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中途的第一次

各位前輩好,小弟在mobile01潛水多年,受惠良多,
決定今日獻出自己的第一次,以回報各位前輩的恩澤。

=============以上為屁話=============

主要是因為有一些心得想分享,
但直接對中途的貼文來留言(非mobile01)我覺得應該會變成討戰,
所以選擇了這個公正的平台(誤?),來表達不同角度的看法,
並匿名所有提及的單位。

因為文章有點長,所以先給感想:

期待中途對於切結書條文的溝通討論能夠採取更開放的態度。

=============前情提要=============

陪伴我們家19個年頭的吉娃娃最近離開去當天使狗了,
突然沒有了狗狗的汪汪聲實在有點不太習慣,
於是開始尋找她的繼任者。

從來沒有領養過的我們這次想先從領養下手,
作了功課後先去了3趟(共2間)公立收容所,也差點要領養其中一隻米克斯。
最後還是決定先回去和長輩討論,確定大家都可以接受再回來領養,
當時在場的工作人員也支持我們的作法,
說他們最不想要的是狗狗被領走後又馬上被退回來。

回家討論後,長輩擔心狗狗(6,7個月)再過一陣子變成犬後的體型可能會太大,
希望再找看看有沒有其它尺寸比較小的選項,並建議可以至離家不遠的市集,
會有中途在那裡擺領養攤位。

=============正文開始=============

其實會先選擇到公立收容所,除了覺得那裡的狗比較需要幫助之外,
另外就是作功課時看了不少和中途糾紛的案例,會怕
不過查了一下長輩提的那家中途,感覺規模蠻大的,也沒有查到什麼負面的新聞,
想說反正離家不遠,就和家人過去看看。

到了現場,剛好有看到一隻覺得大小更適合的品種狗;
在現場工作人員的協助下,我們和狗狗作了互動,也起了領養的念頭。
不過我們沒有直接和工作人員說想要領養,
而是先請她們拿一張切結書給我們參考(所以我們也沒有留任何資料);
拿切結書給我們的工作人員有稍微說明一下裡面的內容,
然後我和家人就蹲在攤位的後方自行研究討論了起來。
討論一度還蠻激烈的,主要是家人大概看過後覺得OK不需要花太多時間討論,
但我很堅持一定要坐下來一條一條仔細確認合理性,
因為除了可能賠款,還會有法律上的問題。

和家人討論到一半,
突然有一個人靠了過來(應該是工作人員,但不是和狗狗互動和拿切結書的那兩位),
強調說這個切結書簽下去是有絶對的法律效力,
他們會建檔,並且會由法律顧問來處理相關的法律問題。
不知道是不是家人聽了之後有體認到這個切結書的嚴肅性,
終於和我走到更後方的公園坐下來好好評估切結書的每一項要求。

最後我和家人經過近一個小時的討論,都同意那份切結書確實有疑慮
(從我們的角度出發,不代表適用所以人),
因此決定放棄這次領養的機會,就直接離開了。

故事到這裡,本來應該要結束了,
但如果就這樣結束,我也不會有感而發的獻出第一次

當天晚上,該中途在網路上的留言,
除了一如往常的報告他們今天送養的成績之外,還多了一段話,
大略的意思為今天他們遇到有民眾覺得切結書不合理,想要找律師討論,
他們對這樣的行為感到很火,認為若不認同的話可以不要來領養,
並強調他們也是有法律顧問的...

=============分析=============

1.
照中途的留言中描述,跟我和家人當天的在現場的情況相當雷同,
但若假設中途是在氣我們,感覺也不太合理,
因為在拿到切結書之後的討論完全沒有中途的工作人員參與,
(除了那位自己靠過來說切結書有法律效力的,
不過我們在聽完他要講的話後馬上就又回到家人間的意見交換)
在家人之間的討論中是有提到可以和律師詢問,
但那是基於切結書確實有可能對我們造成法律上的問題,
因此想說如果在法律層面上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先去請教專業(如律師)後再作決定。

所以我想這當中一定有什麼誤會,
絶對不是因為聽到我和家人討論可以拿切結書去向律師諮詢而讓中途生氣...

2.
留言中的"不認同的話可以不要來領養"
其實等同於"要來領養的話就要先認同切結書的內容",
所以這是否意味著切結書的條文完全沒有討論空間呢?
我個人是希望有啦,
但我也同意中途有訂定任何條文(在不違反現行法規的前提下)的自由,
這就是為什麼我和家人當天達成"對切結書有疑慮"的共識後就直接離開,
也沒有再回去找工作人員討論...
等等,這不就是"不認同的話可以不要來領養"嗎?
所以中途一定不是在氣我啦!

=============感想=============

期待中途對於切結書條文的溝通討論能夠採取更開放的態度。

最後容我引用在作功課時於友站論壇拜讀到文章中的一段話作ending:
你(指領養人)想保護自己,你沒有錯;中途想保護他照顧的毛孩,他也沒有錯。

你們只是不適合、有價值觀衝突,能在雙方真的締結契約前發現這些,對彼此都是好的。

你與適合你的毛孩緣分還沒到來,再耐心找找吧!一定會遇見的!


謝謝收看
2023-01-10 17:59 發佈
將心比心吧
做中途之家遇到的狀況
跟累積的罪惡感超乎很多人的想像
寧可先兵後禮
也不要事後發生不悅的事
造成3方的困擾
這件事情的過程沒有誰對誰錯
只是領養這件事
被太多人惡搞到變成草木皆兵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