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將每月定期定額投資的基金停扣,轉去美國買ETF ??


目前每月大概定期定額台幣10萬

昨天看了綠角之後
看到基金手續費那麼多
開始有念頭想轉去美國買ETF

先不論投資效益
光以成本來看不知是否會不會做白工 ??
2010-07-03 11:0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基金 美國
用心伯 wrote:
目前每月大概定期定額台幣10萬

昨天看了綠角之後
看到基金手續費那麼多
開始有念頭想轉去美國買ETF

先不論投資效益
光以成本來看不知是否會不會做白工 ??

不知道耶
先買台灣的 ETF 不就好了

每月定期定額台幣 10 萬
大概就是每月固定買 2 張 0050 一年有 24 張耶
這樣『成本計算』會不會簡單一點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以單筆10萬台幣投資額,用第一理財firstrade的手續費來算,
我們將未來要賣掉的手續費預先列入成本,買賣各需6.95美元,
所以手續費=6.95*2*32.2=台幣447.58,
你投資台幣10萬元買一筆ETF的手續費是0.448% 。
相較於國內基金1.5%的傭金要便宜多了,
但是匯款成本必須列入,資產越多影響會越小。

政府為了防堵海外洗錢,民眾凡是匯款50萬台幣以上都要填申報書,
這個規模剛好也符合我資產配置所需,
所以當時我一次匯款台幣49萬9,
匯款費用大約1200台幣,
匯款成本就是0.25%,
那時第一理財會補貼25美金,所以覺得有省到。現在不知還有沒有就是了。

我是覺得開海外券商戶後,投資視野變廣了,
可投資標的變很多很靈活,全球股債商品皆可投資,
建議大家可以嘗試研究看看!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我覺得確定投資方式是定期定額的話
台灣就是一個超棒的市場
我覺得台灣的ETF可以佔不小的投資比重
波動大且漲的動是最大優勢

最重要的是記得停利 然後忘記停損(台股是容易超漲超跌的)
累積一定金額或扣款次數(4-5年差不多)
一定的報酬率(60-80%以上)
就贖回吧

純粹就定期定額的經驗供參考

除非攢很大..不然匯回時才是大成本

但ETF可放空,比基金靈活很多
ktan wrote:
除非攢很大..不然匯...(恕刪)


其實和賺的大不大沒什麼絕對關係,和資產部位及匯款規模比較有關係,
匯回台灣第一理財會收35元手續費,再加上銀行的匯款手續費,
以我50萬台幣來說並不會很貴,如果部位更高那手續費的影響更小了,
其實這些在樓主提到的綠角部落格都有很深入的討論,我在這說的也不脫那邊的範疇,
綠角對於投資成本有很深入的見解,曾經在YAHOO理財寫過關於基金投資成本的專文,那篇被基金業者做了一些反應。
建議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去瀏覽看看,他的文章真的很多很長,但是分類詳細,看一下相信會有收穫的,包括回應的發言。
尤其對國內基金的高成本,他是很嚴厲又一針見血的批判,也是讓我看了熱血沸騰拍案稱快。


海外券商的投資,建議以閒錢20萬以上一次匯款,不要小額一次一次匯,那真的會搞到手續成本飆高,開戶匯錢之後,也不要東買一點西買一點,因為手續費是固定6.95美元,不像台灣的股票手續費是算百分比,所以自己要算好最佳的規模,以我為例,若我要買美國SP500(SPY),和歐亞澳股票(EFA),和新興市場股票(EEM),以組成全球配置,這需要買3次的手續費,加上將來要賣掉的手續費是6次手續費,而我的資產規模我不想花這些錢,所以我選擇全世界股票etf: VT,只有一檔,就可以取代上述3檔ETF建立全球股票部位的配置,這些都很好玩很靈活的,我覺得蠻適合喜歡DIY的人。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superyuan wrote:
...(恕刪)...
所以我選擇全世界股票etf: VT
...(恕刪)...

請問 ...
VT 名子中間的 TOT 是什麼意思

還有 ... 美國的 world 好像不多,還有個叫 WORLD DIVIDEND 的

MSCI 編的 world 指數 & 發行的 ETF 又好像在倫敦交易所 .....
想問 superyuan 兄選 VT 的關鍵處是 ...
謝謝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superyuan wrote:
其實和賺的大不大沒什...(恕刪)


用綠角大的解釋其實很清楚,
按筆定額收費是手續費,筆數越多越不划算,
按交易金額以%計算該叫傭金不叫手續費,交易筆數越多也沒影響,反正以總交易金額的%來計算.

手續費計算的話,筆數越少越賺,越多則越虧,
傭金計算的話,人家銀行就是要賺你的,管你多少筆,交易金額越大虧越多.


我是挺支持綠角大的國內收費方式改傭金正名.....
小弟前一陣子也在firstrade開戶

也是受到綠角大的啟發XD

想要買美國ETF 可以看看像是追蹤S&P500的 SPY VFINX等......

可以的話我也想買 但是錢不夠

跑去買BTI了

不過這些全球知名的企業還真的很吸引人......

另外 開了海外券商之後 視野真的比較廣

也會多注意美國的狀況 我覺得很有趣 XD

而且選擇又多 還可以買放空型ETF 不用一直侷限在台灣

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 多去了解也很不錯:)
一個研究生投資(投機?)的歷程 http://news0056.pixnet.net/blog
news0056 wrote:
小弟前一陣子也在fi...(恕刪)


在台灣其實視野變廣也沒啥好處.....綠角大都說了,投資國外就是很難跟人有共同討論話題
小弟最近操作主力放在黃金,被逼得關心道瓊 歐股 外匯走勢,
國內的電視台的話,也沒什麼有用的消息,
大概只有非凡晚上10點以後的新聞比較吸引人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