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許多好朋友告訴我.台灣股市其實有很多好股票.
只要我好好去研究.一定可以找出來.他們有人說可以從”技術分析”下手.
也有人告訴我要注意”量價結構”.更有人告訴我只需要多看看”財務報表”.
我就可以輕輕鬆鬆買到”被低估的好股票”.其實我在好幾年前就開始很認真去學習和研究個股.
但是可能是我不夠用功.也有可能是我的”資質愚笨”.每當我運用他們說的方法.好像都不管用.
每次當我去”追逐”技術分析中的強勢股時.可是那一檔股票馬上就”假突破真拉回”.
然後我又嚴格執行”停損”的動作.哈哈.我馬上就變成一個”追高殺低”的投資人.
後來就有朋友說:”你怎麼那麼笨.你不會去尋找那些被錯殺的股票.
而且可以等到底部出大量的股票.這樣子你就會有超額的利潤”.
我仔細一想他說的沒有錯.我就改變方法去看那些”弱勢股”.
看看什麼時候開始止跌出量.可是不曉得是我的運氣差?
還是因為我的”選股功力”不夠?我選的那些”弱勢股”止跌沒幾天.馬上又開始下跌.
後來就有朋友說:”你怎麼那麼笨.股票會變成弱勢股一定是公司的”基本面”出問題.
或是公司獲利出現問題.你一定要好好研究財報”.這次我就開始很努力去研究財報.
和尋找巴爺爺說的低本益比.低股價淨值比的股票.
我費了一番功夫找到一檔前3季就超過4元EPS的股票.而且股價淨值比竟然不到0.8.
我心想這次這檔股票應該沒有問題了吧.(一邊想著賺到很多錢後可以好好享受享受)
可是老天爺似乎專門和我作對.股價並沒有如我預期的往上走.反而一直不斷下跌.
結果我在賠30%時.我又停損出場了.(這檔股票從40幾元最後跌到最低17元).
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這個股票會跌那麼慘?等到第4季財報出來.我才知道答案.
這檔股票第4季賠了2.82元.我開始了解我再怎麼努力去研究技術分析.量價結構或財報.
我永遠不知道我買進的公司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當我是一個短線的投機客時.
我只能用”賭博”的方式去賭買進的公司”短期有好消息”出現.
我的情緒一直被股票市場的消息面牽引著.
我發覺我的資金就在”停利和停損”之間慢慢流失不見了.
(政府和證券商成為最大的贏家.而我只贏得證券商的VIP大客戶的頭銜)
後來我才發現分散投資股票的重大優勢.我們大家都知道風險和報酬是相生相隨的.
當我們承擔比較高的風險時.一定會想要求更高的報酬率.當我持有全大盤權值的股票時.
我的風險調整過的報酬率就遠超過許許多多的個股.(Risk-adjusted return)
我完全不用去擔心市場風險以外的風險.我更不用擔心會錯過"節能”.”觸控”或是”雲端”.
只要是劃時代的重要產業最後一定會是我的投資組合.我只需要相信未來的經濟一定會成長.
我就可以得到我參與股市應有的報酬(股票股利和盈餘成長率).
最後我再借用伯恩斯坦(投資金律作者)所說過的話:”必須承擔市場風險已經夠慘了.
投資人沒有必要去承受額外的風險.不能正確的分散投資風險.會蒙受更多的損害.
輕輕鬆鬆去擁有整個大盤的指數型基金.對於我而言.就是一種最好的投資策略.
oldman328 wrote:
但是資金有限的時候
分散風險這件事根本就沒意義
當然就是要重壓一檔股票
個人認為 資金夠大才需要分散風險
資金有限,一樣不懂得如何挑個股的小弟
或許在 4xxx 點時,重壓一檔 0050
是小弟最簡單的,分散風險的方法

當然啦,資金再更大一點時
分散至 0051 ~ 0060,甚至 0061、0080、0081
也是一種方式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