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來信 要我繼續寫下去
很抱歉無法一一回信
實在是因為
我的身體欠佳
生病去住院
又休了一個長假
工作實在蠻累的
所以一直無法有時間做長篇的寫作
我竟量抽出零碎時間看看
所以文章很可能會斷斷續續的
請各位見諒囉
哈 不知道這種行情中
還想要看這種生硬的文章的
有多少人?
在之前的文章中 我分析過了總體經濟
和產業分析
接下來探討的是如何分析公司的基本面
接下來的文章 會越來越無聊
我竟量嘗試著用深入淺出的方式
用白話來和各位說
首先 各位要有個觀念
投資有點像情報員一樣
蒐集各種資訊
上市櫃公司會透露出非常多的訊息
你就是蒐集各種訊息
正面 側面 各種方面
來找出公司營運的蛛絲馬跡
拼湊出一個完整的圖案
假設你前兩者的工作
都做的很完整了
你仔細分析過總體大環境有利
景氣屬於復甦階段
整個產業應用屬於剛要開始快速起飛
產業處於需求快速成長
但是供給因為進入障礙成長有限
BINGO 你選到了對的產業
很好 當你做完了以上的工作
可以開始找尋有機會投資的公司了
在你研究一家公司的基本面之前
先須具備幾個基本能力
第一 你要能夠看得懂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就像公司的照片一樣
告訴你這家公司是圓的還是扁的
是一家年輕充滿衝勁的公司
還是一家暮氣沉沉 準備邁入老年的公司
甚麼叫做看的懂財務報表?
我當然不是說
你打開了財報 看到了EPS賺多少錢
這樣叫做看得懂財務報表 ....
財報三表
損益表 資產負債表 現金流量表
你要能夠閉著眼睛
從第一項默寫到最後一項
並且清楚的了解他每項的內涵 計算方式
試試看 如果你沒辦法
那就回去學校上上基礎的會計課程
建議你上完初會後
順便上一下成本會計 中級會計和管理會計
自己嘗試編一下財務報表
從日記帳開始到損益表 資產負債表 現金流量表的編製
每一項的科目到底是如何計算
哪些科目 哪些營業行為
會影響到損益 哪些會影響到資產 哪些會影響到負債
你都要很清楚
各大學的商學院 都有類似的課程
去聽聽看吧
對你的投資只會有好處的
第二 當你有了會計的基礎後
你要有一個觀念
會計是一種計帳方式 財報顯示出公司的營運資訊
你可以把他當成一種溫度計或測試儀
他是用來幫你判斷和感知一家公司的經營情況
並不代表你只要看看會計報表 就懂了基本面的分析
財報只是一家公司經營結果的呈現
你的目的不是只在分析財報 看數字的高低
而是要透過這些感測點
去了解公司的策略
公司的心態
公司的經營行為
是大膽? 是保守? 是長期經營? 還是炒短線績效?
好累 ..... 先去忙別的事 停一下
-----------------------------------------
如果您的產業分析做得好的話
您就可以知道
產業由上到下
密密麻麻經過非常多層
從最上游的 原物料開採 精煉 加工 開始
到上游的零組件製造 加工
中游的模組 次模組製造 組立
下游的組裝 設試 生產
到最下游的品牌 銷售 廣告 通路
一樣產品 交到消費者手上 要經過密密麻麻的數百道工序
這還是指製造業
此外還有商業 和服務業的不同
你必須要知道你研究的公司 屬於哪一段的公司
因為每一段都有不同的屬性
我從會計的損益表 科目
開始往下講
損益表的科目 最上端的
就是營收
營收是所有公司獲利的來源
正常狀況一家公司 從本業來的收入 再多不會賺超過營收的部分
一家公司營收多半有很多不同組成的項目
首先 你要分析一家公司的營收到底是由甚麼項目組成的
你可以由 營收的
產品別 來分析
顧客別 來分析
客戶型態 別來分析
地區別 來分析
等等 ....
我用產品別分析來舉例
營收是由 產品的銷售量*銷售單價 所組合出來
而公司整體營收是所有產品的 平均出貨單價ASP * 數量
所以一個公司如果有三項產品 他就會有 A產品數量*ASP-A + B產品數量*ASP-B + C產品數量*ASP-C
怎麼去查出各產品的出貨量呢
你可以看到 每家公司都有年報 還有公開說明書
上公開資訊觀測站
就可以找出產銷量值表來
如果一些公司刻意隱瞞的話
你可以上公開資訊觀測站上
上面有被證交所要求上傳 他上一次的法人說明會資料
很多廠商會寫數量
如果還是沒有
你可以找以往的新聞 GOOGLE卷商的拜訪報告
甚至你可以直接打電話問發言人
再沒有 這就比較麻煩一點
要用推估的
也就是說 量 價資料中 你只要知道一個
就可以推出另一個資料
這就要查出價來 反推回銷售量
一般消費者可以知道終端的售價
透過售價扣掉通路利潤
在乘以該項產品占整體的成本比重
就可大致推出單價
再回推回數量
你問 這麼大費周章的想要知道產品單價 和出貨數量是幹甚麼呢
這兩個資料 單獨來看意義不大
但連同歷史資料 連成時間數列後
你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
以往這項產品 他的價格變化如何
單價每年是向下掉多少%呢?
每年出貨數量成長多少呢?
每年成長多少%呢?
要知道這是你推估公司獲利的基礎
一個每年出貨量成長 15%的產品 和一個成長200%的產品
單價一個每年掉50%的公司 另一個是單價每年都掉0%的產品
對你來講 意義是完全的不一樣的
假設一個產品數量成長一倍 但是單價掉30%
這樣該產品的營收成長會是多少呢?
2*0.7 =1.4
成長40%
這樣會算了嗎?
你要有長期趨勢的概念 來把每項產品的價和量拆開
就可以得到 這個產品歷史的價格跌幅大概是怎麼樣
數量的成長速度如何
跌到甚麼SWEET PRICE 數量會急遽成長超過抵消了價格的跌幅
讓營收能大幅成長
換言之 把營收拆出產品別 及其量價來
是你一切分析公司營收的基礎
待續
------------------------------
第二項
銷貨成本
首先你要能夠算出生產成本來
生產成本 又可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項
固定成本 是為了生產必須投入的成本
投入後不管有沒有生產 都必須提列折舊費用
會隨著產量的變大 而每單位固定成本因此下滑
變動成本 是每生產一單位
所必須花費的成本
可以隨著學習曲線 公司產品良率的提高
每單位變動成本開始下滑
以製造業而言生產成本總共可以分類成三項
原料成本>包含直接原料
人工成本>包含直接人工
製造費用>間接物料 間接人工 機器設備折舊 報廢品 等等.....
其中前兩項屬於變動成本
最後一項 主要包含了固定成本的攤提和良率導致的變動成本變化
原料成本 > 你要能找出 該項產品的製造流程
他是哪一段 原料有哪些
例如IC設計業 他的原料是晶圓代工的投片
他投的是甚麼製程
投片成本是多少
良率是多少
平均每顆可用晶片成本為多少
人工 > 公司有多少直接線上員工
公司的工資水準是多少
每年的變化如何
製造費用> 公司每年攤提的折舊費用是多少
良率造成的的報廢的費用是多少
公司的製造費用 如 水電 等 需要多少
分析以上這些生產成本後
你要把總生產成本除以數量
就可以知道這一期生產出來的單位成本為多少
通常在原物料占總成本相當高
又原物料波動劇烈的產業
知道每一期的生產成本很重要
因為每一期採用的原料成本不同
會急遽影響到公司的毛利率
銷貨成本= 期末存貨成本 +本期製造成本- 期初存貨成本
你有透過每單位成本的分析
你就可以知道 公司是一直製造超過銷售
還是銷售超過製造
其存貨 是一直健康的增加
還是不健康的增加
我們研究公司的成本 主要想知道 公司接下來的毛利率會怎麼變化
如果你學過經濟學
所有的廠商會最適化生產在 P= MR=MC 的時刻
這時(P-ATC) *Q 就是他的經濟利潤
整體成本 我們把它稱為TC
固定成本 我們把它稱為FC
變動成本 我們把他成為VC
TC=FC+VC
除以數量後 我們就可以得到 每單位的平均成本ATC
每單位的平均固定成本AFC
每單位的平均變動成本AVC
ATC=AFC+AVC
由於會有規模經濟和不經濟問題
ATC是一個U型的區線
我們要分析成本結構就是要了解
該公司的成本轉折點在哪裡
由於規模經濟效應
每次擴產 每個工廠都會有最適規模經濟產量
也就是AVC的最低點
我們透過分析 就是要了解該點在哪裡
例如A公司 最適經濟產量是在50萬片/月
這也就是告訴你
當某公司生產從30萬片/月增加到50萬片/月時
該公司該項產品的毛利率是會增加的
但是超過了50萬片後
就會因為規模的不經濟
例如說要付出加班費 或是產線的擁擠
使得平均單位生產成本增加
毛利率反而會下降
假設價格沒有變化
這也是我們常看到 剛擴產完的公司
從沒有產能利用率 跳到產能利用率滿
毛利率上升的很快的因素
但是超過某個產能後 營收增加
毛利率反而下降
若是完全沒有產能利用率
產量不足以分擔 固定成本
那麼 毛利率就會掉得很快 甚至變成負的
這些你都要很清楚才是
公司的AVC區線
損平點 最低成本生產點 最適生產點 和最大生產量
你都要心理清楚
待續 打得好累
----------------------------------------------
第三項 毛利
毛利是 營收-銷貨成本
一個公司的毛利會由許多產品組成
你應該要知道
每個公司的產品 是屬於產業的哪一段
是產業的上 中 下游?
一般來說 如果你的產業分析做得好
你一看到某些產品
依照他的供應鏈位置不同 你大概就可以推估出
該項產品的合理毛利率
例如說 IC設計的毛利率
應該是多少
軟體的毛利率應該是多少
零組件的毛利率應該是多少
組裝的毛利率是多少合理
通路的毛利率是多少
各種不同產業 隨著競爭不同
會有不同的毛利率
每樣產品比重的變動 將會如何影響到毛利率
例如你看到毛利率上升
你就要找出來 是產品組合改變讓毛利率上升的嗎?
哪一個高毛利率產品的銷售增加
讓毛利率能夠上升呢
還是產能利用率的增加 讓每單位的生產成本下降
讓毛利率的上升
還是生產成本的減少(COST DOWN) 讓某產品線毛利率上升呢
分別影響總體毛利率多少?
這個部分可以試著用財務模型 來進行估算
您可以找幾家有機會的公司
試著建立自己的財務模型
並進行敏感性的分析
就知道您假設的毛利率變化 到底合理不合理
也祝版主身體健康~~
windwaltz wrote:
哈 不知道這種行情中
還想要看這種生硬的文章的
有多少人?
在之前的文章中 我分析過了總體經濟
和產業分析
接下來探討的是如何分析公司的基本面
接下來的文章 會越來越無聊
我竟量嘗試著用深入淺出的方式
用白話來和各位說
首先 各位要有個觀念
投資有點像情報員一樣
蒐集各種資訊
上市櫃公司會透露出非常多的訊息
你就是蒐集各種訊息
正面 側面 各種方面
來找出公司營運的蛛絲馬跡
拼湊出一個完整的圖案
假設你前兩者的工作
都做的很完整了
你仔細分析過總體大環境有利
景氣屬於復甦階段
整個產業應用屬於剛要開始快速起飛
產業處於需求快速成長
但是供給因為進入障礙成長有限
BINGO 你選到了對的產業
很好 當你做完了以上的工作
可以開始找尋有機會投資的公司了
在你研究一家公司的基本面之前
先須具備幾個基本能力
第一 你要能夠看得懂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就像公司的照片一樣
告訴你這家公司是圓的還是扁的
是一家年輕充滿衝勁的公司
還是一家暮氣沉沉 準備邁入老年的公司
甚麼叫做看的懂財務報表?
我當然不是說
你打開了財報 看到了EPS賺多少錢
這樣叫做看得懂財務報表 ....
財報三表
損益表 資產負債表 現金流量表
你要能夠閉著眼睛
從第一項默寫到最後一項
並且清楚的了解他每項的內涵 計算方式
試試看 如果你沒辦法
那就回去學校上上基礎的會計課程
建議你上完初會後
順便上一下成本會計 中級會計和管理會計
自己嘗試編一下財務報表
從日記帳開始到損益表 資產負債表 現金流量表的編製
每一項的科目到底是如何計算
哪些科目 哪些營業行為
會影響到損益 哪些會影響到資產 哪些會影響到負債
你都要很清楚
各大學的商學院 都有類似的課程
去聽聽看吧
對你的投資只會有好處的
第二 當你有了會計的基礎後
你要有一個觀念
會計是一種計帳方式
你可以把他當成一種溫度計或測試儀
他是用來幫你判斷和感知一家公司的經營情況
並不代表你只要看看會計報表 就懂了基本面的分析
財報只是一家公司經營結果的呈現
你的目的不是只在分析財報 看數字的高低
而是要透過這些感測點
去了解公司的策略
公司的心態
公司的經營行為
是大膽? 是保守? 是長期經營? 還是炒短線績效?
Endure hard is in order to sustain it easily~
你要做假交易
虛增營收 那麼短少的現金收入
一定被應收帳款 存貨 長短期轉投資取代
能藏的地方就那幾個
不然就是常常藏在建廠 掏空 拿回扣
資產和預付項目下
那你就會看到擴廠後
廠商效益遲遲沒有展現
那你就知道 那次擴產有問題了
你如果有好好學會計
你就會知道
再怎麼做假帳
都要把帳藏在幾個科目下面
既然是假的
就不會有現金進來
那就必須要用其他科目來掩飾
如何分辨 我以後會教各位
如果 大股東做假交易
假帳做到真的連現金都存入了公司
最後賺得又發現金股利給你
那就是真交易了
就不是假帳了
如果看不出來的話
那就請您回去好好念書
請先不要大放厥詞好嗎
沒有任何一種方式是可以獨立運作
或是沒有缺陷
基本分析是一個系統下的一套工具
別想學了半招功夫就可以闖天下
沒有速成法
我說過了 賺錢本來就是很難的
你連工具都沒有 更不可能贏
我在教你賺錢工具
雖然這非常困難和花時間
但是是一條正確的路
你可以不要學
但是講工具都沒用這種話
會讓你變強嗎?
真是沒建設性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