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大胖有點奇怪。常常趁人不注意時,“立”起來“靜止不動”…也就是常常進入“身體垂直90度的忘神境界”。

上網查了查,有種病叫做“魚鰾病”會造成魚兒垂直型態。
“魚鰾病---
腹部朝上游水一般是得了魚鰾病, 除了腹部朝上之外也有的會頭朝下垂直游水, 發生的原因有二種:
非細菌性感染的魚鰾併及細菌性感染引起的魚鰾病
1. 非細菌性感染引起的魚鰾病: 發生原因並不很明確, 但大多數人認為與魚的攝食有關, 就是過度餵食魚隻過肥, 過多的脂肪壓迫魚鰾(魚鰾是維持魚隻平衡的器官), 魚鰾一但失去作用魚隻就沒辦法正常游動, 有時頭朝下垂直, 有時會翻肚(腹部朝上), 非細菌性感染引起的魚鰾病魚隻不會死, 且會正常攝食, 只是樣子有點難看; 處理的對策: 重新選擇蛋白質含量不要太高的飼料及減少餵食量(減肥)一陣子之後會恢復正常
2. 細菌性感染引起的魚鰾病: 發生原因大都起因於消化道 ---- 腸炎, 感染腸炎後沒有即使治療, 病原體穿過腸道進入內臟其他器官, 引發的魚鰾病變; 此病治療上大都使用抗生素藥浴, 當然也可在魚隻尚會攝食時製作[藥飼]來餵食, 作法: 將飼料磨成粉 + 抗生素(氯黴素) + 維他命 + 整腸藥 + 水 = 調成泥狀(勿太濕), 做成小顆粒後風乾或曬乾再餵給魚吃, 但細菌性感染引起的魚鰾病在治療上耗時較長需有耐心
細菌性感染引起的魚鰾病, 魚大便時會拖一條長長的魚便且呈白色半透明狀, 而此症狀常伴隨二種病因: 一是一般腸炎, 二是六鞭毛蟲感染, 二者的症狀都是會拉一條長長的糞便, 若非長期觀察很難判別, 因此, 在治療上一般都會二者病症同時下藥, 腸炎用藥如前述的抗生素氯黴素 用量: 50公升水(24英吋缸)投用一顆(把膠囊拔開倒出藥粉), 治六鞭毛蟲用藥可去藥房買Metronidazole用量: 50公升水(24吋缸)投用一顆(先磨成粉狀), 與氯黴素混合後加入缸內, 48小時後換水30%, 再加藥一次, 視症狀整個療程約需10天左右(當然也可以選擇購買水族館的藥品, 只是建議您臨購買前多請教有經驗的先輩, 多評估分析再購買)以上只是針對魚鰾病的情況做一分析及建議, 當然於缸水質的控制/ 水溫的穩定/ 曝氣等其他設施仍須加強維護” ~資料出自http://tw.myblog.yahoo.com/enrich-thai/article?mid=128&sc=1
但又好像不是…因為我家大胖是“頭上腳下”而非魚鰾病的“頭下腳上”;而且還有很機車的一點:當他發現有人在看他時,便會馬上迅速地改回原來的姿勢,裝作若無其事的游了起來。

★垂直靜止不動的大胖。像在沉思什麼。

★少了一隻腳的小胖匆匆從旁游過。

★一旦發覺我在拍他或看他,便迅速恢復正常姿勢逃走(游走)。
這樣的情況持續一陣子了,真有點小擔心。先從改善水質試試,也許該換個過濾器了。
或許一切只是大胖“我只是爽站著想事情不行喔,關你屁事”…這樣就好了。

有沒有大大知道這是為什麼?我家的大胖生病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