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滿盤皆輸 所為何來

滿盤皆輸 所為何來(陳文茜)

證所稅真的如財政部長劉憶如所言是一場正義之戰嗎?
首先,我們每個人包括總統、行政院長、部長都得建立一個概念,正義從來不是單一面向的概念;你以為的正義,往往帶來的是非正義的結論。正義不是直覺;這是許多人閱讀歷史、經濟史、戰爭史以及哈佛大學教授Sandel「正義:思辯之旅」一書得到最重要概念。
世界上不是每一個國家皆課徵證所稅,亞洲四小龍香港、新加坡沒有證所稅,南韓證所稅課徵基準高達一億美元,也就是股市獲利三十億台幣才需繳交證所稅。美、英、德、法等國皆課證所稅,但美國對長期持有與短期投機雖分離課稅,但「長期」定義僅一年。台灣財政部版本卻認定「五年」才算長期,行政院為德不卒,僅略降為「三年」。美國股市在全球金融地位,比起台灣豈止「101」高度差距;台灣追隨美國制度也就罷了,但其論環境成熟度、全球資金參與度、專業投顧及分析師水平,台灣憑什麼訂比美國還嚴苛的制度?根據統計,台灣股市約7成為散戶,約5成為菜籃族;進出股市的短期投機約為美國成熟市場8至10倍。為了導正市場穩定度,財政部藉由課證所稅鼓勵「長期持有」可減免一半,本是一件好事;但財政部對長期的定義居然高達五年,舉世之冠。
如今市場整整量縮二十天,證所稅沒上路,市場交易量已萎縮近半,原想充實國庫,結果本已入國家口袋的證交稅都少了一半,賠了夫人又折兵;尤其嚴重侵蝕台灣金融市場國際競爭力。

減稅未必稅收減少

於是我們有一名傑出的證交所董事長薛琦在國際招攬亞洲企業或台商回台掛牌,另一端卻製造一個國際少見的嚴苛證所稅扯後腿。
香港不課徵證所稅,財政收入就破產嗎?這點財政部長劉憶如比我更熟,過去她一直是減稅主張的擁護者。減稅未必等於稅收減少,雖然直覺上如此,但它帶來更多民間資金,反而活絡市場,間接使財政收入增加。加稅是否等同正義?劉部長比任何人都知道答案。
1929年大蕭條後美國升息又加稅,加深經濟更大衰退;歐洲目前採取緊縮政策,且加稅,導致英國已正式宣布進入恐怖的「二次衰退」。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一年前即警告,這種加稅,短時間可穩定債市恐慌,但經濟將陷入螺旋式經濟惡化。
他的預言,不幸言中。法國剛舉行完第一輪總統大選,極右、極左勢力驚人崛起;希臘納粹黨聲勢高昂,5月6日兩國都投票;荷蘭政府撐不下去,總理辭職,解散國會,九月進行改選,極右反移民政黨也是銳不可當。政治回過頭來,吞噬原本穩定歐洲經濟的架構;一場完美風暴正在形成。


證所稅已衝擊市場

需要我提醒嗎?美國聯準會面對此景,4月25日措詞謹慎的柏南克宣布美國一旦市場有所改變,Fed將「毫不遲疑」購買美國長期公債,也就是市場俗稱的QE3。
謹慎、步步為營、不為討好、不為民粹、不為輿論左右、堅持權威的經濟學涵養,柏南克知道全球經濟的脆弱,他不會讓美國重演「二次衰退」。
一個政府是整體,而一個國家的經濟只是全球經濟的一部分。政府漲油價有不得已的國際油價因素;漲電價有歷史背景、有產業轉型及節能減碳的考量。但當全球經濟二次衰退陰影襲來,中國大陸最大貿易夥伴受歐洲拖累出口、經濟可能再探底下滑時,台灣政府各項加稅政策可否緩一緩或合理一點?
尤其證所稅制度,如此粗糙,美國尚可扣抵過去三年虧損,財政部一句「不溯及既往」就把國際制度扔在河裡。證所稅已衝擊市場長達二十天,政府官員切忌過度傲氣,把所有聲音當成既得利益,抓住一句話並無限上綱成「最高正義」。那不是治理,而是街頭口號,「所謂賺五百萬為何不用繳稅」,正如同過往外界批評「高科技公司為何始終免稅」一樣;最終股市沒有動能,投資人不分大小一起虧損,上市公司無法籌得更多資金研發,政府也拿不到原本「異想」的稅收。滿盤皆輸,所為何來?


<我的陳文茜>作者為電視節目主持人

2012-04-29 0:06 發佈
天才鬼才 wrote:
滿盤皆輸 所為何來(...(恕刪)


頂一下
稅率過高會導致稅收反向減少
而課了證所稅是不是會造成這個現象產生呢
財政部是否有作過整套模型分析
如使決策過程草率而粗糙
甚至睜眼說瞎話的說影響只有1%
可以課到100億

台灣有多少經濟實力可以給妳們實驗
資金外移
資本市場機制無法運作
股市失去流動性
國際競爭力的衰退
甚至人民的工作權
這些後果
誰來承擔呢

台灣的周轉率
在過去科技新貴不斷冒出時
高於鄰近幾個競爭的國家
自從員工分紅費用化
以及去年的政黨惡鬥下
周轉率甚至不及南韓的1/2
只有85%
明年就更慘了
每天500億的成交量
一旦成為常態
背後所衍伸的問題將會接踵而至



打著正義的口號
內容卻是一點公平正義的感覺都沒有
被課的人會被剝四層皮
賠錢的人不能抵扣
外資更是豁免了
這叫正義

真的是滿盤皆輸
所謂何來

奇美小護士和偽造文書部長同個水準...
滿盤皆輸 所為何來

因為執政的權力傲慢 沒人動的了他的權力基礎

憶如姐一夫當關 萬夫莫敵的氣勢 真以為他是主推如此政策的人

沒有高層授意力挺 如何敢一夫當關 力抗萬敵

活絡市場從來不是主要考量範圍 公平與正義也是幌子

所謂何來 財政困窘 前方吃緊 後方緊吃 政府不想盡辦法撈錢

相關退休基金破產 以後退休沒的緊吃怎麼辦

現階段降證交稅的可能性相當低 降低證交稅以便活絡市場 證交稅未必減少

這只是理論上的妄想 實際上除非成交量大幅攀高 不然降證交稅 等同稅收減少

如果 降證交稅/等同稅收減少 政府有可能復徵證所稅的同時 降低證交稅嗎

改革的目的為增加政府稅收 如果改革的結果導致稅收降低 政府有可能改革嗎

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 這次改革所為何來 天知 地知 你知 我知 連隔壁阿婆攏知
知識有價 拒絕無償分享

天才鬼才 wrote:

證所稅真的如財政部長劉憶如所言是一場正義之戰嗎?



明月書流 wrote:
這次改革所為何來 天知 地知 你知 我知 連隔壁阿婆攏知 ...(恕刪)

寫了一大堆............重點??????????
我還是不知.......

shean9019 wrote:
資本市場機制無法運作
股市失去流動性
恕刪)

還沒實行,你如何知道沒流動性??
你不是讀商的?????
貨幣銀行學有必要重修.........
股票是屬資本市場(長期)??還是貨幣市場(短期)???
正義之戰??
不會整天鬼扯,扯到自己都相信了吧?
CADER 論壇 http://cader.tw
模型
部長經濟學博士怎不會做模型
它還會高微咧
模型就是

用公平正義套在全民加稅上


反正就是要加稅,不然軍公教領不到退休金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