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說 因為漲到前波密集區 不買得理由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是說以法人沒有買進而不買為理由~我認為太過薄弱此波市場可說是 短多的情況~亦即 股票幾乎都是上揚的但似乎不可能每檔股票都有法人的介入~所以~個人的淺見認為~法人有無持股~並不是買不買進的主要要素~應該以量價的關係為主要的判斷方式才是~僅供參考
版上股有似乎都不做功課喔~~聲寶的前世今生 可是精彩的很呢從轉投資業外大虧 老董棄走他鄉 到現在賣地圖存不過我以為這波政治盤味道居多老董官司纏身 當然要向馬政府輸誠聽家附近聲寶經銷商說 要跟東元比價...哈哈!
k1989327 wrote:1604 聲寶 委買...(恕刪) 新聞→97年每股賺4.25元,還有前董要平反…好像從那天起漲的。一般人的觀念應該是賺4.25元,那股價應該變成4.x+4.25=8.x元;群眾心理會反應在量價變化上,只是量都沒放大?跟前幾次漲停時不太一樣,可以到7元嗎?只差4支漲停了,靜觀其變。1604我買數年了,一開始是花錢繳學費,但後面就能賺到錢了,不過還是沒能把之前賠的賺回來,它從10元一路下來真的太傷了。2008年初時,有想到董事長和總統是高中同學,也許可以發酵一下,但沒有。不過,現在好像發酵了。
chengjer wrote:賺4.25元,卻93...(恕刪) 我有領過1604的配股,不過是好久以前的事了,攤開他的盈餘,93年起,都是賠錢的,好不容易去年因賣地賺錢了,但我覺得奇怪的是:這個題材在去年賣地時有炒熱股價一下下,當時也明白說會貢獻每股盈餘多少錢,但股價也沒因此反應出來。因為這幾年虧太多錢了,所以公司決定不配息配股,這個應該是此波上漲的主因。一家連年賺錢的公司突然出現負財報,肯定大跌;反之,連年虧損的公司,突然出現大幅上揚的盈餘,股價當然是大漲了。只是,這種盈餘明年還會有嗎?是來自於本業的獲利勁升嗎?量一直沒出來,真的很怪,是誰在推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