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證券交易所得」之個人淺見

目前的稅制「證券交易所得」在法人的營利事業所得稅項下屬於停徵項目,但列入最低稅負,只要法人的營利事業所得稅應納稅額大於最低稅負,就不需補繳。
對個人而言,在「兩稅合一」的制度下,法人不用繳的「證券交易所得」在分配股利後,個人股東都需補繳,舉例如下:
假設A公司當年度的相關資料,
稅前所得10,000,000元(已扣除營業費用等),
包含證券交易所得2,000,000,
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17%,
最低稅負稅率10%,
當年度應納稅額為(10,000,000 - 2,000,000) x 17% = 1,360,000(大於最低稅負)
但是在分配股利後,
為便於計算假設為單一股東且股利全數分配現金股利,
則該個人股東股利總額為10,000,000,可扣抵稅額1,360,000
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課稅,假設稅率40%,便於計算不扣累進差額,
10,000,000 x 40% = 4,000,000
4,000,000 – 1,360,000 = 2,640,000
個人綜合所得稅計算後,須繳納2,640,000

到這裡相信有些人已經看出來了,
在法人停徵的「證券交易所得」在發放股利後,對個人而言是要繳稅的,
(計稅基礎是10,000,000不是8,000,000)

那麼回頭來看,目前財政部版的「證所稅」可怕嗎?
一點也不,
對法人來說「證券交易所得」在營利事業所得稅還是停徵項目,只是將最低稅負所得稅稅率由10%調到12%,大多數法人還是不用繳,等於幾乎沒影響,
對個人而言,賺400萬繳不到20萬(可扣除交易成本),這些就是目前影響最大的族群,也是有影響力的大戶,然後呢?大家就看到各種說法紛紛出籠,媒體就跟著…然後市場亂成一團,恐慌就慢慢形成…
手上有股票的會害怕,怕大戶進場意願降低,股價下跌,造成損失…
然後就如大家所見的,對立委施壓,對券商施壓,
「證券交易所得」納入最低稅負課徵,您真的會被課到稅嗎?

大戶不多繳一些,政府沒錢,除了舉債以外,最後要負擔的還是要繳個人綜合所得稅的受薪階級吧!
2012-04-25 16:34 發佈
重點來了
外資和實戶.散戶哪個是大戶
外資FINI不課稅 那當然就是只課小戶不課大戶
至於政府沒錢 是真話沒錯 一整個窮瘋了找人繳稅

jerry0613 wrote:
<大戶不多繳一些,政府沒錢,除了舉債以外,最後要負擔的還是要繳個人綜合所得稅的受薪階級吧
/blockquote>

jerry0613 wrote:
大戶不多繳一些,政府沒錢,除了舉債以外,最後要負擔的還是要繳個人綜合所得稅的受薪階級吧!


不論人民繳再多稅,這政府也不夠用啦,錢要花在刀口上,香港、澳門、新加坡,現在年年都退稅,台灣政府不要比爛啦,有本事比好啊,抽稅比一級國家抽,比基礎建設比三流的,真是爛…
是啊,每個人有不同怨言,罵過了然後呢?
能在這裡打字發表言論代表還活的下去,
怎麼樣能夠過更好的日子是大家共同關注的重點,
針對主題,
個人認為要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當然要全面,還放在免徵項目,只透過最低稅負沒有達到最大效果,但是一次到位的話,紛擾可能會更驚人吧!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法人在計算營利事業所得稅,需依「營利事業免稅所得相關成本費用損失分攤辦法」分攤營業費用等相關成本給停徵的「證券交易所得」(就是剔除部分費用,提高課稅所得額,多繳稅),而且該分攤之計算常造成徵納雙方之不同看法,紛擾頻傳,增加雙方的成本,
法人會增加:
1.花費人力依分攤辦法計算
2.花錢請會計師律師打官司
3.補稅以及罰款
政府增加:
1.稽徵成本
2.法院案件審理成本
個人繳納一點稅說真的不是什麼大事,
如果法人將「證券交易所得」復徵能解決的問題更多,
但是,有多少人能從這個觀點去看呢?
你確定大戶跟大股東真的課的到嗎?留了一個外資免稅的窗口.你以為會課的到?太天真了吧.
外資不課稅: 等於開了一到窗口給大股東與市場的大戶.第一外資的定義有很多.以QFII來說,,大戶與大股東還是可以很容易從外資券商拿到QFII的額度,就像是大陸外國人士無法投資A股個股,可是很多的大戶可以透過外資券商拿到QFII額度來進行個股的投資一樣, 另外大股東將來要在市場的套利操作也會盡量發行GDR與ECB等而避免在台灣發CB(轉換公司債),這些操作是一般散戶根本搞不清楚的,請問這樣台灣的券商會少掉多少的承銷與經紀業務的利潤.所以不要以為真的可以課到大股東與大戶的稅,最後只是唇亡齒寒而已.
奇怪喔!上面的看法有提到課不課外資嗎?
只是從企業帳務、營利事業所得稅以及個人綜合所得稅的角度提出淺見,
這樣算天真,
原來分享稅務的實務經驗這麼不可取,
從事相關工作十餘年這是頭一次碰到,
網友果然是形形色色...
言之雖然有理
確也反映了政府對真正的外資大戶贏家無力徵稅的事實
退而求其次找國內法人.中實戶和偶爾大多頭大賺的散戶作收割
那就不必談什麼公平正義 也只是利用國家機器強加對第二線無力抵抗者作增稅而已
小弟是持反對看法 當然 您的看法小弟也尊重
jerry0613 wrote:
是啊,每個人有不同怨...(恕刪)
請問板主,如果是增資或減資的,要如何課,
又配股票的要如何課,
又繼承的股票沒有買進價格要如何課,
我就有繼承的股票。
只是說公平正義,沒有量那有公平正義。

jerry0613 wrote:
目前的稅制「證券交易...(恕刪)


我應該不會被課到證所稅, 但是我看不慣馬英九和劉憶如的做法.
為了公平正義, 所以我們要出來仗義執言.

劉憶如為什麼不一刀先砍向自己, 從房地產稅改下手.


yfjeng wrote:
我應該不會被課到證所...(恕刪)


既然要打著"公平正義"的大旗,那就內外資都課稅...

要不就把"公平正義"拿掉,我就是沒錢要徵稅啦...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