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人真的缺錢缺到瘋了, 若真的要課到稅金對財政有幫助, 應該直接課房屋交易稅, 不用多, 只要分離課稅20%就可以, 已目前房屋相關貸款佔GDP 55%而言, 目前房地產以10%-20%的每年漲幅, 每年應該可以貢獻個百千億沒問題, 把這些錢拿來補貼房奴或弱勢團體也OK, 若可以因此抑制房價泡沫, 也算是對國家經濟功德一件 !! 目前生活的痛苦指數已造成多數人陷入“準奴隸"階層, 已開始進入國家財政的惡性循環(舉凡從出生率/退休金/....), 實在不敢想像過幾年若台灣真有下一波的房屋泡沫破滅, 台灣還能撐得住嗎 ? 目前所有先進國家無一不受這房屋泡沫之苦, 留一條活路給下一代吧 !!
還記得615當經建會主委對立委質詢"633"是否會跳票的回答: 他說是有可能的, 但必須靠內需產業, 那時候我想一定是靠房地產來拉抬GDP, 用一個簡單的數據來說, 每年台灣房地產成交1千棟房子, 每棟平均500W, 這樣就可以在買賣雙方創造出1兆的成交量(買方5000億/賣方5000億), 你想一想這成交量要用多少外銷產業來製造, 而中間只要有10%的利潤, 賣方就產生500億的利潤, 若房屋成交量放大到1萬棟或10萬棟, 這會產生5000億到5兆的利潤, 等於6到60家台積電的獲利, 台灣有如此可能多的台積電公司嗎 ? 這就是這群人的"GDP成長" 如意算盤, 而這種"GDP成長"方法會成功, 也必須一群無良人的全力配合才行, 從央行/財政部長/.....等, 你說總統會不在裡面嗎 ?????????? 而未來下場就是產生一群屋奴及銀行呆帳(從美國/西班牙/愛爾蘭/中國/...., 不勝枚舉 ), 有能力的國家就可以撐過, 沒實力的國家就沈淪 !! 各位認為台灣是哪一種 ???? 個人沒想到台灣官員會選擇這種飲鳩止渴的拉抬GDP方式, 而韓國卻是用產業升級拉抬GDP的正確方式 !! 真是可悲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