還能夠做短線嗎?
很多中小型股票對你來說
30%內的波動 都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你一賣就沒有了
而大型股票 又很多都是成熟的產業
加上股本膨脹
每年成長5-10%都很吃力
這個時候 你就得開始慢慢轉型
很多大戶最後也是這樣
沒有辦法短打
所以最後 看投資的成功或失敗
最後都是看基本面的
業績有出來 才賣得掉
沒有基本面 股價拉再高也沒有買盤接手
所以大戶比你還要在意業績基本面
你如果還隨便亂買賣
想用個甚麼死方法設進出標準
請問你想賺甚麼錢呢?
不輸你輸誰呢?
既然大戶一買進 就等於被量套牢
所以正常的大戶 都會慢慢轉成中長期投資
不會那麼在意 被量或價"套牢"這件事
在意的事 是他買進的原因和理由有沒有改變
如果大戶主力公司派 都這樣做
而你隨著部位變大
卻不願或沒有能力相對轉型
那你很快就會發現作股票卡卡的
你很快的就會不斷的過度交易
不斷停損停利
最後沒賺到錢
好累 休息一下
--------------------------------------------
簡單的結論一下
支撐筆者持股信心
避免股價波動影響判斷力的來源
並不是線型好不好看
有沒有主力要做
更不是殖利率高低
>>
重點是來自看官您 對個股產業和公司基本面的了解
及一片為社會做好事的心態
經過理性分析後
發現將資金交給這家公司
可以對社會帶來最大的福利和效用
有這樣的心態 才能夠真正的抱長抱久
並隨時檢視有沒有改變
>>
持股的進出是依據
"社會是不是還這麼迫切需要這家公司的貢獻能力"
如果還是需要 就繼續持有
如果已經一大堆廠商跳進來做
繼續持有就是浪費世界上有限的資源
那是一種罪過
我就會考慮轉換投資其他社會更需要的廠商
>>
這樣懂了嗎?
只要您抱持著做好事的心態
而不光是單單自利的計算(殖利率領了多少錢 差價賺賠了多少錢)
每天汲汲營營的(汲汲營營的想著錢 多半錢會離你越來越遠)
來持股
我相信您的心情一定可以很平靜的賺賠
即使錯誤的賠了
我相信你也是想為了世界上做一件好事
這樣您的心態就可以很放鬆
盡力後 把成敗交給上天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