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趁著日幣走強的時候在81.1換了所有手上的日幣轉美金
最近公司又撈撈叨叨要復委託業績 (真是.......)
所以開始在找美股長期的標的物
結果眼睛去瞄到了巴菲特的公司
波克夏是很特別的公司
她從來不發股利或是股息
所以照理說公司賺的每一分錢都應該反映在股價上面
要不然的話就好像把100元鈔票用80元賣給你一樣悲哀
根據巴菲特的說法
波克夏海瑟威每一年為股東賺進複合利率20%
以8625元的1990年初市價來說到2008年的最高點時應該價值229626元
實際上只漲到151650元
中間短少了七萬元
如果從1991年低點的5500元起算的話倒是有可能
比起目標到達價122000元 還多漲了三萬元
實際上以投資者的觀點來看
如果在1990年買進股票的話到1991年蒸發了1/3股價
即使對巴菲特極度有信心也花了大概一年半才解套
真正開始賺錢大概是兩年之後的事情
符合巴菲特提倡的長線投資而不是炒短線
但是接下來就開始有爭議了
從5500元的最低點開始波克夏的股票飆漲了15倍
畢竟不是雞蛋水餃股
以5500元這種天價還有這種漲幅簡直不可思議
但是如果在1998年六月的84000最高點沒有出售的話
波克夏的股票打了一個M頭之後開始進行盤整
84000的高點一直要等到2003年12月才能解套
實際上這5年半裡面波克夏並沒有為股東賺進任何的額外利潤
也就是說這五年半裡面原始股東報酬率是0
接著波克夏的股價用了4年的時間很神奇的又翻了一倍
最高點在2007年底來到151650元
然後股價就沿路往下衝回2003年的起漲點之後殺了一個V型反轉
(還是會變M頭左肩 我不知道)
根據昨天收121215元來說距離151650元還有大概1/4的漲幅空間
上次84000解套花了五年半
這次151650要花多久就很令人納悶了........
還是說永遠都不會回來也有可能..........
就我的看法 波克夏的股價也是大起大落 (當然跟AIG那種整個泡沫化不能相比)
並不是真的穩定在成長獲利
因此買的價位跟時機點也很重要
而不是認定買了就一定會每一年用20%增長
或是說隨便買 定期買 反正一定有更高的點位可以解套
當然 此一現象跟波克夏股票或多或少被炒熱超漲有關
也就是說部分股東寧可用高一點的價錢買進股票
不要年賺20% 賺10%還是比銀行利息好很多
所以讓波克夏股價超出實際身價
既然如此
巴菲特是不是發放股息股利會對股東實務上更好一點?
如果不發放的話
那波克夏的股價勢必要年年都創新高才對得起持股股東
實際上歷史走勢告訴我們並非如此
甚至在高點買到可能要花很多時間解套
所以我最後想了一想
與其買波克夏還不如去買中鋼或是中華電
至少本益比算的出來
每年都能拿到一些現金入袋為安
波克夏的現金流量跟獲利可能性就很難評估........
何況巴菲特目前的年紀是個很大的問題
只要他一傳出健康問題很可能波克夏的股價就會暴跌
01版上好業人多的嚇死人
有人手上有波克夏A/B股的願意分享一下看法嗎?
如果在這種時候買進會不會划算?
詳子 wrote:
.......................................................................
但是如果在1998年六月的84000最高點沒有出售的話
波克夏的股票打了一個M頭之後開始進行盤整
84000的高點一直要等到2003年12月才能解套
實際上這5年半裡面波克夏並沒有為股東賺進任何的額外利潤
也就是說這五年半裡面原始股東報酬率是0
.......................................................................
你用股價來看股東權益報酬率,特別又是原始股東(是指1998年的"原始"嗎?定義下的很怪)
他希望長期以來波克夏每年淨值可以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
淨值=/=股價
淨值才是股東權益(假設波克夏沒有負債的話)
股價是你我他下單買賣波克夏才定出來的
如果你認同只要波克夏價值以每年15%速度成長的話股價也會相對應的以同樣百分比成長
那你就不會只著眼在98年股價跟03的差異性了
不過儘管是這樣,也不得不說98年的股價或許超越淨值許多了,因此即便那段時間波克夏仍然每年成長15%
還是導致好幾年的修正,但這跟股東權益都沒有關係
你要講的應該是這段的投資報酬率不如預期,但這跟"買進時的成本"有關,跟實質波克夏有無成長沒有關係
Issac Bruce wrote:
很正確的分析方式請問...(恕刪)
我的習慣是不買國外股票的
只是剛好這一筆閒錢被公司"盯上"了

復委託我也不喜歡用
總是公司 法人挑比較好的價先選
後面的才丟給客戶
一般用股價去看股東權益是很奇怪的事情我也知道
只是波克夏的情形比較特殊
畢竟他不發股息股利
唯有股價必須要持續伴隨淨值成長原始股東才會受益
(原始股東指的是從一開始就持有仍然沒有出售的股東)
所以波克夏的股價就有義務要不斷的創新高
這樣原始持有股東才可能持續受惠
不過的確像樓上大大講的一樣
股價超漲淨值到很前面的地方去等淨值漲上來
所以我也還在研究要從哪個時間價位切入點才能享有15%的成長成果
搶功卸責金腰帶 任勞任怨無屍骸
詳子 wrote:
.......................................................................
一般用股價去看股東權益是很奇怪的事情我也知道
只是波克夏的情形比較特殊
畢竟他不發股息股利
唯有股價必須要持續伴隨淨值成長原始股東才會受益
(原始股東指的是從一開始就持有仍然沒有出售的股東)
所以波克夏的股價就有義務要不斷的創新高
這樣原始持有股東才可能持續受惠
...(恕刪)
我的看法是如果我的年投資報酬率不到15%,我會考慮買波克夏股票
因為如果波克夏可以幫我年年賺15%,我為什麼要把錢丟到不能賺到15%的投資標的去
但我沒這樣實行的原因如您說的,巴菲特這個人是很關鍵的因素
還有我沒法肯定是否能選在有足夠安全邊際下的價位買進
當然還有,買賣美股實在是很麻煩的事
綜合以上,需要把波克夏年年淨值成長15%的事實打折視之,打折後我評估還是投資台股就好
不過理論上來說就算股價再怎麼偏離淨值,波克夏股價還是會創新高沒錯
除非美元改制跟成長不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