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心得) 保險電話行銷 除了『明確拒絕』都有可能被納保!(附: 相關復古新聞)

小的最近因為這通保險電話花了不少時間
雖然最後沒花到$$
希望大家別像我踩入坑裡...

楔子>>
一切要從
今年四月底某日
接到一通來自中國信託的電話開始


(若無其事的閒聊)
女: 您好,我是中國信託你的服務專員,請問你的信用卡使用有什麼問題?
我: 正常使用中 沒什麼問題...

女: 您知道中國信託紅利點數每兩年算一次 沒使用會失效嗎?
我: 知道,在那之前會盡量用(扣電話費),用剩的捐出去(家扶)

(開始切入目的)
女: 因為你是我們的VIP貴賓 現在有個優惠方案想推薦給您, 這個方案只要您把錢存在這邊,不但期間給你醫療保障,到期還會全額退還, 優惠期限只到月底, 趁這個時候向您告知
我:保險? 如果是的話把『全部條文』寄來我再慢慢看

女:那我先跟你確認你的資料,.....(地址,信用卡資料); 收到後如果決定參加,麻煩把最後的回條傳真回來就可以了
最後留下她的聯絡資料,要我收到後與他聯絡

當時沒察覺到的是...
每個月刷不到三千塊的VIP? 資料你們不是有了嗎 再確認??

b)(2009/5 月初)
從公司收發室拿到一本資料,
本來以為是書面資料,
打開發現是整本的『保單』,大都會真鑫安保險

其中不但包含信用卡付款的『收據
還寫著被保險人『同意電訪員口述, 口述完成隔日開始納保
一整個傻眼

隔日晚, 打給中信客服部
『此為您與保險專員的個人協調, 在此沒資料亦無權限干涉,但會替您轉達』

......撇的真乾淨
還是留下證據好了....中信網站留言(投訴)

也到夜深人聚的PTT保險版發問....
得知電話保險皆具『收到保單後有10日之猶豫期』(可參考底部新聞)
(感謝PTT的專業鄉民)

隔日下班前)
收到來自中信稽核人員來電

稽:先生您好 我們在公司客服部看到你的留言, 想了解一下情況
我:(吧啦吧啦)
稽:我們了解了, 但也請您別急著撤銷, 原電訪員的電話先留給您,同時我們會要她跟您聯絡.

再隔日)
女:先生,收到資料怎麼沒跟我聯絡..還寫信去申訴
拖你的福 我剛開會還被罵的半死..
我:我哪知道收到的是整本保單...

女:不要撤銷啦. 是不是內容跟我說的不同?那我再簡述一次(吧啦吧啦...)
我:stop stop, 跟我說如何撤銷就好 我看末頁寫著把整本寄到大都會人壽就完成撤銷手續?

女:我是你的服務專員, 不是寄過去的....這樣會寄到哪去我也不曉得
(插話)如果是嫌保費太貴可以調降, 不然只要繳第一年之後19年不要付也可享有醫療險,到期還是可以領回去
我:(有這條??????) 那我回去在看看..

<條文簡略記載>
墊繳:未繳費時, 將以保單價值中墊付, 若保單價值不足 視為契約效力停止
恢復:若需恢復契約效力, 需繳清期間的金額(扣除期間的保險費用, 即可復效
<over>

故這個天兵業務的意思是?
........享有『餘額被扣到零』前的醫療保障?
...........假設第一年扣的『夠多』,期滿可以領回『殘存價值』?


業務講的話真的是0!@##$@

看來不要管那個狀況外的業務了
再扯下去沒完沒了 (ノ‵′)ノ┴┴

昨天親自跑一趟大都會人壽
當面完成撤銷 同時確認扣款會歸還
進去出來不到10分鐘 任務達成

終場心得>>
a) 保險行銷電話, 只要沒明確『不同意』都可能被視為同意; 縱使沒回簽文件亦同
b) 若不幸收到保單, 直接找保險公司撤銷, 再與『仲介商』聯絡只會浪費更多時間
c) 中國信託頂著消費者消費性金融票選的金牌光環.....嫌口碑太好?


此文同步於blog頁面中 若需私下討論?歡迎入內


---------------------------------------------------------
復古新聞>>>
消保會:電話行銷保險可有10天契約撤銷期
【大紀元7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二十三日電)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近3個月來,接獲數件電話行銷保險糾紛陳情,消保會督導組組長劉清芳提醒消費者,收到保單後仍有10天契約撤銷期。金管會並表示,未經同意,卻私自視為同意納保,情節嚴重時,可撤銷業務員執照及公司該項業務。

消保會今天邀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與公平交易委員會召開「電話行銷保險漸風行,糾紛出現怎自保?」記者會。

劉清芳說,消保會5月起至今共收取6、7件電話行銷保險糾紛,模式為銀行、信用卡公司以電話行銷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招攬簡易型保單,卻發生是否接受納保的「認定」糾紛。

金管會科長楊恭尊說,實況是消費者口頭「嗯」、「對」、「好」等話,被業務員視為同意納保;不過,金管會並發現消費者明白拒絕,卻被擅自當作同意的案例。劉清芳並說,案情發生模式多是消費者事後接到保單,才知道發生糾紛。

劉清芳提醒消費者,若無意願投保,最好清楚表示,以免被視為「默許」;再者消費者收到保單後,仍可把握10天契約撤銷期。她強調,最慢年底「電話行銷保單確認回執」統一格式,將會新增「同意、不同意」選項,而非原本只有簽名格式。

楊恭尊說,電話行銷保險在台灣已推行5年以上,起源多來自人力較不足的外商銀行,將其在外國使用此行銷模式引進台灣;就金管會的立場會同意施行,原因是這類行銷,比面對面會談更易求證糾紛實況,因為電話行銷保險的錄音必須「保留到契約期滿後2年」。

楊恭尊強調,假如保險業務員未經消費者同意,私自認知消費者同意納保,是否涉嫌偽造文書待司法認定,不過情節輕者將停職3到6個月,情節嚴重(誇大不實)就可能會撤銷其「保險業務員登錄證」;公司若涉嫌管理疏失,也會被撤銷其線上行銷保險業務。

公平會專員曹惠雯表示,假如涉嫌積極欺瞞、消極隱匿重要資訊,將依公平法第24條處理,罰款5萬到2500 萬元。

7/23/2007 12:34:38 PM

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7/7/23/n1780749.htm
2009-05-14 1:45 發佈
原來中信金的股價是這樣漲上去的!
富人之所以會富,就是懂得利用負債與槓桿!
現在辦張信用卡資料都會被拿去給那些保險公司做行銷
有種被賣掉的感覺..而且越是知名銀行這種情形越明顯
這種情形難道無法可管?
我一接到這種電話就先問他是跟哪間銀行合作,然後就列入剪卡名單
現在我都只剩一些小銀行的卡在使用
用著用著發現其實小銀行的卡也是不錯用
利息低又不會有一堆莫名奇妙的行銷電話
缺點就是少了一些客戶服務或優惠活動
若是只想要一張"單純"的信用卡
去辦一些老行庫或小銀行的卡也是不錯的選擇
嗯嗯
身受同害
上次我也是接到中國信託電話保險的促銷
也是一天存77塊
只要省掉一杯咖啡錢
心中os: 每天窮得被鬼追還喝咖啡勒
就享有1000萬免費意外險
20年後存下來的錢還你的定額定期存款

哇靠~~這不是變相儲蓄險嗎?
只是利息轉成意外險給你
這樣也可以叫定額定期存款嗎?

電話中那為姓高的小姐
還說跟我說 已經通知到你
如果你不保要自行付責喔
os:哇靠~我不會隔山打牛還能隔電話打砲嗎?負啥責?

就跟你說我沒錢在背房貸
還教我轉貸
這樣每個月省下的錢就可以保你的險.......

生吃都不夠還要曝乾

可是省下錢我情願拿來敗家還是捐出去做善事也比被你賺走好
為何中國信託不直接折現把佣金退給我呢?

後來要辦張商旅卡後來又龜龜毛毛
一定要首年年費3000
真是有夠機車下次考慮要換家銀行了
我信用額度35萬
循環利率6.5%
月消費30000(信用卡上)
年收入150萬
這樣都不夠格
中國信託真大尾就是了
信用卡搭配保險推銷,行之有年了,
我昨天接到一通電話更扯的,就是.......happy go集點卡
一開始就說他是happy go的服務人員 ,目前有什麼新增服務等等.........(我也沒注意聽)
後來就開始推保險了,說了幾句,我就說不用了..........掛掉..
有幾張信用卡都沒人假借銀行名義推銷有的沒的

只有一家例外 就是中國信託

莫名其妙 什麼保險 信貸

客戶的資料可以這樣當成行銷用途嗎

尤其是保險推銷 一定都要口出惡言對方才會掛電話
可以打電話跟信用卡客服說,以後不想再接到電話行銷的電話
我的信用卡都是這樣處理,雖然不至於完全沒有電話行銷
但是少了很多,因為有時開戶銀行也會有
現在我都是直接說不需要就掛電話,不要心軟就對了
這個時代對人心軟要看對象,不然只是找自己麻煩
用微笑來面對所有逆境
還要自己去辦撤銷喔
太過分了吧...
書面又沒簽名寄回去, 怎麼完成保險程序...這是偽造文書吧...
何況電話裡, 好像也有相關程序並錄音...

要是不幫我直接撤銷掉, 直接告死他
我中信卡一年刷不到3次,也變成他們的VIP貴賓,
電話行銷打來的台詞都同一套.
2年前是這樣, 2年後還是一樣,
是要說他們太混了呢,還是這一套吃得開.
人家詐騙集團至少每年都會換一下slogan.
wenhoya wrote:
我中信卡一年刷不到3...(恕刪)


你如果不喜歡他們的電話行銷, 可以打卡上的電話02-2745-8080去要求停止電話行銷. 我之前花旗也是這樣做, 已經耳根清靜了許久, 中國信託的倒是沒遇過, 可能因為我是比較晚期才擁有中國信託的卡片, 契約上對隱私保護有比較進步了吧...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