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書上提到一些理財案例, 如 25 歲的年輕人打算 5 年後買房, 若要籌出 xx 的自備款, 所以他的投資報酬率要達到 15%/年, 所以投資在新興市場基金(例), 5 年後他可以順利有 xx 的自備款...
換言之, 是每年 15% , 換算回來, 5 年至少投報率達 50%...
那我的問題是, 真的有人用這樣的方法達到嗎? 像買屋, 教育金... 放長期, 然後報酬都會嚇死人, 80%~150% 這種? 因為我真的沒看過, 只看過講師放的績效表有這種, 不過人家是專業的, 手中幾千萬在操盤, 我們一般人真的達得到嗎? 真的可以用這種假設法去達到理財規劃的目標嗎?
成功失敗都歡迎分享, ...
(我!?)
我的話當然是沒什麼成功的, 2,3年間頂多 30% 就會賣, 所以沒看過 100%; 失敗的倒有一個很有名的, 投資5年還是負的...就算萬一解套了還要想要不要等到 +20% 才划算 (唉)
當年我從台股離開進入境外基金, 是因為那時台股有一種系統風險, 是其他國家沒有的...
當滿手現金時, 這種系統風險應該很好賺, 但是滿手股票就很心酸了~
不管如何, 基金對我而言就是這句話般:「黑貓白貓, 會抓老鼠就是好貓」
當然台股ETF我也有進一點~
這裡想請教的是用基金理財是否能達到人生的目標、夢想 (ex. 頭期款, 買車 教育金...)
因為雖然定期定額勝率很高, 但是敝人卻達不到書上說的報酬率...
所以想請教看有沒有真實成功的案例~ 了解如何規劃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謝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