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證所稅徵收一案,那些主力在怕甚麼?都進來看啦!!_4/6有更新

首先我必須對標題的囂張口吻,道個歉...對不起讓您不舒服了
沒辦法,因為我真的很想知道大部分的人的看法...

首先這是一個假設
但是我想求證,所以懇請大家幫幫我求證跟推論

1.主力是否常常左手賣右手?如何求證?
就是乍看不相干的兩個機構,彼此大量交易,哄抬股價或壓低股價,但其實背後的資金來自同一處(法人)
(有量有價才能畫圖騙那些技術面的不是嗎?)

2.若上面屬實,每次假交易除了必須支付證交稅 0.3% 跟券商的服務費,雖然這是大家都必須支付的很公平沒錯,但是很明顯在僅支付上述費用下,卻可以取得"繪圖"的權利, 嘿嘿...
如果我是有這等實力的某法人領導,爾且我還可以在期貨或選擇權買保險...我會說:有何不可!

可是一旦必須多支付一筆證所稅,("比方"說年獲利超過300萬以上必須課徵證所稅 10% "起")
繪圖成本墊高了,可套利空間盡失,只想靠這種"繪圖"方式獲利的法人,恐怕得離開台股了

所以一旦徵收會造成短線上資金大量逃出台股,但長期下來對台灣散戶是比較安全的(有效減少被騙的機率)
但副作用是想偷雞的那些人會把米收回去,所以短線上量能會明顯緊縮,但是隨著時間的前進新的資金會慢慢流入,縱然沒有之前的多,但至少大多數是實質(散戶)的流動,而非偷雞人的米
另外證交稅也將因此驟降,可我相信那只是短期的,尤其是第一年

個人結論,證所稅是必要的,而不能確定的是
1.徵收的對象
2.從證券交易所得超過多少應當徵收
3.該抽多少?是否該遞增?
4.負所得抵扣該往前追朔幾年(這個最難決定)

最終...這純粹是個人看法,只是想討論一下
所以純開砲而不討論的恕不回應
=================================================================
4月6日

證所稅 散戶外資排除課徵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陳駿逸/台北報導】
2012.04.06 03:31 am

散戶與外國機構投資人(FINIs)將不會被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財政健全小組昨(5)日達成初步共識,基於國際租稅競爭力、稽徵成本與減少對市場衝擊的理由,外國機構投資人與散戶不宜課徵證所稅。

財政健全小組資本利得稅有價證券分組,昨天召開首次座談會,將近三小時討論,分組委員達成高度共識部分,同意比照國際作法,維持對外國機構投資人的有價證券交易所得免稅。

財政部並發布新聞稿表示,確定不對外國機構投資人課徵證所稅,但未提及排除對散戶課徵證所稅的文字。不過,包括行政院金管會主委陳裕璋在內,幾乎全數委員均同意,基於課徵技術考量,個人證所稅可以考慮對「大戶」課稅,99%的散戶都應該要排除。

個人證所稅不宜全開徵,已成為財政健全小組分組會議的默契,未來若須局部開徵個人證所稅,包括黃耀輝、何志欽、蘇建榮、李存修等學者委員及櫃買中心董事長陳樹都贊成透過最低稅負「捉大放小」。

不過,也有部分委員認為,最低稅負對基本所得額600萬元以上家庭課稅,稅率20%,屬於過渡性措施,開徵證所稅應朝制度面檢討,在「違章建築」上增建,必須考慮合宜性。

分組委員昨天除中華財政學會理事長陳聽安請假外,其餘25位委員全數出席。財政部並另邀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向委員報告包括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及美國的資本利得課稅現況。

財政部要求委員就「哪一國證交稅與證所稅課徵方式,比較吻合我國國情與市場狀況」,以及「若採取上述制度,對國內市場衝擊與稽徵實務困難」表達意見。不過,因委員認為欠缺各國法律制定背景與實際執行狀況,須另做補充後,才有客觀討論依據。

分組首次座談,多數聚焦在量能課稅與追求租稅公平原則下,不應忽略幾項實務問題,包括政府稅收穩定性、稽徵成本不能過高、降低對金融市場及經濟衝擊,以及兼顧國際租稅競爭力。

新聞辭典》外國機構投資人

所謂「外國機構投資人(FINIs)」是在台灣境內沒有設立固定營業場所、也沒有營業代理人的法人,例如美國加州教師退休基金(California State Teachers' Retirement Fund, CalSTRS)在台灣投資的證券所得,即可享免稅。

那像是~美商美林.摩根.德意志.大通.花旗.......這一類算不算?
我還是認為個人戶(外資的個人戶這一類的)應該課徵...可以避免人頭戶事件,但必須控制在超過多少證券正所得後才課徵,比方說每年200萬以上超過的部分課徵XX%

證所稅徵收一案,那些主力在怕甚麼?都進來看啦!!_4/6有更新
2012-04-05 3:51 發佈
我也認為 證所稅 是應該有的!!

重點是~台灣的政府都是腦袋有問題的一群人!!!

可以把好好的一件事~弄成3方都受害!!

目前~散戶~因為股市下滑~斷頭~住套房~受害

大戶~拋籌碼~洗籌碼~也受害

政府~被罵~無能~未來交易量減少~稅收減少~也受害!!



就像~健保補充費!!!

股利要抽2%~還外帶排富條款!!!

根本就是腦殘政策~!!!

其實~股利要收健保補充費~很容易!!!

只是要換個方式~不是發放後再來抽取!

而是要由源頭抽取!!!

例如~中華電今年要配發5.1元股利!!!

改成~公司配發的股利~要優先繳納2%健保補充費!!

由公司提撥繳納~!!!

所以~中華電今年要配發5.1元股利-0.1元健保補充費=5元

這方式就會變成3贏

1.除權息~如果中華電90元配5元=85元~不會因為健保補充費被多扣0.1元股票市值

2.由公司提撥繳納~不需要民眾自行繳納~可以省時省事!!!

3.不需要排富條款~政府可以收取大量的健保補充費!!!







GARGINE wrote:
我也認為 證所稅 是...(恕刪)


歹戲拖棚,有什麼好怕的,放空現貨,做海外期指,大戶主力也有很多方法,死的又是一些散戶。

沒事,OK!

收到憤怒鳥蛋糕都還看不出暗示,人民的憤怒,鳥!
沒辦法
一堆只會死背法條的法匠
腦袋就像水泥一樣硬

念過經濟博士的
只會高微畫模型
假設其他情況不變之下
balabalabala
evan8211 wrote:
首先我必須對標題的囂...(恕刪)
同意+1000
台灣股市只有20%的人賺錢, 大部分又是外資A走.....
目前資本"利得"稅的課徵又是針對法人........實在是有課稅必要.....
也如同版主講的, 是短空長多.........長期來講, 對台灣散戶是比較好的.....

至於散戶短期會受到衝擊?.......
==>散戶應該多做一點功課, 不然, 這次的下跌損失也只是平常會發生的事罷了.
==>若不確定, 可以去買個認售權證做一下避險啊............可惜, 菜籃族不會做...

evan8211 wrote:
...只想靠這種"繪圖"方式獲利的法人,恐怕得離開台股了...(恕刪)


別擔心他們會跑,因為:

別的國家的股市,能隨便讓你繪圖嗎?

要繪圖,也要內線配合。去了別的國家,拿的到內線嗎?

許多台灣的主力,不過是靠台灣寬鬆的監理制度下的寄生蟲,離開宿主,他們哪也活不了!

GARGINE wrote:
而是要由源頭抽取!!! 例如~中華電今年要配發5.1元股利!!!...(恕刪)

有的賺錢公司不配 或配少少的 不是賺到了
直接由今年稅後盈餘 扣2%給健保稅
符合賺錢企業 回饋社會
保證健保局 笑 ..

GARGINE wrote:
我也認為 證所稅 是...(恕刪)
據說台股成交量大部分來自於散戶.
一般人買股票的目的,就是賺錢. 大部分是想低買高賣.

股票不是蟲,不會自己往上爬,一定是有人作上去的.

外資作的股票如台積電,少有散戶有興趣

投信作的股票,漲起來嚇嚇叫,如IC設計股或特定題材
這類股票業不可能只是投信拉抬,通常會有業內主力配合
玩起你丟我撿遊戲,一路拱上天


600萬以上課20%,隨便拉抬一檔股票沒有幾個億不成
隨便一個上午帳上利潤就數千萬或更多,
會使主力興趣缺缺
少了主力業內,就沒有活潑的股票,股市不再迷人,散戶就不會想進場

不僅證所稅課不到,連證交稅都去了一大半,
偷雞不著蝕把米
證所稅應該不會增加繪圖成本

繪圖成本應該是來自證交稅和手續費

=============================
GARGINE wrote:
重點是~台灣的政府都是腦袋有問題的一群人!!!

可以把好好的一件事~弄成3方都受害!!


明明是一堆腦袋有問題的人在亂反對
才讓早該施行的政策拖了這麼多年

樓主明明是想討論
怎麼引來一堆罵政府的
莫名其妙

你們這些聰明才智能把政府當腦殘的人為什麼不出來當官為民服務?
你們這些聰明才智能把政府當腦殘的人為什麼不出來當官為民服務?
你們這些聰明才智能把政府當腦殘的人為什麼不出來當官為民服務?
你們這些聰明才智能把政府當腦殘的人為什麼不出來當官為民服務?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